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重生灾年挺孕肚,不慌!娘有神器 > 第38章 倒霉的宋大江

第38章 倒霉的宋大江


宋大山和媳妇儿一早就从平宁村出发,走到晌午时分,可算见着家门了。
  随着距离拉近,两人鼻子动了动。
  “当家的,你有没有闻到一股香气啊?”
  周氏揣着个小包袱,这一路走得风尘仆仆的,导致脸上都蒙着一层暗色的灰尘。
  此刻她被突然袭入鼻间的香味儿勾得连连咽口水。
  宋大山望着家的方向,“好像……是从咱家传出来的?”
  两人对视一眼,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大山,看完老丈人回来了啊?”
  在岔路口遇上了隔壁的宗方婶子,对方背着一捆柴火,主动跟两人打招呼。
  “是啊婶儿,你这是去捡柴了啊,我帮你背回去吧。”宋大山憨憨地道。
  宗方婶子忙拒绝,“不用了,这都到家门口了,你俩还是赶紧回家看看去吧,你家二弟妹昨儿个半夜大喊大叫的,不知道是出了啥事,今儿一早家里就没大人。”
  听到这话,夫妻俩心中一惊,都赶紧小跑起来。
  “爹,娘,我们回来了!”
  推开院门,宋大山大声喊道。
  话音落下,两人一眼就看到大家聚在爹娘那屋,而他们刚才闻到的香味,也的的确确是从自家灶屋飘出的。
  宋老太太拿着一个馒头,探头张望了眼,惊讶道:“你们今儿个就回了啊?”
  本来以为黄静秋那事,至少要四五天才能办妥呢。
  毕竟开路引不是轻松的事儿。
  “爹,娘!”
  大妮和三妮欢喜地奔向了自己的爹娘。
  两孩子手里都拿着馒头,见到爹娘就问吃没吃饭,周氏说没吃,大妮就把自己的馒头递给她娘。
  宋大山也在和老太太讲述他们这趟的经历。
  “巧了不是,平宁村有个人在县衙当捕快,通过那位兄弟,据说很快就能办好路引。”
  “那不是交代过你俩,记得回秀娘家里一趟?”老太太又紧张地问,生怕大儿子大儿媳把事情办砸了,惹祸上身。
  “我们前儿个帮忙办好路引,当天晚上就回了,在她娘家待了一天两夜,今早才走的。”宋大山解释。
  周氏点点头,“是啊娘,你和弟妹的嘱咐,我俩都记着呢。”
  办路引需要当事人亲自去,在路引里,会大致描述两人的体貌特征,比如是男是女,高矮胖瘦,脸上有没有什么胎记,腿脚是否正常等等。
  周氏长得瘦小,体型和黄静秋差不多,两人面上又都挺干净的没有胎记,所以就让周氏也扮成男装,代替黄静秋去办路引。
  只是黄静秋比周氏白,所以黄静秋之后还得往脸上抹泥巴锅灰之类的,把自己弄得黯淡无光一点。
  待两人说完,老太太征询地看向姜荼。
  “小兔儿,他俩这事儿办得没毛病吧?黄家不能发现问题吧?”
  姜荼赞许道:“这已经是咱们能做到的最好了——只是,里长没和你们一起回来吧?”
  宋大山摇头,“里长说他比我们晚两天回,到时候就说他岳母病了,他代替三伯娘去照顾岳母,这样也能搪塞过去。”
  姜荼听罢,不由得佩服里长,“三伯不愧是能当里长的,想得真够周到的。”
  里长越好,想到他前世的下场,姜荼心中就越不是滋味儿……
  “娘,锅里在煮啥,香气都飘得老远。”宋大山探着脑袋往灶屋里张望。
  “卤的肉。”宋老太太说,“还没好,先吃馒头吧,等卤好了给你俩弄一块吃。”
  宋大山高兴的,笑得合不拢嘴,“咱在家里还能吃上卤肉呢?这不是县城酒楼才有的好东西吗?”
  “爹,三婶儿卤的肉可好吃啦!我们都吃过两顿了。”大妮得意地告诉她爹。
  而赵氏,则是把大嫂拉过去,急不可耐地和大嫂分享弟妹刚给她的“好物”。
  周氏听她一口一个“月事”的,脸都臊得慌,忙小声道:“二弟妹,这事儿咱们晚点再聊吧,正吃着饭呢。”
  这种话题是能拿到饭桌上聊的吗?
  二弟妹好意思,她可不好意思。
  不过,周氏心底对赵氏提到的“卫生巾”,也确实产生了几分好奇,那东西真那么好用?
  宋大山和周氏早上都没吃啥,这会儿子饿得够呛,姜荼见馒头不够吃,便假装去橱柜拿,又兑换了两份馒头出来——大哥胃口大,得多吃点。
  馒头还是冒着热气的,两人接过手里,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
  松软的馒头带着淡淡的甜味儿,比往常他们自己做的还好吃。
  周氏疑惑地看看手里的馒头,又看看其他人手里的,“我们的馒头和你们的咋不大一样呢?”
  宋老太太和宋老头都清楚是怎么一回事。
  两老不约而同想给小兔儿打掩护。
  宋老头:“那是你弟妹做的,比你娘做的好。”
  宋老太太:“那是纯白面做的,当然不一样了。”
  宋大山&周氏:突然有点受宠若惊是咋回事?
  别人吃二合面馒头,他俩吃白面馒头?
  姜荼:失策了。

  从功德殿兑换的馒头,统一是白面馒头,颜色比较白,整个模样也更光滑,个头较小。
  自家的馒头,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二合面馒头,一个有巴掌那么大。
  就算是纯白面馒头,颜色也是偏黄的,外表也有点糙。
  而昨晚老太太就是用玉米面和白面混合的面粉,蒸的一锅馒头,二者差异就更明显了。
  宋大江又习惯性哪壶不该提哪壶:“娘,弟妹啥时候也去做馒头了,我咋没看见?还有这八个白馒头,昨儿锅里我也没瞧见啊?”
  姜荼:“……”
  二哥,做人太精明是没好处的。
  果不其然,宋老太太顿时炸毛:“你没看见不是很正常吗?哪个男人天天盯着女人家手头的活儿瞧?那一锅蒸不下我在后锅蒸的不行吗?天天就你话多,要不是昨儿个做的,难不成这天上还会掉下馒头来?”
  宋大山都吓了一跳,他娘这是咋了,二弟只是问了个问题,干啥发那么大火?
  可这话也不敢问啊!
  宋大江委委屈屈,“娘……”
  “干啥?”宋老太太没好气地掀了掀眼皮,“一把年纪了,少给我撒娇,你当你是俩妮儿呢?”
  宋大江:“……”他娘是不是对他有意见了?
  饭后,宋大山也这么问二弟:“大江,你最近是不是做了啥事惹娘不痛快了?”
  宋大江发愁:“我也不知道啊!”
  简直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啊!
  因着这事儿,下晌宋老太太和大儿子、二儿子去镇上时,宋大江拼命地想讨好他娘。
  “娘,您累不累啊?我背你吧!”
  “起开,我还没老到要你背。”宋老太太没好气地驳回他的提议。
  “娘,那你背上那个背篓,你给我呗!”宋大江不解,“我和大哥都在呢,你干啥还要背一个背篓啊?”
  宋老太太:那当然是为了假装我从镇上买东西了啊!
  只是这实话却不能告诉儿子们。
  宋老太太继续摆谱:“我乐意!”
  宋大江:“……”
  他到底做了啥惹到娘了?
  娘说话好冲嗷!


  https://fozhidaoxs.cc/book/99947008/6785234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