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恰时春色好 > 第13章 县城宋家

第13章 县城宋家


就在林家热热闹闹的时候。

        临崖县,宋宅,意松院,一间颇为精致的屋子却是人色匆匆,丫鬟奴仆们端着水盆,盒子之类的进进出出。

        进屋就发现卧房的床前或坐或站着许多人,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大夫正在细细把脉。

        而被把脉的人,脸色青白,双眼紧闭,眉头微皱,似是很痛苦,这人正是广味轩的小东家宋锦。

        “沈大夫,我儿这次什么时候能醒?”宋锦的娘亲夏代妙,也是一副病容,脸色煞白,眼睛却通红,手里握着的帕子也被眼泪湿透了。

        沈大夫一直是宋锦的看诊大夫,宋锦自从早产生下来身体就非常孱弱,当时请了县城乃至州府的名医,最后是一家小医馆已经五十多岁的沈大夫稳住了病情。

        因宋锦时不时就会发热生病,还很凶猛,离不了大夫。

        宋家便请了好几次沈大夫,最终,沈大夫把医馆交给了自己的小儿子看诊座堂,自己也是可怜那小小的人儿,也就同意了宋家夫妇的请求,在宋宅住了下来。

        一住就是十几年,这些年沈大夫也是尽心尽力,好在宋锦的身体也越来越好,只不过厌食这一点却没有转好,反而有加重的趋势。

        沈大夫叹了一口气:“小公子这次因是在来的路上中了暑,热气入体,加上小公子舟车劳顿,几乎没吃什么食物,身体虚弱,加上在娘胎里带的不足之症,这才没撑住一下倒了。”

        夏氏有些埋怨丈夫道:“你说好好的,非要阿锦去镇上酒楼学习经营,咋就不在离家近的县城里,有你亲自带着不是更好,非要受那些罪,这下好了,阿锦也倒下了,看你以后还敢不敢随便让儿子出去。”

        其实儿子长到十三岁,还没有出过县城呢,自家的生意已经做到了好几个县,有心让儿子学学,看他这些日子身体一直没出什么问题,这才安排阿锦去了里临崖县最近的柳槐镇学习,而且钱掌柜自己也是知根知底的,把儿子交到他手里放心,谁知能发生这事啊,现在宋均也是很后悔自己这个决定,生意再大,也没儿子身体重要。

        便也愧疚的对妻子说:“夏娘,这次是我冒失了,以后不敢再随意下决定了,尤其是关于阿锦的。”

        宋锦的爹宋均也很焦急,就问沈大夫:“这次可会伤及根本?”

        “不会,就是这段时间精心照看着,主要还是要多进食,五谷杂粮乃是人之根本,再加上活动出汗,体魄会满满跟常人无异。”沈大夫这话不知说了多少遍。

        又看两人如此担心,尤其是宋东家一脸的后悔莫及和愧疚之色,便也安慰道:“其实出去走走,对小公子身体是有益的,这次出意外许是第一次没有准备充足加上天气的缘故,下次有机会我还是建议多出去。”

        这话宋家夫妇也不知听了多少遍,都熟知此法甚好,可第一步就实施不下去。

        婴孩在吃奶时期还没发现什么异样,等慢慢长牙了,米粥糊糊之类的也就吃一点点,因从小就吃药的缘故,家人以为是胃口不好也属正常。

        渐渐大了,也到了可以吃主食的时候了,宋锦就只会吃米饭和菜蔬,不过吃的不多,每次就只吃小半碗,一下都不会碰肉食之类的,这下可把家人愁怀了。

        阿锦身子本来就弱,又没有食物补充,从小就比同龄人矮上一些。

        大夫们也没办法,说可能是心里障碍,得自己解开才行。

        宋均是个深情的,就算夏氏这些年只生了宋锦一个,他也没有学别人那样三妻四妾的,而是守着娘儿两个过日子,家里也没有长辈催促。

        夏氏其实也挺愧疚的,自己只生了宋锦一个,身体还不大好,这些年宋家的生意做的越来越好,总要有人来继承家产。

        等人都走完了,夏氏温柔的抚着宋锦的头发,温声的自言自语:“阿锦,你可要好好的啊,这些年爹娘不求你考取功名,只要你健健康康的……”

