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 > 第108章 好想长大

第108章 好想长大


独自骑着自行车去姥爷家,陈锋也只敢和老爷子说,因为老人家明显有魄力,不把他当成小孩子看。
  换做是父母,想都别想。
  但老爷子对他信心十足。
  当然,这也是年代不同造成的。
  民国时期,七八岁孩子做事,十三四岁孩子结婚当家,早早就背上生活的压力。
  不像现在和后世,十几岁的孩子正是风季、雨季、花季的幸福时期。
  ‘爆胎也不怕!’
  骑着自行车去王府井,找了一个专门卖车轮、维修自行车的国营店。
  “大叔,给我三个永久牌车轱辘。”
  售货员是个男的,坐在凳子上看小说,有些爱理不理的,头也不抬就说道:“新的28,旧的16。”
  “给我两个新的。”
  陈锋数了数口袋里的钱,拿出56元钱。
  有空间在,他决定多放一个备用。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万一运气出现了波动,半路坏了两个,也能及时替换。
  售货员这才抬头,把钱数了两遍,唯恐出错。
  一毛钱、两毛钱的数,挺麻烦的。
  “可以了,你自己拿。”
  陈锋上前随便选了两个全新的车轮子,提着放在车后座,用绳子绑好,转到一个没人的地方直接收入空间里。
  接着去开介绍信。
  这年头没有身份证,官方管控非常严厉,需要介绍信才行(相当于身份证)。
  农民进县城,都要先在村大队开介绍信,然后去公社盖章,最后才能去县里办事。
  反之,县里去乡下,同样需要拿到相关证明。
  陈家之前去天津周家沟,就是陈建国跑的关系,找派出所、街道办盖章。
  没有介绍信,一旦出去被半路乡村的民兵怀疑,是可以直接扭送公安局的。
  正常来说,陈锋没有工作证、介绍信等,频繁私自下乡、上山,如果被抓到,也只能认倒霉,等家里人来带回去。
  为了避免麻烦,他还是走了流程。
  陈家有人脉,不论是派出所,还是街道办,办事人员都直接问都没问,给他开了介绍信。
  临走前,派出所、街道办的办事人员,都私下感谢了他送的两个野鸡蛋。
  “小锋,等下。”
  在他离开街道办,王副主任从后面追了上来。
  “王主任有什么事?”
  “什么主任,可别瞎叫,叫我王阿姨。”
  “阿姨,我可不是瞎叫,我爷爷说您早晚会成为主任的。”
  “哈哈,借你爷爷吉言,不过现在还不是,所以不能这么称呼。”
  王副主任问道:“我听说你来开介绍信去天津,是不是准备去那边钓海鱼?”
  “对啊!”
  陈锋心知肚明她的想法,却故意问道:“阿姨,您有什么东西要我带给你那边的亲戚?”
  “我在那边可没有亲戚,只是想问问,你带回来的海鱼,能否卖一些给街道办。”
  这位街道办副主任看了一眼四周,小声道:“阿姨求你帮个忙,我有一位朋友,喜欢吃石首鱼,你帮我问问渔民,看有没有,如果有的话,帮我换一条。”
  她拿出十几张全国粮票,想要交给陈锋。
  全国粮票很少见,因为全国通用,在鬼市的价格是地方性粮票的几倍。
  可陈锋不想买粮食。
  现在陈家的大米、番薯、土豆,都是他以交换的名义“拿”回来的,根本不缺粮食吃。
  “阿姨,我有票,这样吧,等我找到鱼了,再来跟你换。”
  “行吧,你可要把鱼养好,最好是活的,如果死了,最好当天死的,就要一个新鲜。”王副主任补充道。
  嘴巴比我还挑?
  “放心,保证新鲜。”
  陈锋笑着点头,浑然不知道石首鱼一旦脱离大海,在离开水压之后,会很快血管破裂而死。
  也就是说,石首鱼被抓到后,根本就没有活的。
  这一点王副主任自然也是不知道的。
  石首鱼,又叫黄花鱼,现在海里很多,但四九城不在海边,所以想吃活鱼,需要一点技术。
  后世有个耳闻能详的名字,大黄鱼、小黄鱼!
  体侧上半部为黄褐色,下半部为金黄色,体侧有许多发光的小颗粒。  因为其出水能叫,夜间发光,头中有像棋子的石头,所以叫石首鱼。
  石首鱼是中国传统的经济鱼类,曾与带鱼和乌贼并称为中国的四大海产,遍布西太平洋海域。
  黄花鱼都不大,被抓到的最大野生大黄鱼记录,也不过是7斤多重。
  现在我国海域有大量渔获,大黄鱼还受欢迎,小黄鱼几乎无人关注。
  舟山渔场年产量,曾经达到3万吨小黄鱼,70年代一斤小黄鱼只要2毛钱。
  等到80/90年代经济好转,小黄鱼的营养价值被发掘,加上野生捕捞量日渐下滑,野生黄花鱼价格翻了千倍。
  1985年时,大黄花鱼的价格上调到210元,到了00年后,野生大黄鱼一斤要上万元,小黄鱼一斤数百元。

  告别了街道办,陈锋就直接骑着自行车,一路离开四九城,高速冲向天津。
  中午累了,就直接在路边的野外树林里,捡了一些干柴,引燃煤球,烤了一只鸡。
  “停下车。”
  陈锋看向路边,灌木、树林挡住了视野。
  但卡车的发动机声音、之前齐唱的《蝴蝶泉边》显示有十来个人坐着卡车经过这里。
  蝴蝶泉边是《五朵金花》的电影插曲,最近在全国流行。
  陈昊在学校里学会了这首歌,没少在家里显摆,和陈莉一起制造噪音污染。
  不到一分钟,一个穿着军装的女子从路边进入树林,看了一眼四周,又往里面走了几步,距离陈锋所在的地方不过十来米。
  不过陈锋坐在草地上,被灌木遮挡,对方没有看到。
  同样的,陈锋也没法看清对方面孔,只能从她们的对话分辨出性别。
  “不会是——”
  陈锋犹豫几秒,觉得还是站起来比较好。
  男人可以风流,但不能下流啊!
  “咳咳!”
  突如其来的咳嗽声,吓了对面一跳。
  “谁!”
  “您好,我在这里烤野鸡,所以要不,你换个地方?”
  陈锋举起手里的烤鸡,想要证明自己的话,目光停留在她的手上。
  那是一把枪!
  然后看向她的脸,短发齐肩,五官精致,轮廓清晰,眉淡如烟,绛唇映日,简直是上天精雕细琢的杰作。。
  又是一个美女!
  老爷子,我好想长大!


  https://fozhidaoxs.cc/book/98604825/678522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