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大唐第一匠 > 第37章 何处学来的本事

第37章 何处学来的本事


ps  数据太惨淡了,弟兄们在看的给几张推荐票吧,连推荐票都没,写着实在没劲。

        …………

        “虽得幸生于盛世,臣自幼便能安享承平……

        却也因此,臣也常自愧于虽贵为太子,却无力为我大唐黎民,为父皇做些什么……”

        李亨情真意切的道“此次,若能以江河封地换取瓷厂便可让百姓不至流离失所,并让官窑顺利开工,儿臣,心甘情愿!”

        听到这话,群臣总算恍然的同时也不禁暗自佩服,心说难怪被立为储君这十数年来,虽遭遇过无数危机,但李亨这太子之位却依旧做的稳稳当当……

        这份心机,当真是不能小觑!

        就如这换地之事,虽说是以上好的田亩换取风盘谷贫瘠山地,几同于瓦砾换金玉!

        但相比太子心怀社稷的美名,不惜自身利益只为阿耶着想的父子情深……

        区区封地,又算的了什么?

        总之就是在群臣们看来,无论这换地之事结果如何,有这番话在,李亨那都是赚大了!

        事实也果然如此,李隆基看向李亨的目光,瞬间就又百般挑剔变的慈爱了不少,温声劝道“吾儿倒是有心,不过事关汝之封地,兹事体大……”

        “儿臣心意已决,还望父皇恩准!”李亨大声道。

        “圣人,太子如此孝心,天地可鉴啊!”

        杨国忠满脸感动的道“臣,愿意跟他换!”

        “多谢杨御吏成全!”

        李亨闻言感激涕零,连连揖首。

        “太子圣人,父子情深,羡煞旁人,若不成全,臣枉为人哉!”

        杨国忠应和着,冷笑着,心说你要演父子情深那你演你的,反正这好处,我就却之不恭了,哈哈哈!

        却不知听到这话的李亨心头也在冷笑,心说且让你这厮得意些时辰!

        待到将来大坝建成,待到那魏明所言之水泥厂等诸多产业建成之时,某家倒要看看,到时你还笑不笑的出来!

        换地之事达成,风盘谷从杨家封地,变成了太子府的产业。

        因为官窑选定之地在风盘谷,因而匠作处和太子府的接触,便变的顺利成章了起来。

        也是因此,魏明在穿越到大唐半年之后,总算是名正言顺的见到了未来的代宗,现在还没改名为李豫的广平王李俶。

        “都是自家人,监候不必多礼!”

        李俶招呼着魏明落座道“之前不便以真名相见,相信监候当不至于责怪本王罢?”

        “臣下惶恐!”魏明道。

        “惶恐?”

        李俶哈哈大笑道“你可胆大包天的很啊,想除掉谁一刻也不愿多等,本王可不敢让你惶恐!”

        魏明没有回应,只是直以袖抹额。

        “行啦,不用惺惺作态了,本王知道你的胆子没这么小!”

        眼见魏明直抹额头上那并不存在的虚汗,李俶无语的道“你为王忠奏请忠勇嘉赏一事,工部已经准了,此事以后不必再提,你可安心!”

        “谢广平王!”魏明谢道。

        “好说!”

        敲打完毕,李俶这才开口道“本王叫你来,是想听听你对建设大坝一事的意见……”

        因为一番周折,现今建设大坝已经不再是国事,而是变成了太子府的家事,所以不但无法征役民夫做免费劳动力,甚至连匠作处木工,建造二署的匠人无法调用。

        这些年太子李亨谨小慎微,基本只靠俸料以及封地的物产过活,维持群臣开销又大的惊人,因而虽然没到入不敷出的境地,但手头不宽裕那也是绝对的。

        总之一句话,那就是风盘谷的大坝要修,但手头没钱!

        听完李俶的话,魏明无语吐槽,却也不得不积极想办法道“木工建造二署的匠人,其实可以调用的!”

        “二署匠人,乃是国之工匠!”

        李俶道“为太子府家事雕工国匠,实有僭越之嫌,但凡有朝臣弹劾,阿耶那边怕是又要吃不了兜着走!”

        “修建大坝虽仅是太子府家事,但修建官窑,却是国事!”

        魏明拿出一张图纸指点道“此次建设官窑,臣下拟对当今窑作进行大规模改造,尽最大程度利用水力以降低对人工的依赖,而这水力的来源,便是大坝蓄水!”

        时下并没有工程图的概念。

        但即便如此,在一番解释之后,李俶依旧理解了魏明的工程图,满脸膜拜的同时也忍不住好奇道“先有烧瓷,后有水泥,现今又有此等充分利用水力的奇思妙想,但据本王所知,监候却从未进学——不知这一身本事,到底从何处学来?”

        旁边的曾凡志吴东等人也都是眼光灼灼,毕竟他们对魏明为何能拥有这一身本事,也是好奇不已。

        魏明淡然自若道“既然广平王知道臣下自小便生于陶村,且从未进学,那么相信平王定然也知晓臣下自小便很懒罢?”

        “倒是未曾听说!”

        想到陶村之民现今都受惠于魏明,处处维护也理所应当,因而李俶并未在这点上纠结,只是好笑道“可这你一身本事,和你自小懒惰有何关系?你可别告诉某家你这一身本事,都是懒出来的罢?”

        “懒才是促进人类科技文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平王难道没听过?”

        魏明心底鄙夷,嘴上却开始摆事实讲道理,表示因为自己不想一天到晚做陶却卖不出钱来,便琢磨出了件器价顶百陶的瓷器,并在实验中巧合发现了水泥……

        至于利用水力,也是因为不想动才想到利用流水之力来省力。

        “看来要多出几个如监候这般的懒人,我大唐千秋万代,唾手可期啊!”

        虽说对于魏明如此这般便发现了这么多的好东西,李俶曾凡志等人叹为观止,但也不得不承认按照魏明的思路,的确也有发现的可能……

        因而虽多少尚存疑虑,但几人总算没继续在魏明本事的来源上继续刨根问底,而是道“即便因利用水力,在大坝方面可以调用一部分木工建造二署的匠人,但役夫该如何是好?”

        根据几人的估算,建设水泥厂到大坝这些,没有近千民夫,根本不可能做到!

        “大坝建成,惠及下方十数万亩土地!”

        魏明胸有成竹的一笑道“只要召集下方员外大户,让他等明了大坝建成,用水一事便全都在太子府的掌握之中,相信那些大户员外,定会千恩万谢着差人过来帮忙,识相些的,说不定还会赞助些米粮一供民夫之用……”

        话没说完,一群人的眼睛便全都亮了起来。

        。


  https://fozhidaoxs.cc/book/12880/706967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