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大唐第一匠 > 第36章 换地

第36章 换地


“这就是水泥?”

        看到李俶搬出半袋灰褐粉末倒在地上,忍不住好奇的李亨伸手就想摸。

        “阿耶你快别动,听说这玩意儿碱性大,伤手!”

        说着的同时,李俶不忘让人提水,拿沙子,同时自己去找锄头铲子。

        “平王,这种粗重活计,哪儿能让你干呢!”

        眼见李俶又是撸袖子又是挽裤腿的,一众仆从们纷纷吓了一跳,表示让他赶紧歇着,交代给自己等人怎么做便成。

        就这么点水泥,我自己都没玩过,居然让你们玩?

        你们真当自己有那么大脸么?

        李俶没好气的让一群人赶紧滚蛋,一边让人加水加沙一边不忘对李亨显摆道“听说这水泥和的时候,水和砂石的比例那也都有讲究,太多太少都不行,否则混凝土凝固之后的强度不够……”

        混合了水泥和砂石的东西就叫混凝土这个李亨能想明白,但这强度,什么鬼?

        莫非干了之后的硬度?

        “不光是硬度,还有在压力之下的抗压能力,震动时的抗撕扯以及抗渗漏的能力,统称强度!”李俶有点得意的显摆道。

        “本太子熟读四书五经,从没听说有那么多什么力什么力的!”

        虽然隐约觉得有点道理,但一连串闻所未闻的东西却也让李亨感觉自己很白痴,当下便有些悻悻然道“如此华而不实花里胡哨的称呼,相信又是那魏明说的罢?”

        “该当是他!”

        憋着笑的李俶总算搅拌好了混凝土,然后便让人拿来木桶,盆等等的器具,然后将混凝土装了进去。

        其中几个,他甚至于其上刻意的写上了文字。

        顿饭之后,原本稀泥般的混凝土,便已经凝固成型了……

        待到隔夜早起之时,所有的混凝土便已经全部坚硬如石,刀砍不裂,锤砸难碎!

        想到水泥容易搬运,容易塑形,在凝固之后还如此坚硬的特性,想到以后但凡修建城池河堤等等皆能用上此物,便能极大程度的降低征役和糜耗,李亨是激动的老泪纵横,简直恨不得立即就将此物上献朝廷……

        “此等宝物上献朝廷,利我大唐自是必须!”

        李俶阻止道“不过,却绝非现在!”

        “为何?”

        李亨一愣问。

        “皇爷现今,日渐奢靡这点,相信阿耶也不敢否认!”

        挥手斥退左右之后,李俶才低声道“若是现今献上此物,怕是难免皇爷以此作为大兴宫殿等劳民之举,百姓黎明也不知得何年何月,才能从中获利……”

        先将大坝建成,将清江河下游十数万亩山地变成良田……

        数十万的百姓受惠的好事,定然能让自己这个太子不但在百姓中,更能在朝堂之上声望暴涨!

        想到这点,李亨虽激动无比,却也忍不住皱眉道“这些,都是那魏明教你等所言?想以此与我太子府作为交换?”

        “此子献上此物,只是让曾少匠等转告,言水泥乃利国利民之宝,望善加利用!”

        李俶摇头道“之前这些,只是孩儿个人之见!”

        “倒是个知道进退的家伙!”

        李亨闻言展眉的同时又叹气道“虽然你之所言极有道理,但施行起来,怕是难如登天啊——你可知道,风盘谷一带,乃是何家封地?”

        李俶点头,表示自己自然知道那一带,乃是御吏杨国忠家的封地。

        “现今相府已经不足为虑,为父定然会是杨御吏的眼中钉,肉中刺!”

        李亨轻叹道“便是为父不招惹与他,怕他都得处处找茬,想让他配合为父建功立业,怕是难过登天——回头转告此子,非是某家不知他悯农忧国之苦心,实在是事不可为,让他再觅良处吧!”

        “哎……”

        兴奋了一整夜,却得来如此回复的曾凡志吴东徐晋是哀叹不已,看向魏明道“当今殿下,当真是太过难为,监候你切莫放在心上!”

        “岂敢!”

        魏明摇头的同时笑笑道“不过在下官看来,此事却未必如殿下所言,毫无还转的余地!”

        曾凡志吴东等人便笑。

        在他们看来,足以说明虽然魏明能力超凡,并常有奇思,却终究初踏官场,经验太浅。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杨国忠现今有多受圣人恩宠,当今殿下就有多被圣人冷落!

        但凡殿下登基,第一波要收拾的定然就是如杨国忠等人!

        对这点心知肚明的杨国忠,怕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干出这等白白成就太子功名之事!

        “若是水泥之事,已经人尽皆知,当然如此——可问题的关键在于,现今这水泥,根本只有我等知道!”

        魏明笑笑道“若是少匠上奏,表示我等选定官窑的窑址,就在风盘谷处,相信杨御吏定然会感觉被冒犯,因而断然拒绝——在这时候,只要太子殿下愿意做出小小牺牲……”

        曾凡志闻言,眼神顿时亮了!

        “区区一匠作少匠,居然也敢打我杨家封地的主意?”

        诚如魏明所料,在听到曾凡志上奏决定将官窑窑址选定在风盘谷的第一时间,杨国忠便忍不住两眼一眯,冷哼出声道“献出封地开设官窑,为圣人制瓷,某家荣幸之至——可问题在于,风盘谷附近虽土地贫瘠,却依旧有近千户百姓在此耕种谋生,匠作处那么多的窑址不选,却偏偏选在了某家的封地……”

        说到此处,杨国忠声色俱厉的盯着曾凡志道“曾少匠如此处心积虑,不知是想让某家背负驱逐黎民的恶名呢,还是想让百姓以为圣人为了一己之好,不顾他等的死活?”

        虽然曾凡志连表不敢,但李隆基的脸色,却已经因此而黑了下来!

        “杨御吏息怒!”

        李亨起身对李隆基拱手道“儿臣相信,匠作处此举,当单纯为官窑而为,绝非怀有其它心思!”

        “太子殿下!”

        杨国忠阴恻恻道“这种事,可不是你说没有就没有,得那些被驱逐的百姓说了才算!”

        “御吏所言极是,倒是某家妄言了!”

        李亨淡然点头,然后又对李隆基道“只是兴建官窑,烧制御瓷之事,关系到我大唐气象,实在是拖之不得——儿臣有一事相请,望父皇恩准!”

        “讲!”

        李隆基道。

        “儿臣恳请父皇,允许儿臣以江河一带食邑封地,同杨御吏换取风盘谷一带的封地!”李亨道。

        听到这话,众人皆惊,心说太子殿下,这莫是疯了不成?

        毕竟谁都清楚江河一带的封地,那全都是大唐最上上之田亩!

        而风盘谷一代多为荒山野岭,即便有地也是贫瘠山地,日常出产,怕是不及江河田亩的五分之一!

        而现今,李亨居然提出要用江河封地,换取杨国忠在风盘谷的山地——这要不是疯了,那还能是什么?

        。


  https://fozhidaoxs.cc/book/12880/706967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