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 > 第141章 囤肉过冬

第141章 囤肉过冬


吃着葡萄看着书,一上午就过去了。
  “大锅,吃饱了。”
  陈莉摸着小肚子,靠在他身上,一脸的高兴。
  “想睡觉。”
  陈锋抱着她在怀里,看了一下时间,快要12点了,就起身把书还了。
  “咳咳,小,小陈同志。”
  管理员看一眼借书证,说道:“你们家还有葡萄吗?”
  陈锋笑着摇头,歉意地说道:“不多了。”
  空间里的确有很多葡萄,但现在可是11月啊!
  能弄到这么多葡萄,非一般人可以做到。
  “没事,欢迎常来。”管理员态度异常和善道。
  抱着昏昏欲睡的小丫头,离开公园时,手里就多出4棵粗壮的葡萄藤。
  原来葡萄藤上的葡萄,一小部分进了陈锋、陈莉的肚皮,大半被他压榨成果汁,存进了汽水瓶里。
  葡萄和水稻等农作物一样,属自花授粉,不需要借助蝴蝶蜜蜂等外在的小动物来授粉。它的花瓣端有花粉,花粉会落回到花中,完成授粉的过程。
  不过陈锋还是在之前上山时,往扩大的空间放了一窝蜂巢和一部分蜜蜂。
  如今大半个月过去,它们不仅形成了蜂群,而且个体比正常蜜蜂大了两倍。
  “先让你们努力工作一会,等蜂蜜多了再取。”
  陈锋看一眼苹果树的蜂巢,决定还是等一等。
  虽然空间里的食物不断开花结果,但蜜蜂还不多,必须让它们进一步扩大蜂群。
  蜜蜂一天大约能飞160km,蜜囊的容量约为0.03至0.05克。
  一只蜜蜂每天飞出去15次左右,每天最多可采蜜0.75克,但花蜜水分大,约占70%,要经过蜜蜂酿造,才能成为含水分不超过20%的蜂蜜。
  也就是说,一只蜜蜂辛苦一天,飞上百公里,也只能采花蜜0.27克。
  而蜜蜂要酿成一公斤蜜,必须在20万至500万朵花上采集原料。
  自然界的劳模,恐怖如斯!
  想要天天喝蜂蜜,没有几万只蜜蜂,以及庞大的花海,根本不可能实现。
  “小锋,回来了,没去钓鱼吗?”
  一群大妈热情地询问。
  陈锋敏锐感觉她们对他没有钓鱼感到很格外高兴。
  “没去,今天看书去了,家里不缺吃的。”
  大妈们表情明显僵硬了三分。
  陈锋心里暗笑。
  人啊,就怕别人过得比自己好。
  回到家里,老爷正在给附近的居民诊脉。
  这也是老爷子获取威望的方式之一。
  陈锋把小丫头抱入自己的房间,放在了陈昊的床上。
  他拿起一把铁锹,兴致勃勃地在自家门口挖了4个坑,小心翼翼地将葡萄藤种了下去。
  同时把找来4根竹竿插在里面,用棍子和一些草绳,开始动手搭建起一个简单的的葡萄架。
  为了让葡萄藤尽快生长,他还想出了一个小妙招。
  趁着没人注意,他悄悄地洒了两碗井水,慢慢地倒进了葡萄藤周围的泥土里。
  周清自从上班后,就喜欢在红星轧钢厂吃午饭,目的嘛,为了省那点钱。
  陈锋主动出来,自己做饭,让老太太休息。
  老人哪里闲得住,就去把房间里的陈莉给拍醒了。
  “莉莉,起床了!该吃午饭了哟~”
  迷迷糊糊间,陈莉听到有人呼唤自己的名字,但眼皮好似被胶水粘住一般,怎么也睁不开。
  过了一会儿,声音又再次传来,陈莉这才勉强撑开双眼,并用略带困意的语气回答道:“奶奶,我已经吃饱啦。”
  “你吃啥东西了呀?咋就饱了呢?”老太太一脸疑惑地问。
  “葡萄!好多好大好甜的葡萄!”
  一想到葡萄那甜甜的味道,陈莉一下子清醒了不少,脸上还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你这个小馋猫,就知道吃。”看着孙女可爱的模样,老太太忍不住笑骂道,然后伸手将陈莉拉了起来,还顺便整理了一下她身上有些褶皱的衣服。
  之后的几天,陈锋不就是在家里读书,就是去北海、圆明园等钓鱼,从罐头厂那边继续换来“大量”的水果、罐头,顺带满足了一部分轧钢厂、街道办的新鲜鱼肉需求。
  冉秋叶与傻柱、娄晓娥与陈建国的关系进步飞快。
  尤其是前者,一个不好找对象,一个找不到对象,这十几天的接触下,感情增长很快。
  这几天,小丫头一步不离。
  他去哪,她就要跟着去哪。
  “好了,莉莉,我去山上抓兔子,你在家里等我回来。”
  陈莉抓着他的衣角,就是不愿意松手。
  还是老爷子有办法。
  “你再抓着,中午就不许吃饭。”
  老爷子祭出的法宝,伟力无穷。
  “大锅,你一定要早点回来。”
  小丫头可怜巴巴道。
  “好好,我会最快回来的。”
  陈锋这次特意带了两个大袋子。
  马上11月底或者12月就进入严寒地冬天,说不定还会下大雪。
  他要在下雪之前,给家里囤够足够的肉食。

