新笔趣阁 > 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 > 第5章 好人有好报

第5章 好人有好报


看到陈锋把草鱼放进桶,一群人才抽完气。
  “神了,这么大的草鱼,居然不反抗?”
  “小伙子运气好啊,这要是用点力,草鱼估计都可以拉断你的线。”
  等他再次提起鱼竿,把鱼钩取下,挂上蚯蚓,附近的一群人都跑了过来。
  “小兄弟,这条鱼卖给我吧,我出一块。”
  因为供需不平衡,此时食品价格其实很混乱。
  现在猪肉价格远远超过实际的售价,而且食品价格波动很大,官方一斤一等肉(肥肉)差不多6毛多,二等的五花肉、三等的廋肉相对便宜点。
  但实际上肉少僧多,供销社只要一有肉,基本会被与供销社有关系的“消息灵通者”们抢光。
  很多人手里有多余的肉票,就是买不到肉!
  四九城的鸽子市、黑市的肉价,比供销社高出3倍以上。
  有不少神通广大的大佬们,就是靠着鸽子市场、黑市成为万元户。
  鱼价格远不如猪肉,市场价大约是3毛钱一斤左右,但私下里成交价远不止这个数。
  三斤重的草鱼,出价一块钱。
  绝对属于欺负陈锋年轻不懂事。
  但不是所有人都这样。
  “我一块五毛,小兄弟。”
  “我出一块五毛一分。”
  “嘿,哥们,要点脸吧,是爷们,你就加价一快!”
  开口一块、加价一分钱的大叔很尴尬,但又不愿意放弃。
  “两块,我出两块!”另一人说道。
  “小兄弟,我出两块五毛。”
  一位老人开口,把其他人的嘴给堵上了。
  陈锋作揖道:“各位叔叔、大爷,买卖是犯法,我钓鱼要回家给家里吃,所以请各位散开吧。”
  三大改造完成后,私人买卖犯法,否则大家不用半夜去黑市、鸽子市交换了。
  虽然大家不至于为了一条鱼去举报他,但他也必要为了一条冒险。
  几个开口买卖的悚然一惊,连忙各自退去。
  尽管现在还不是将来起风的时候,但大家对于买卖这种关键字眼,还是十分忌讳的。
  其实,私底下交换食物很常见。
  大家都是人,都需要吃的,官方都是睁只眼闭只眼。
  所以交换商品的鸽子市场一直都存在。
  但公开私人买卖,那就是打官方的脸。
  阎埠贵看着草鱼,心里后悔极了。
  他觉得要是自己没有换位置,说不定就到手2块5毛。
  将近一个月十分之一的工资啊!
  自己亏大了!
  亏到他心疼,差点梗塞!
  痛,痛,痛!
  为了几毛钱,可以痛得一夜不睡的阎老师,当他还在强烈反省自责、痛苦不堪时,陈锋再次提竿。
  这次运气差了点,上钩的是一条差不多4两重的大黄鳝。
  野生黄鳝一般都在3-5两,超过五六年,才会有6两重。
  问题是北方气候严寒,并不适合黄鳝生存,这玩意更多是在南方水系。
  四九城的湖里应该很少见才对。
  “呼!”
  一群人同时长出一口气。
  黄鳝、螃蟹不受大家的欢迎,一方面油精贵,不用油不好做,缺少调料,不好吃。
  二来这是穷人赖以救命的食物,城市户口有自己的傲气。
  当然,如今家家饿得吃糊糊了。
  别说是这玩意,就算没多少肉的老鼠、蚂蚱,都有人烤熟了吃。
  饿疯了的人,还是人吗?
  是二脚兽!
  看到陈锋钓上来不是大鱼,他们心里舒服了很多。
  阎埠贵心里暗骂。
  就算是黄鳝,那也是4两肉,比他换来的鱼大!
  他又亏了一笔钱!
  更痛了!
  太难受了,要死了!
  特意等过了十几分钟,陈锋再次提竿。
  一群人的心再次收紧了,连自己的鱼竿都顾不得,眼睛紧紧盯着他的鱼竿。
  这让陈锋感觉钓不下去了。
  他不知道他钓不下去了,阎埠贵也看不下去了。
  心痛死了!
  必须把位置换回来,不然他今天就要去他爷爷了!
  “甲,甲,甲鱼!”
  旁边的大叔激动道。
  不知道,还以为是他钓到了。
  “我的天啊,这也太,太,运气太好了!”
  “好肥的甲鱼,起码三四斤重。”
  “你眼瞎吧,这是三四斤?”
  “甲鱼可是好东西,这一只要是卖出去,起码是十元。”
  阎埠贵翻白眼,狗屁的十元,这要是在南方,甲鱼都没人吃!
  也就是四九城,有钱人多,需要滋补肾水,把价格抬起来了。
  不行了,不能再忍了!
  “我看不止,这么大呢!”
  “活见鬼了,我们就在旁边,鱼影都没有,小兄弟怎么一勾一个,这湖有毒吧?”
  “说不定是年龄歧视!”
  一群人又一次围上来,盯着陈锋把甲鱼取下钩,放在脚边的水桶里。
  这次是一条目测三斤多重的大甲鱼(其实不止)。
  甲鱼无论是什么年代,只要是在华夏,都是大补。

