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 > 第37章 鲍鱼

第37章 鲍鱼


“舅舅,我们这边赶海能有什么东西?”
  陈锋上辈子参加过青岛的赶海游玩性质的活动,捡到的大部分都是贝类。
  如牡蛎,也就是生蚝。
  作为大众海鲜风靡世界,我国是世界牡蛎产量、消费量最大的国家,烧烤不吃点生蚝,简直对不起自己。
  “我们这边,主要是海螺、贝壳比较多。”
  周靖补充一句:“有时候,运气好,也可以捡到被海浪卷上来的大鱼。”
  他们脚下的这片沙滩,已经被早来的人挖得狗啃似的,里面的螃蟹、贝类,全成了周家沟村民的俘虏。
  这也导致到处都是坑。
  “舅舅,换个位置吧。”
  陈锋知道这一块应该是附近最好的地域,但也因为如此,聚集在这里人格外多。
  “别看这里人多,但东西也多,其他地方去了,反而没有太多东西。”周靖小声说道。
  “那可未必,老天保佑。”
  陈锋随手把手里的铲子向上一丢。
  铲子落在沙滩上。
  陈锋看向铲子柄指着的方向。
  捡起铲子,说道:“爹,舅舅,去那边。”
  “你这不是胡来嘛。”周靖忍不住笑道。
  陈建军倒觉得自己儿子最近运气好得出奇,说不定真有用。
  “虽然有点草率,但可以试试。”
  关键是陈锋已经走了,不跟上不行啊!
  两位成年人被陈锋一个少年带着向礁石区走去。
  礁石区这边基本没有人。
  因为赶海最无脑、也最初级的方法是翻石头。
  石头附近总是聚集着很多小鱼小虾小螺,有时还会有小螃蟹,看到石头就上去翻一翻,绝对有惊喜。
  但和沙滩区相比,又累又少。
  不过,陈锋一眼看到十几米外礁石上的一个小玩意,不由嘴角上翘。
  他没有弄懂自己空间里的气运,看不到摸不着,但自己绝对享受了气运的好处。
  鲍鱼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广泛的海域之中都有分布,主要的栖息地就是岩礁地区,在一些石洞和石缝之中也可以见到。
  人们若是在退潮时赶海,有可能遇到鲍鱼。
  但概率小!
  尤其是在渤海湾,只有个别地区才有出没。
  快步走上前,把爬在礁石上的鲍鱼,凭借强大的力气,一把强行拉扯下来。
  “吸得这么紧?”
  陈锋听说过鲍鱼吸力惊人,但没想到对方吸着力如此强。
  他不知道一个壳长15厘米的鲍螺,其足的吸着力据说最高可达200千克。
  鲍鱼可以在浅海暗流激涌的崖底生存,摄取激流里面的营养物质,依靠的就是强大吸附力。
  “这是什么?”
  周靖没认出来。
  渤海湾是有鲍鱼的,但这玩意不是每个渔民都认识的。
  “舅舅,你不认识鲍鱼?”
  陈锋把鲍鱼丢进鱼桶里,眼睛再次东张西看,不由再次想笑。
  这种大多生活在多是悬崖峭壁类型,且海流湍急的鲍鱼,被今晚的海浪卷上了这边,还没来及撤退,就被海潮抛弃在这边礁石。
  “鲍鱼???”
  “这就是鲍鱼?”
  陈建军、周靖同时提着煤油灯,看向陈锋桶里。
  鲍鱼,他们不认识。
  但名字还是听说过的。
  鲍鱼是四大海味之首,历代名人权贵都喜欢吃,如西汉后期的新朝皇帝王莽尤其爱吃鲍鱼,历代皇帝也有不少喜欢的,将它们定为贡品。
  四九城着名的官宴代表"潭家菜",两道着名菜式“红烧鲍鱼”和“蚝油鲍鱼”,成为鲍鱼的典范之作。
  身为谭家菜的传人,陈建军没少听傻柱说自己的厨艺没有一展之地,原因就是谭家菜对食材要求太高,红星轧钢厂、鸿宾楼等弄不到这些好东西。
  “看起来不怎么样。”
  陈建军发表自己的意见。
  “应该很好吃吧。”周靖非常期待道。
  “可惜柱子不在。”
  陈建军觉得可惜,这东西他都没见过,更别说吃掉。
  鲍鱼与鱼翅、海参、鱼肚(花胶或鱼鳔)并称四大海味,可不是自封的,而是二脚兽们上千年的总结。
  陈锋拿着铲子,冲向最近的第二只。
  “走,一起去。”
  陈建军、周靖赶紧跟上去。
  附近礁石区的鲍鱼不少,但想要如陈锋一样直接抓下来,两人没有那么大的力气。
  幸好他们都带了铲子。
  依靠铲子,才慢慢抓到几个鲍鱼。
  “靖哥,你们以前晚上没来这里吗?”
  陈建军提着煤油灯,寻找礁石的鲍鱼,周靖负责铲。
  他们的视力不是很好,虽然没有夜盲症,但想要和陈锋一样,把周围看得很清楚,不会漏掉巴掌大的鲍鱼,这就有些为难他们了。
  而且鲍鱼壳有保护色,特别像石头,有时候不是没鲍鱼,而是你没看见。
  “怎么可能没来。”
  周靖拿着铲刀,小心地对着岩壁铲,以免铲到鲍鱼壳。
  “以前我们晚上赶海没有捡到太多吃的,就来这边的水坑捞鱼。”

  “不过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东西,建军,你见多识广,认识吗?四九城应该有很多酒楼卖吧?”
  陈建军提着煤油灯,看到了几个鲍鱼。
  “没有,我只听说过这东西,但从来没有见过。”
  “来,这边有一个,你提着灯,我来铲。”
  陈建军把油灯给周靖,自己拿着铲子在礁石铲。
  与他们两个的低效率相比,陈锋发现还是用脚踢比较快,更节约力气。
  看见一个,一脚踢过去。
  花费了半个多小时,三人才把礁石区可见、可取的鲍鱼搜刮完毕,至于一些危险的区域,或者礁石够不着的地方,就只能放弃。
  “你有多少?”陈建军走上前问道。
  “二十多只吧。”陈锋报个大概数。
  “多少?”
  周靖惊呼道:“你一个人,怎么比我们两个还多?”
  因为我开挂了。
  陈锋笑道:“舅舅,我说了,我运气好。”
  “走吧,我们回去。”
  陈建军把煤油灯熄灭,还特意看了看四周,防止被人注意到。
  礁石区现在还没有人,渔民们都集中在沙滩区捡海螺、贝壳之类的,等他们捡不到了才会来这边水坑捞鱼。
  看到回去的路上没有人。
  周靖心情很高兴,觉得手里提着一大笔粮食。
  “小锋,你怎么知道这是鲍鱼?”
  陈锋早就想好了答案。
  “图书馆啊!”
  “我在图书馆里面看到过它的图样。”


  https://fozhidaoxs.cc/book/98604825/678523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