  “陈锋,等一下。”
  路过供销社时,张小花眼尖看到了,急忙追出来。
  陈锋当做没有听到,踩着自行车就高速离开。
  但他这么做起到了反效果。
  “陈锋,等我一下!”
  张小花骑着一辆新自行车在后面追了上来。
  看她样子,不达目的不罢休。
  陈锋没有办法,只好停下来,问道:“你追我干嘛?”
  “我在供销社没有事干,和你一起上山打猎。”
  张小花笑着说道:“放心,我不占你便宜,打猎到的猎物,我用票跟你换,野鸡、野兔换羊肉票。”
  “我收到消息,内蒙会有一批老羊,最近几天送到京城来。”
  四九城每天都有各种物资进入,天津的海鱼,内蒙古的牛,太行山的羊、河北的水果、东北的粮食等。
  大宗的羊,近一点的有“南道白头羊”,如河北易县、涞水和曲阳等地的羊肉;再远一点就是北口羊,指张家口、张北、内蒙。
  四九城有全国各省支援,物资还算不错。
  上海那边猪肉不足,就经常用羊肉、牛肉代替。
  1959年3月上旬,以牛肉顶替,比例为1:1;3月中旬,以羊肉顶替,比例为1:1;4月上旬,以熟肉顶替,比例为1:1;5月下旬起,以再制蛋10只顶替0.5公斤猪肉;10月下旬,熟猪油以1:1的比例顶替伙食团、饮食业用肉。
  羊肉、牛肉替换猪肉,也只有这个特殊年代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陈锋心里一动,问道:“我不吃羊,我更喜欢古董,你用古董换?”
  张小花气个半死,狠狠白了他一眼,淡定道:“两只活野鸡,我要养着生蛋。”
  抓活野鸡可不容易。
  她觉得这个难题,能难到陈锋。
  “没问题!”
  陈锋一口答应下来,不就是从空间放出两只野鸡嘛,说道:“我要三百年以上的好东西。”
  “你真贪!”
  张小花感觉心疼。
  看一眼趴在袋子里的来福,心里羡慕得要死。
  吴家的狗,想要弄到手,可不是有钱有权就行的。
  吴老狗爱狗如命,非一般人,可买到他养的狗儿子。


  https://fozhidaoxs.cc/book/98604825/6785223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