  《日华子本草》:益气调中,妇人带下,治血瘕腰痛。
  《日用本草》:补劳伤,壮阳气,大补阴之不足。
  《随息居饮食谱》:滋肝肾之阴,清虚劳之热。主脱肛,崩带,瘰疬,症瘕。
  因为中医把它们当做是滋阴补阳的药物,加上缺少人工饲养的技术,野生的甲鱼不多见,尤其是现在,四九城这玩意价格比肉贵多。
  对一些需要滋养的有钱人来说,的确可以卖到高价。
  换做是四九城外的地方,尤其是南方野甲鱼到处爬的川流水网乡下,不是饿极了,农民都嫌弃。
  因为缺少佐料、油料、烹饪技术,野生甲鱼不好吃,一般拿去喂鸭子!
  (不要把野生的甲鱼,和现代养殖的甲鱼比,这就像野生野猪和家猪比较一样,属于很无聊的对比)
  才刚刚带出水面,附近的人都轰动了。
  刚才买鱼的老人再次过来,这次他直接拎着鱼竿和鱼桶。
  “小兄弟,我是北大退休教授,我儿媳妇不久前生了孩子,急需营养品滋补,你要是信得过我,跟我回去一趟,我保证拿好东西,换你的甲鱼。”
  陈锋想了一下,就点头答应。
  以物换物是政策允许的,哪怕是在起风的70年代,以物换物都属于正常行为。
  虽然搞不懂一位北大教授,为何不在圆明园、昆明湖钓鱼,却跑到了十几公里外的什刹海,但这不是他需要关心的事。
  注意到众人的眼神,笑道:“我知道大家想要我这个位置,但只有一个,所以——”
  “我用这包烟跟你换。”
  附近的钓鱼佬有聪明人,立即开口抢。
  他们都觉得不是自己技术差,分明是自己位置运气好。
  不然怎么他们就钓不上,这个小屁孩一而再、再而三挑衅他们的底线。
  “我这里有三两肉票。”
  “我有煤票,五斤的。”
  看到一群人蜂拥而上。
  阎埠贵大声道:“放开小锋,让我来。”
  “孩子,我把鱼全给你,你把位置给我就行。”
  "嘘!"
  一群人全都嘲讽道。
  可真够无耻的!
  秉着“我是好人”的态度,陈锋同意阎埠贵的申请。
  “阎大爷,位置原本是你的,鱼也不换,我给你就是。”
  “这孩子傻吧!”
  “白痴,别人是尊老爱幼。”
  “别啊,我可以给钱。”
  “好好好!”
  阎埠贵微微惊讶,随即略显激动,连忙夸赞道:“看到没有,这是南锣鼓巷老陈家的好儿子,我以前的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是第一名,做人非常的好,尊老爱幼,他运气为什么好,自然是因为他人好···”
  老阎一顿猛夸,不愧是95号院最有文化水平的,连续十几句话都不带重复的。
  别看他年纪不小,手脚却麻利得很,第一时间占据陈锋移步的空间,唯恐他人把位置给占了。
  “好人有好报,我怎么这么倒霉,一天都没能钓到一斤大的鱼。”
  “别说一斤了,我五两都没有。”
  “我也是好人啊,怎么没有这个好运气。”
  尽管心里嘀咕不断,但众人对他的印象变得友好起来,连带着之前的嫉妒、眼红也消散了大半。
  明明可以换到票据,最不济还可以拿回自己的鱼。
  陈锋却拒绝这些好处,把位置还给阎埠贵。
  对于一个有道德的好孩子,运气好,钓到几条鱼,他们容忍度显然要高出很多。
  陈锋真要是收了这票、烟什么的,说不定立即有人举报。
  那位要买他鱼和甲鱼的老人,也暗自点头。
  一分钱不花,陈锋顺利树立起“好人有好报”的第一印象是,顺带消弭潜在的危机。
  至于老阎,希望他不要因为钓不到鱼,而感觉大亏特亏,错过了“鱼群”,导致连续几天几夜睡不着觉!
  提着鱼桶,拎着鱼竿,跟着老人走了3里路,来到东城区政府大院。
  老教授住在大院的楼房里,这就是日后常见的六层砖楼。
  因为这种新式集体住宅,有良好的供暖、供水、厕所等系统,加上居住在这里的要么是官员,要么高级技术人员。
  所以在目前大众眼里,楼房比没有电、厕所等设施的四合院更加珍贵。
  这种思想一直延续到八九十年代,后世很多港商、沿海商人北上,用较低的价格就买下四合院所有权
  那些卖了四合院的,往往第一时间买楼房,并以为荣。
  直到90年代以后,他们才发觉自己错过了几个小目标。
  (2000年,四九城的四合院,一平米2-3万元,好的地段,更是高达4万元。)


  https://fozhidaoxs.cc/book/98604825/678523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