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 > 第105章 白菜价

第105章 白菜价


南锣鼓巷全长786米,东西各有8条胡同,有一家供销社,一个街道办,但没有一个派出所(最近是东城分局的交道口派出所)、菜市场。
  菜市场在簋街那边,国营单位,里面的菜向来新鲜,以至于泥土都没有清理。
  转了一圈,陈锋发现菜价格格外“便宜”,都是几分钱到三毛钱,个别才是六七毛钱一斤,如豆腐。
  大豆可以榨油,属于稀缺物品,导致豆腐变成了高价商品。
  大白菜最便宜,一斤3分钱,一些质量差的(之前滞销的,现在蔬菜还没有执行三价九等制度),更是只要2分钱。
  买了三斤油菜心、两斤香菇和五斤豆腐。
  “小同志,天津塘沽的海蟹,一斤只要五毛钱,买几斤回去吃吧!”
  “真便宜啊!”陈锋感叹道。
  物价太低对城市户口好,可对乡下农民、渔民就非常不友好!
  “可不,这螃蟹多便宜啊,猪肉又贵又不好买,同志,来几斤吧。”售货员全力推销道。
  大家现在买不到肉,一般选择买鱼,很少愿意买螃蟹。
  鱼肉净重占比大,螃蟹肉少,五毛一斤太心疼。
  陈锋笑着摇头离开。
  半路上,他遇到了易中海的老婆也来买菜回去。
  易中海的老婆是一位很传统的中国妇女,有什么苦难都自己默默承受,照顾95号聋老太太,忍受他人攻讦不能生育的流言。
  不过靠着易中海的7级钳工工资,生活还是非常不错的。
  她算得上是一位热心的好人。
  “小锋啊,怎么是你来,你娘和你奶奶呢?”
  陈锋提着菜篮子,说道:“我娘上午去红星报到,她以后在后勤部上班,负责采购,然后去派出所、街道办办理户口,所以今天我来买菜。”
  “哎呦,这可是好消息啊!”
  一大妈热情道:“恭喜你们了,全家都吃上定量粮,这日子越来越好。”
  陈锋点头,注意到她篮子全都是青菜,问道:“大妈,易大爷工资这么高,怎么都是青菜,买些鱼啊。”
  菜市场的鱼不贵,甚至还可以看到来自天津的海鱼。
  唯一不好在于现在运送海鲜没有现代保鲜技术和冰块,大部分都是死的,失去了鲜味,价格普遍在一元浮动。
  “小锋,想吃海鲜,就去你姥爷的天津。”
  一大妈谆谆告诫道:“海鲜这东西,贵在新鲜,死了味道就变了。”
  “而且天津那边的价格,最多只要一半,菜市场太贵了。”
  嘿嘿,中间商挣差价嘛!
  陈锋笑着点头。
  这年头中间商差价挣得不多,也就10-20%浮动,大部分刚好保本,因为上面是真要脸的。
  不像将来的后来者们,在各种表上动手脚,万夫所指,也只是轻轻地换人,继续享受高额养老退休金。
  从菜市场出来,路过一个捏糖人的摊贩,不知道是国营菜市场的,还是附近国营餐馆的工作人员。
  这是一位老师傅,看面相或许有六七十岁,一群附近的小孩子围在旁边,羡慕、崇敬地看着他制作一个个巧妙的糖人,不时发出惊叹声。
  他们的惊叹和目光,是老人最好的褒奖。
  他捏糖人的技术非常高明,所有的小糖人惟妙惟肖,几乎与后世的玻璃制品有的一拼。
  不仅有鸡鸭猪牛马,还有各种连环画上面的人物。
  这是一位真正的手工业艺术大师!
  “师傅,多少钱一个?”
  “一分钱一个!”老师傅抬头,笑呵呵道。
  陈锋看着上面琳琅满目的糖人,有一种关公大战孙悟空的错觉。
  指着一个持剑的糖人。
  “这是刘备吗?”
  “对,你要这个?”老师傅高兴地问道。
  “不,除了这个,其他我全要。”陈锋笑道。
  老师傅、一大妈愣了几秒。
  “同志,这么多,你家的孩子吃得完吗?”老师傅问道。
  陈锋又笑道:“吃得完,吃不完放着就是。”
  糖人可以存放好几天,尤其是北方10月底开始后空气干燥,存放时间更长,只要不被虫子找上就行。
  他准备放在自己的空间里。
  空间的污泥、草地原本有虫子,但大部分都成了野鸡、野鸭的食物。
  而且陈锋限制了它们的飞行高度,超过10米就无法跨越,只能看着头顶上空的大米、番薯、番茄、桃子、橘子流口水。
  “哦,能吃完那就行,我数数。”
  老师傅数了三次,才说道:“一共四十九个,四毛九分钱。”
  陈锋给了五毛,说道:“不用照墙了,师傅,要是好吃的话,我下次再来找你。”
  “行,没问题。”
  四十九个糖人,一只手不好拿,陈锋直接插在了菜篮里,看上去就像是油菜心正在进行糖人大战一样。
  “大妈,我先走了。”
  “好,你先回去,我走得慢,不用等我。”
  陈锋提着菜篮子快步离开,一群小孩子看着心心相印的小糖人全都被卖掉,很想哭。

  一个个回家找父母要一分钱。
  走到一处无人的角落,把糖人大部分收入空间,只留下孙悟空、猪八戒、唐三葬和白龙马。
  回到大院里,贾棒梗也在里面。
  “莉莉,过来选一个。”
  陈莉看一圈,毅然选择了看着最丑的猪八戒,而不是最喜欢的孙悟空。
  “猪!”
  “为什么,你不是喜欢猴子吗?”
  “猪八戒肥。”
  陈莉想都不想地说道。
  陈锋看一眼猪八戒,又看一眼其他三个。
  好吧,的确是猪八戒最大。
  “小机灵鬼。”
  把猪八戒给陈莉,拿着剩余三个准备放在书房。
  “小锋哥,我用东西跟你换糖人行不?”贾棒梗问道。
  “你有什么东西?”陈锋说道:“喜欢吃,就去找你娘给你一分钱就是,也不贵的。”
  “我娘才舍不得给我钱。”
  贾棒梗吐槽一句。
  他智商不低,小小年纪就懂得利用人,可惜将来性格长歪了。
  “行不行,你给一句话!”
  陈锋瞥了他一眼。
  人小鬼大!
  “三分钟,要是三分钟没来,交易作废。”
  “好!”
  棒梗立即撒腿往家里跑。
  ‘这家伙难道准备拿自家的?’陈锋摸着下巴想道。
  四九城各个家里基本都有一些古董,国人向来勤俭持家,前清的瓷器经常一代代传下来,很多曾爷爷用过的碗,曾孙子可能还在用。
  公私合营时期,官方用1-10元的白菜价狂收,一天能收两卡车。
  一些价值不大的清朝瓷器,转手卖给国外,一年创汇几个亿,换取珍贵的技术、机械、车床等。
  (再次申明:私人交易是严禁的,前几年很多大古董商在“三反”、“五反”运动中被镇压,吃了花生米,罪名就是违反文物法。)


  https://fozhidaoxs.cc/book/98604825/678522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