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富二代的古代悠闲生活[种田] > 第10章 十、腌笃鲜

第10章 十、腌笃鲜


转眼在陈家呆了有半个多月,陈氏毕竟上有公婆下有几个小子还在家里,也不好明目张胆躲闲太久。孙明琴这次过来也算超额完成了任务,好歹置了个产业。

        陈氏挑了个日子陪着陈夫人去寺里上过香后就提了该回塔山村了。

        女儿孙女有自己的家,陈夫人也不好强留,只拉着陈氏一个劲的嘱咐回家与孙昌家好好商量应试的事。又拉拉杂杂准备了一车子的东西让陈氏母女带回家,特别是陈氏一家五口吃穿用得上的。光是孙明琴就有好几身新衣服,都是这几天烟萝赶制出来的。

        齐怀远也借着孙明琴帮着他参详铺子的由头送了几样咸肉,虾皮,松子等物,都是益阳城的稀罕物。在这个时代只有齐家这种有大商队的人家才能吃到这些天南地北的产物。

        看着这些稀罕物孙明琴更是开心得不行,现在正是春笋生长的季节,有了咸肉上一世自己最爱的一道菜便能做出来了。

        回去的一路上孙明琴都在跟陈氏念叨着腌笃鲜有多好吃,鲜得嘞,让人恨不得把舌头吞下去。

        一听就是夸张说笑的话,以前家里并没有做过这道菜,孙明琴怎么可能知道有多好吃。陈氏看着自己家姑娘的馋样忍不住训道:“多大的人了,家里也没亏你吃喝,见天就琢磨着怎么好吃。等两年发体了,成了个胖子看你怎么办!”

        “娘这么大一个美人儿,怎么可能生出来一个胖子呢。”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孙明琴肯定不会放过这种送上门的夸自家老妈顺便自夸的机会。

        “你呀~”陈氏又恨又爱地刮了下孙明琴的鼻子。这个女儿油嘴滑舌得很,也不知道是好是坏。在陈氏和孙昌家眼里是可心的,只是温良恭俭让一样也不占,以后若是遇见个好相与的婆婆也就算了,要是遇上个泼辣难缠的不知道还有多少官司等着呢。

        在母女俩的插科打诨中难熬的坐马车时光也过去地很快,孙明琴感觉没过了多久马车就停在孙家的院子前了。

        陈家的管家小厮帮着把东西都卸下来搬进了孙家的堂屋,大李氏忙让孙明画倒了两杯茶水端过来。陈家的管家小厮是常来孙家的,跟孙家的人相熟,也不假客气,谢过大李氏后便一饮而尽。

        还好春天的天气不错,又是一大早就出发了,到了孙家也就过了一个时辰,夜晚的凉意还没有散尽。

        趁着天气还好,管家也就不在这边多叙,只说老爷还安排了事情去做,就先告辞了。

        家里的小孩子还没有出门,刚在孙明诗的带领下背完《训蒙文》。看着大姐和大伯母回来了都聚在堂屋里。

        一是,半个月没见大姐孙明琴了,都很想念大姐。特别是孙明义,早就腻在孙明琴怀里不出来了。其他几个小的也都叽叽喳喳地围在孙明琴旁边,问大姐去玩了什么,县城有没有什么新鲜事。

        二是,孙明琴对几个弟妹一向大方,每次从县城回来都不会忘记给几个弟弟妹妹带礼物。吃的玩的,都是小孩子最爱的玩意儿。

        现下都是孙家的几个小孩子和女眷,家里的成年男子都已经该下地的下地该去学堂的去学堂了。孙明琴忍不住感叹:“不用当社畜的日子太好了!”

