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三国:坑爹系统,我偏助刘不助曹 > 第42章 交锋:屯粮乌巢

第42章 交锋:屯粮乌巢


"什么?"吕旷二人满脸惊恐地逃回官渡,气喘吁吁地向袁绍禀报粮草被劫之事。袁绍听闻此言,气得脸色发青,双眼圆睁,怒发冲冠,他猛地从座位上跳起来,破口大骂道:"你们这群没用的饭桶!一万名堂堂正正的官军竟然被一群盗匪击退?简直荒唐至极!来人啊,把这两个废物拖出去砍了!"
  "主公饶命啊!"吕旷和另一名将领吓得魂飞魄散,拼命挣扎着求饶,"主公明察,实在是事出有因啊!对方不仅人数众多,足有上万之众,而且个个都是骑兵中的精英悍将。我们得到的情报有误,实际战况与预期相差甚远,这才导致战败……还有,还有……"
  "还有什么?"袁绍眉头一皱,喝令手下松开两人。吕旷二人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凑到袁绍跟前,战战兢兢地接着说下去。
  "启禀主公,末将认得那领头之人中的一个,正是张绣!"
  张绣?袁绍不禁大吃一惊。他心里暗自思忖:张绣不是已经投靠了曹操吗?怎么会跑到冀州去打劫我的粮草呢?不对,在官渡与曹军对峙已久,却从未见到过张绣的身影,原来他竟在此处有所图谋......
  "你们两个真的确信自己没有看错吗?那个领头的人确是张绣无误?"袁绍的声音缓和了许多,但还是透露出些许疑惑之情。
  吕旷和吕详急忙连连点头,表示肯定,并惶恐地保证道:"末将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担保,那个人绝对是张绣无误!"
  袁绍深知张绣的厉害之处,心里暗自思忖着就算让高览率领三万军队前去迎战,恐怕也难以战胜张绣所带领的一万骑兵啊。于是他转头对身边的人吩咐道:"立刻传我命令给高览,让他此次行动必须格外谨慎小心才行。"
  这时,已被放出的田丰走上前来向袁绍禀报说:"目前军中储存的粮食只够士兵们再维持一个多月了,如果不能及时补充物资,后果不堪设想啊。"
  袁绍皱起眉头说道:"太少了?"
  得知存粮情况不容乐观之后,袁绍当机立断做出决定。他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淳于琼身上,开口命令道:"淳于琼,我命你带领两万士兵速速返回冀州,负责押送足够供应我军全体官兵一年所需的粮草到这里来。记住,这件事情至关重要,切不可有任何闪失!"
  淳于琼恭敬地抱拳领命,然后转身走出营帐开始召集士兵准备启程。临行之前,他再三叮嘱手下要确保这次运粮任务顺利完成。
  安排好押送粮草的事宜后,袁绍又想起一个问题,转头询问田丰:"田先生,等后续运送过来的大量粮草和军需物资到达时,应当如何安置它们比较妥当呢?毕竟这些东西可不是小数目啊,继续放在营内并不妥当。"
  田丰摊开地图,手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地点,一本正经地对袁绍分析道:“主公,您看这里就是乌巢,它距离我们的营寨有四十里之遥,但却紧邻乌巢泽,这个地理位置非常有利于粮草的运输。只要我们能在营地周围的各条道路设置严密的关卡进行守卫,然后把粮食和军需物资存放在这里,就可以确保万无一失。”
  袁绍听了田丰的分析,频频点头,表示赞同,并当即下令按照田丰的计策行事。命令很快通过驿站快马加鞭传送到了身在官渡的高览手中。
  当高览得知这些所谓的盗贼竟然是张绣所率领的军队时,心中不禁大吃一惊。他意识到,如果自己之前派出去的小队不幸遭遇张绣的部队,那么他们很可能会被逐个击破,全军覆没。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高览别无选择,只得紧急召集当地的富绅世族们汇聚一堂,向他们详细说明目前的情况。同时,他迅速收拢起原本分散各处的两万兵力,做好战斗准备,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强敌。此外,他还派遣所有能够调动的探子四处寻找张绣军队的行踪。
  另一边,淳于琼抵达冀州之后,表现得异常小心翼翼。他认真清点了所需的粮草数量,并精心挑选了一批精明强干的斥候,让他们先去侦查前方的敌军动态。在确认没有任何异常之后,淳于琼才开始缓慢而稳健地押送着粮草向前行进。每隔十里,他都会停下来再次确认周边环境是否安全,这种稳扎稳打的方式使得粮草能够平安无事地运抵官渡。
  而此时此刻,马超和张绣已经率领着一万精锐骑兵悄然绕路离去,他们的目标明确——南下返回官渡。这一路上,淳于琼负责押送粮草,竟然出奇地顺畅无阻。在如此紧张的局势下,他成功地将第一批救命粮草安全送达了目的地——乌巢。
  当粮草被送入乌巢之后,淳于琼立刻向袁绍报告,并建议派遣人手前来镇守。袁绍得知消息后,果断调遣了郭图及其所带领的一万军队赶赴乌巢,肩负起守护粮草的重任。
  接下来的第二轮、第三轮运输同样波澜不惊,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然而,这种超乎寻常的顺利却让淳于琼感到越来越不安。他心中暗自思忖:"难道敌人真的就这样放弃了袭击粮草的计划吗?还是说这其中隐藏着什么阴谋诡计?"
  终于,淳于琼忍不住再次向袁绍请示,希望能增派一万兵马以防万一。面对淳于琼的担忧,袁绍有些犹豫不决。这时,一旁的田丰沉思片刻,然后一脸严肃地分析道:"依淳将军所述,连续三轮的护送都未遭遇丝毫危险,此情形颇为蹊跷。或许敌军正是有意为之,企图通过这种方式让我们放松警惕,从而暴露出破绽。所以,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啊!"
  袁绍思索片刻,深以为然:“田先生所言极是,那便再调一万兵马援助淳将军,务必要小心行事。”
  淳于琼再得一万援军。三万正规军组成的运粮队,恐怕放眼历史也不曾得见。终于,在比原计划多耗费十日的时间内,淳于琼终于将一年支用的粮草全数送达。


  https://fozhidaoxs.cc/book/93621791/6785226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