        ……

        经过忙碌的几天,山上的野梅子和部分梨子都入了发酵桶,这活儿算是告一段落了。

        期间,林初秋也用梨子试着熬了糖,虽然出糖率不高,但是糖的甜度却很纯很甜。

        因熬制的不多,除了林初秋留了一罐要做饭用的,其他的都被小孩子们分了。

        这下,林初秋的形象在孩子们心中就更伟大了,尤其是像小初冬,小虎子,康康之类的小孩儿,觉得林初秋无所不能。

        在林初秋家玩的这几天,更是姐姐长,姐姐短的跟着林初秋屁股后面叫着。

        令林初秋特别开心的是,康康小朋友经过这几天和别的小朋友相处,人活泼开朗了不少。

        因经常在院子里蹦蹦跳跳的,脸色也有了红晕,晚上回去睡的也香甜,几天下来,身体健壮了不少。

        付母为此在结束后,还专门提了一吊腊肉来感谢,说康康没干活还天天中午在这儿吃,主要是人看着健康了不少,说起来就高兴。

        大家得知此事,有小孩儿的人家也纷纷拿着不同的东西来感谢。

        他们其实也是心甘情愿的,每天回家能都听见自家丫头或小子,叽叽喳喳在耳边说,初秋姐姐今天又做了那么好吃的,惹的好些个家长们都馋了。

        小虎子爹爹更是大方,直接送来一只野鸡和两只兔子,兔子还是活的,这可把小初冬高兴坏了,说要养着。

        林奶奶和初秋算了一下家里的银钱,除去这几天发的工钱和大概计算了一下接下来盖房子要花的钱,发现前面卖酒的钱还是不够。

        这几天也陆陆续续有发酵好的酒,不过不多就九桶左右,还要留一桶给羊汤馆。

        花了两天时间蒸馏好酒,就载着一些酒去了镇上。

        先是给羊汤馆的赵掌柜送了酒,以前的店虽不是冷冷清清,但是人也不多,现在却是排着队的,可见这烤羊肉串儿有多受欢迎。

        送酒的林柏河被热情招待了,还让他免费吃了羊肉串和羊杂汤,可把林柏河美的。

        走的时候,赵掌柜是一脸的感激,还硬塞给林柏河一个羊腿,说是有秋丫头的主意,自家生意才做的这么好的,语气里都透着不容拒绝。

        林柏河听此也没扭捏就收下了,这样反倒叫赵掌柜安心一点,不然觉得自己白白占了这天大的便宜,心里会不安。

        等到了广味轩,上次接待他们的那个小二,一看到就迎了过来。

        其实林家不确定林清酒在酒楼里买的好不好,因为过去这些天,除了第一批被拉走的酒,后面也没见酒楼的人来过。

        其实这也是阴差阳错,酒其实卖的挺好,甚至在县城的主酒楼里也渐渐卖出了名声,有点供不应求了。

        可是消息还没有传到镇上,宋东家就因儿子宋锦的病情,无暇顾及酒楼里的事,宋锦也因昏迷没来得及说,一来二去的就给耽误了。

        林清酒因价格便宜加上口感上乘,每天专门来喝两口的人不在少数。

        镇上的广味轩这几天库存也快告罄了,钱掌柜这两天也在暗暗焦急,上边东家没有下达明确的命令,到底还要不要也不甚清楚。

        正在纠结着,林家兄弟就来了。

        钱掌柜在商场摸爬滚打这些年,知道这酒的价值和吸引力有多大,自己思量再三,就回了林柏河,说酿出多少要多少,也是钱掌柜这一时的举动,为他以后成为宋家第一大掌柜的位置坐的稳稳的。

        根据秋丫头临走前的交代,这次顺便要问问酒楼需不需要果酒。

        林柏河便问了,“钱掌柜,家中这些天正在酿制一些果子酒,不知酒楼还收不收。”

        京城倒是有上好的果酒,不过只有达官显贵家中才能喝的起。

        这倒是新奇了,赵掌柜经历了林清酒的事,不敢掉以轻心,觉得这酒肯定也不简单,但也没有冒冒失失的答应,就说:“你们酿好了,先来拿给我们尝尝,要是好,我们肯定会先考虑和你家合作。”

        林清河得了保障也说好,最后有点抱歉的说,最近家里在盖新的酒坊,可能要耽误一些时日,下次供酒会晚一些。

        这次因酒不多,最后得了三两多银子。

        因回去就要开始建房子了,第一顿肯定要吃好,在家奶奶就说了要买肉之类的。

        上次买肉觉得方屠户人还不错,这次还是去的他那里。

        方屠户一看来人还记得他,买下水和大骨头的人可不多啊,这回也热情的招呼道:“小哥儿,来买肉啊,今儿还早,好肉还多着呢。”

        林柏河扫了一眼,在看到一堆下水的时候,眼睛微微一亮,还记得上次那爆辣微麻的肥肠,真的是太好吃了。

        当然,方屠户也注意到了林柏河的变化,自己当然是开心的,这玩意儿难洗,十副有九副都卖不出去。

        就说道:“小哥,你要是肉买的多,这两副下水就搭给你。”也不值啥钱,卖个人情也是好的。

        果然,林柏河听到此话,笑的牙都露出来了,像是得了多大便宜似的。

        最后称了五斤猪肉,还有两斤猪板油。

        方屠夫看这位小兄弟竟买了这么多,便也大方了一会,除了那两幅下水,还给送了两个猪蹄子。

        菜蔬不够的说好了要去大河村的陶在在家去买,索性就没在街上买了。

        又去买了些零碎的东西,最后满满当当的拉了一车回村了。


  https://fozhidaoxs.cc/book/50639863/6177297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