        陈家准备的一车子东西需要整理,孙明琴先将自己用小包袱包着的礼物拿了出来。孙明诗和孙明书是各一刀宣纸,孙明礼孙明义是各一支小楷狼豪。孙明玉就给买了一匣子点心,不过也就是糊弄一下,让他抱着高兴一会儿,晚间还是大家拿来分食了。孙明棋和孙明画各买了一方锦绣阁的帕子,细棉布的,胜在花样新鲜,是最新从京城那边传来的花样。

        各房长辈的礼是陈夫人和陈氏准备的,还是老样子。每房各一匹尺头并一个茶饼,另各色禽肉吃食、点心盒子、果脯蜜饯、各地干货都是同往常一样,由孙家一家子一起用的。只有大李氏多得了两瓶玫瑰花露。

        这次齐怀远孝敬给陈夫人不少玫瑰花露与玫瑰酱,陈夫人自然想着自己的女儿,给陈氏带了好几瓶玫瑰花露,说这东西每日调了喝美容养颜。陈氏得了也不好自己吃独食,便也孝敬了大李氏两瓶。

        大李氏也是第一次见这东西,忙让赵氏调了一人一杯,让都来喝个新鲜。

        “姑娘家的时候我也喜欢这些花儿朵儿的,可惜那些花看着美,吃起来都是一样的涩口。这露一喝,嗬哟,就跟站在花丛里一样了!”小李氏一口就将一杯喝完了,还意犹未尽地砸吧砸吧嘴,“我以前还说那些神仙怎么天天食花饮露的,那花吃啥啊。还不如吃烤红薯呢。结果,还是我没见识,原来这花确实是香,就是我们凡人不会做罢了!”

        因着婆母是自家姑妈,小李氏嫁来了孙家也没被拘着性子,还和在家做姑娘时差不多。加上赵氏的衬托,大李氏更是没什么不满意的。甚至觉得小李氏有什么说什么的性子直率可爱,倒比那些爱闷着的强。所以小李氏在孙家一向是有什么说什么的,她本身也没什么心机,好就说好不好就说不好,爽利得很。

        大李氏也道:“这露调了水确实香甜,我老婆子也算见了世面,托了亲家母的福了。”

        “我不仅托了亲家的福,还托了姑妈的福呢。”小李氏忙凑趣道,“谢谢姑妈让我嫁来这个福窝窝,现在是没见过的都见了,没吃过的也都吃了。”

        小李氏逗趣的样子把陈氏都乐出了声,解释道:“都是怀远那孩子弄的这些,我们也是这次去才知道这玩意儿,还有那玫瑰酱,拿来做菜也香得很呢。”

        小李氏乐得直道中午就要尝尝玫瑰酱做的菜味儿。

        赵氏这种时候一向不会说话,只闷着头把便宜占了,谢谢都别想落下一句。

        于是赵氏和孙明棋孙明画喝了之后也只是把杯子放回桌子上,各自去干活了。孙明诗孙明书年纪大了,又读着书不会耽于口舌之欲,也只是喝完道谢后便去学堂了。几个小的倒是都嚷嚷着还要。

        看着已经下去一小半的瓶子,大李氏也只是说:“这样的好东西哪儿能天天喝,没得把嘴惯坏了。”

        说完就开始分派活计了,孙明礼孙明义去山上割猪草,孙明棋带着孙明画去山脚竹林挖几个笋子。刚刚孙明琴就说这次带了块咸肉回来,正好和山上新鲜的春笋一起炖了吃,听说还是一道江南名菜呢。

        这孩子还是得读书,这天南地北的东西就没有孙明琴不知道的。大李氏这样想着更坚定了让家里孩子读书的念头,

        孙明棋和孙明画去山上挖笋子了,赵氏便去镇上采买腌笃鲜需要的排骨和千张豆腐。这时候还没有豆腐结,不过买些千张豆腐回来切成条自己打个结也大差不差了。

        最妙的是这时候的人吃肉的时候少,肚子里没多少油水,所以肥肉最贵。筒子骨都是给你把肉剃得净净的,只用两三个铜板一斤。还好排骨上的肉不好剃,时人也觉得排骨上的肉香,所以排骨上还能余下些巴骨肉,连着骨头卖六个铜板一斤。

