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造势


公元198年春,兖州、扬州、冀州、幽州之争暂歇,各地难得度过了一个和乐的春节。
  然而新的一场改变东汉末年格局的战争即将到来。
  探查到袁绍那方情报的曹操感到十分头疼。北边如今安定,异族更是早已被公孙瓒打垮。如今除了辽东公孙康,袁绍在北边再无任何忧虑。
  而公孙康速来对中原之战毫无兴趣,无论中原何人为主,公孙康都可以当辽东的土皇帝。
  因此,袁绍除了需要稍加防范冀州西部的张燕,可以投入大量兵力南下与曹操决战。
  反观曹操这方。在献帝以及共同利益的加持下,刘备此回不大可能趁机偷袭曹操后方。但是刘备的人马也被更南边的孙策牵制住。
  西方则还有董思这名心思莫名的人领着李傕、郭汜等人的十五万西凉兵随时可能加入战场。
  最坏的可能是董思与袁绍联手,如此一来曹操便将两面受敌。袁绍号称六十万大军,实际上也就二十五万兵力与大量新兵和民夫。即便如此,曹操所需直面的兵力仍高达四十万。
  而曹操自己对外宣称也有四十万大军,真有战力的也不过十五万兵力。
  如何牵制住董思,成为了此战开战之前最为重要的一环。
  曹操接连多日召来百官商议与袁绍大战一事。虽然袁绍的相关情报曹操并没有如数告知,但是百官都是老狐狸,早就知晓双方的极大差距,劝降与主战者呈现八比二的一边倒趋势。
  曹操也不止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世族的阻力。无论是何人总领天下,只要不妨碍世族发财,他们完全不介意一天换一个主子。
  争吵下来,主战派几乎都是自己一方的人,其余全都主张投降或者求和。
  想当初反董之时也几乎是如此模样。曹操不禁开始怀念那段时间与刘备并肩作战的场面。
  怀着理想与热血,便可不管对方如何势大。即便是以卵击石,也甘愿为之。天下英雄,果真只有刘备和自己了。
  “两方说的都有道理,今日讨论便到这里吧。”
  曹操耐不住头疼,打断了两派人的争辩便回去休息。
  休息不多时,下人赶来急报。
  曹操十分不耐,略带怒气地问道:“什么急报?袁绍打过来了吗?”
  “并非是袁绍打过来,是袁绍他发了一篇檄文。”
  “区区一篇檄文,那么慌张干什么?”
  下人哪敢说明檄文内容,只得跪伏在旁一动不动。
  曹操见良久未有答复,忍着头疼起身询问:“什么檄文啊,你倒是念啊?”
  “小的不敢念。”
  “让你念就念。”
  下人战战兢兢地念起檄文内容:“……强秦弱主,赵高执柄,专制朝权,威福由己;时人迫胁,莫敢正言;终有望夷之败,祖宗焚灭,污辱至今,永为世鉴……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父嵩,乞丐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僄狡锋协,好乱乐祸……”
  一篇檄文,从秦时赵高擅权、吕后专政,又说到近来董卓之事,引经据典,说明了权臣的利害与袁绍伐曹的合法性,顺带还将曹操三代人骂了一遍。
  曹操听得更是头疼欲裂,难受万分。
  下人惊慌失措,不敢再念。
  “让你继续念!没我命令不准停。”
  下人无奈,只好继续照念,反正念不念都是得罪了曹操,得罪了曹操横竖都是死,干脆骂的痛快点。
  “……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
  “啊!”
  曹操大怒。没想到陈琳竟把盗墓这种荒唐事也扣到自己头上,不是自己的锅自己打死也不背啊。
  下人吓得急忙叩头求饶。只见曹操气血上冲,竟消弭了难解头疼,一时之间转怒为喜,只感一身轻松。
  曹操急忙将下人手里檄文抢过来一观,看了两三遍后喜笑颜开,连连称赞。
  “这檄文写的太好了。想不到一篇檄文也可以写的如此出彩,可知这篇檄文是何人所写?”
  “袁绍主簿陈琳所写。”
  “陈琳。陈孔璋。是他,难怪难怪。”
  曹操拿着檄文一看再看,爱不释手。
  翌日再议大事之日,曹操将檄文传阅给百官观看。百官不知曹操何意,看完后只得连连怒斥陈琳行文放肆。
  不料曹操不怒反笑。
  “诸公有所不知。昨日我感头疼欲裂,正是听了这篇檄文后气血上涌才得以缓解。不得不说,陈琳还真是个人才,一篇檄文都能写的如此文采飞扬,值得诸公学习。”
  看着曹操戏谑的态度,百官更是难以猜测曹操心意。毕竟这檄文可是把曹操祖宗骂了一遍,而且骂的太难听了。若是放到自己身上,无论如何都得出兵打这一战才行。
  今日还真没人敢劝和或劝降了。但是劝降派还是不主张一战,只得沉默抗议。

  曹操心知,由于这篇檄文,劝降派已经无法公然主张劝降。攘外必须安内,如今还需要一颗定心丸,让劝降派感受到得胜的可能,才能让内部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郭嘉等这个机会等了太久,此时正好可以拿出自己的准备。
  “诸公,我有一言。袁绍看似势大,但不足为惧。主公有十胜,而袁绍有十败。”
  曹操听了也来了兴致。本只想让郭嘉小小洗脑一下,毕竟如此大劣势的情况下,郭嘉去哪给自己整的十胜十败?
  “奉孝请说,诸公一起细听。”
  “嘉窃料之,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虽兵强,无能为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慑,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四也。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策得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
  郭嘉一番言论,诸公皆认为颇有道理。毕竟袁绍的这些缺点大家都看在眼里,朝堂上深受大家信任的荀彧也是知晓袁绍有缺,所以才来投靠曹操。
  趁热打铁,曹操连着郭嘉的话语继续说道:“奉孝所言,正和我心意。我不仅有十胜。一旦开战,徐州玄德公和力斩文丑的少年将军赵子龙也会与我们一同对抗袁绍。诸公无虑,团结必胜。”
  赵云的传闻百官也早有耳闻。单枪匹马斩文丑,独退五千精骑,一人之力搅动冀州风云的少年将军。
  在曹操的画饼下,百官们也安下了心。
  两方人马都在各自的造势下群情激昂,只待双方主帅决定,大战将启。


  https://fozhidaoxs.cc/book/93621791/6785230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