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 > 第31章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第31章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早饭,大人是糠,小孩子是糊糊野菜加茶叶蛋,两个老人一起分了一个。
  不过有昨晚剩余的鸭肉,还算是有营养。
  后世的糠麸磨得很碎,加上调料,口感、味道还不错,是很多人养生的杂粮。
  可对于小孩来说,这东西一点都不好吃。
  一家吃完了,差不多到了八点,陈建国雇佣的马车来了。
  “二叔,我饿。”
  小丫头正缠着陈建国,因为他手里有一块昨晚剩下的玉米面饼。
  逗弄了小侄女一会儿,听到门口有人喊他,陈建国把饼给小丫头,一群人一起离开大院,来到门口。
  这是“二套”的带棚马车,轮子是从大车淘汰的汽车轮,俗称“胶轮大车”。
  所谓二套,就是因为拉的人多、货物多,所以拉车的畜生,多加套一个驴。
  这种车子,车轴内加了轴承,加上轮胎,增加了运力,速度也快许多。
  “建国哥,东西不多吧。”
  马车主是一个年轻小伙子,有些担心自己的马吃亏。
  “好,你放心,绝对不会累了马。”
  陈建国掏出一盒烟,递给马车主。
  俗话说,买不起的骡子,喂不起的马。
  马的拉力大,太金贵,不好养活。
  驴好养,可力气小。
  陈锋怀疑要不是缺少粮食、业务,这位马车主未必会舍得跑那么远。
  陈建军拿着袋子出来,马车主帮忙塞到车棚木质椅子里面。
  “运输社的同志,贵姓?”
  “免贵姓韩,韩福贵。”
  马车夫低下身子,拿着烟让陈建军用火柴把烟点着。
  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支援前线,所有的驴车、马车等全部统一,成立了四九城运输社,承担较大的运输庶务。
  截至1959年,中国的汽车保有量从建国初期的5.09万辆发展到21.07万辆。
  全年全国汽车生产总量为1.96万辆,其中载重汽车产量占1.36万辆。
  但中国地大物博,城市太多,这点存量、产量,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平均分配下去,一个城市分不到一百辆。
  后世可以实现华夏梦,家家有小轿车,在这个年代,几乎无法想象。
  家家有辆自行车,还勉强有希望实现。
  1978年以前的四九城机动车总量就几万辆,各个机关、工厂,把汽车看得比命根子还重。
  “小锋,怎么样,这马车不错吧。”
  陈建国对着陈锋挤眉弄眼。
  陈锋无力吐槽。
  自己以前的一个轮子,都比它强!
  要不是没有图纸、无法解释汽车来源、汽油也是大麻烦,他都想利用空间的分子配置能力,心想车成,用废铁烂铜搓出一辆车来。
  ‘委屈你了,我的腿!’
  老爷子嫌弃道:“你有真本事,给我弄来一辆汽车。”
  陈建国讨好道:“爹,我哪有这个面子啊,整个东城分局,也就那么几辆解放牌,局长把他们当成了亲儿子,对他孙子都没有那么细致。”
  解放牌汽车,1956年7月13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是当前主要的运输卡车。
  “您老有面子,说不定可以——”
  “滚!”
  “得勒!”
  陈建国对着吃着一张他昨天剩余的半张玉米面饼的小丫头挥手。
  “小莉莉,过几天见,二叔去上班了。”
  “尔猪再见。”
  小丫头嘴里吃着饼子,小嘴模糊不清说道。
  把东西都放好,陈建军背了一把56式半自动步枪,还准备不少子弹。
  寻常民兵一般使用栓动步枪,如膛线都快抹掉的汉阳造、三八大盖等。
  56式半自动步枪,大规模列装是1958年。
  陈锋也不知道便宜老爹,是从哪里弄来,并通过了登记。
  “小锋,让来福在家里。”
  陈建军看到来福跟着上来,连忙说道。
  陈锋还想去海边,给来福好好补一补,怎么可能答应。
  “爹,一只狗又没有多重,我会看着它的。”
  “坐稳了!”
  韩福贵等人上齐了,一挥鞭子,马车开始移动。
  四九城的胡同巷子,目前大部分还是土路。
  有诗曰:“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晴天能卧驴,下雨能养鱼”。
  离开巷子,走到正路。
  “铛铛铛!”
  听到电车的声音,小丫头站在凳子上,看着马车蓬窗户外的景象,欢快叫道:“大锅,大锅,铛铛车来了。”
  因为车头挂了一只铜铃铛,司机只要一踩脚下的踏板,铃铛便会发出“铛铛”的声响,提醒行人闪避车辆。
  所以四九城老百姓把有轨电车叫“摩电车”或“铛铛车”。
  很多时候,一些没事做的小孩子,就喜欢追着电车屁股跑。
  “坐好!”周清抱着她说道。
  “哦。”
  小丫头立刻乖下来。
  马车稳稳前行。
  在城里还好,出了城,路上就不好走了。
  “韩师傅,去天津没有好一点的水泥路?”

  陈锋坐了一会儿,觉得晃得想睡觉,仿佛坐在了小丫头的摇摇床上。
  韩福贵在车外说道:“没有,听说这条路要整修,但一直只是传闻。”
  陈锋以前没少从四九城与天津之间跑,他记得华夏第一条高速公路,就是京津塘。
  但这条路是1987年开工的,一直到93年通车,140公里而已。
  目前这条四九城—塘沽公路,应该是北洋政府时期完成的。
  经过几十年风吹雨打,已经有些坑坑洼洼。
  四九城距离天津一百多公里,从上午七点多出发,一直到下午五点多,马车借着老公路,速度还算快,才抵达目的地,中午就在廊坊买了几个馒头吃。
  陈锋的外公家,位于永定河出海口附近,距离港口码头区不是很远。
  目前这里还是渔村,不像几十年后,成为世界上第四大的天津港,北方最重要的港口枢纽,30万吨级的船舶来去自如。
  村北有一条小河,把村子与港口区分割开。
  一条三米宽的吊索木桥,成为联通南北的枢纽。
  “站住,你们是谁?”
  守在村口大树下的老人们,看到马车进来,立即开口询问。
  一大群在村口玩闹的小孩子,纷纷像是看稀罕物件一样围上来。
  “二大叔,是我,周清。”
  周清在窗户边说道。
  “哦,周丫头回来了。”


  https://fozhidaoxs.cc/book/98604825/6785234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