        清水镇的集逢三逢七,今日正好清水镇大集,大李氏便多数了几个铜板给赵氏要她买一刀上好的五花肉,一斤排骨,两根筒子骨。还要买一块水豆腐,三五张千张豆腐,两块豆腐干。集上还有什么新鲜吃食也可以自己做主买点回来。

        今日腌笃鲜配的是玫瑰酱蒸的酒米饭,赵氏将咸肉切了一半下来泡水,又按家里的人口量了酒米出来泡着才出门。

        还好农家人都起来得早,此时才巳时初,赵氏腿脚又快,不到一个时辰便能采买回来。

        家里也没什么好准备的,炖菜最为简单,只用把材料一股脑儿扔进锅里便行了。陈氏在县里的时候没太管孙明琴,这下回来了又拉着她学针线了。

        还好孙明琴一直都在努力学,现在针脚已经颇有些样子了。陈氏也不说她,先让她花两天时间缝个荷包过来看看。孙明琴便挑了两块小布料准备做个拼色的,陈氏看见孙明琴手上拿着一块绿色一块红色的布料。额角直跳。

        时下的布料颜色饱和度很低,类似于后世的莫兰迪色。主要是因为染料上色性不是特别好,很难染出后世用化学染料染出的鲜艳颜色,所以红绿搭配并不显眼。

        可这边有句老话说“红配绿丑得哭”,所以大家都默认不使用这样反差强的配色。

        他们哪能知道千年之后撞色反倒是时尚呢。

        还好陈氏虽然不认同配色,也不会阻止孙明琴的选择。反正只是随便缝的一个荷包,不拿来用不拿来换钱的,能给缝出来个规规整整的东西就好了。

        这边孙明琴才构思好怎么拼接,将布料裁出来。那边孙明棋和孙明画就已经回来了,两人正坐在屋檐下剥笋呢。

        春天的笋看着只冒了个尖尖,你就要往下挖出来整支笋。等过个半拉月笋都冒出来了,你再去挖回来都已经老了。所以塔山村最近很多半大的孩子在山脚的那片竹林里挖笋,笋子吃法多样,又很能存放。只要不剥皮,笋子能放半个月左右。

        所以农家春季比起挖野菜,挖笋更经济实惠,毕竟只用一个笋就能炒出一盘菜呢。

        孙家吃笋都是现去挖的,今天挖了三根回来,只中午一个菜妥妥的够用了。

        “奶,笋剥好了,要怎么切呀?”孙明棋问。

        “切成滚刀块,过一下水吧。这笋子不用开水焯一下的话又涩又苦。”大李氏忙放下手里正在纳的鞋底,带着孙明棋进了灶房。

        其实很多时候孙明琴想,很多人说大李氏不疼孙明棋孙明画几个是没有道理的。

        长辈疼子女,是为其计深远,而不是一味溺爱。

        二房的两个女儿和孙明琴的情况不同,孙明琴的父亲和外祖一家都是读书人,家里还有些家底,甚至外祖一家在此处颇有声望。以后的人生自然是不用自己打水砍柴生火做饭的,所以孙明琴在家里只用学些风花雪月的东西。孙明棋和孙明画却不同,虽然现在是一大家子姐妹,可等到分家后境况却是大大的不同,孙昌河只会种地,赵氏也就收拾收拾家里,甚至还要三不五时地接济一下娘家。虽说孙明书读书还不错,但科举之路哪里那么好走。所以孙明棋孙明画以后最多也就嫁个家里宽裕点的富户,乡下的富户也就比别家多几亩地罢了。这几亩地还大概率是自己每日起早贪黑省吃俭用挣下的,这样家里的媳妇要操持的事情就更多了,家里里里外外都要是一把好手。

        真要把孙明棋孙明画养成跟孙明琴一样,怕是嫁都嫁不出去了。


  https://fozhidaoxs.cc/book/99598834/6191113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