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 > 第203章 巧遇中医

第203章 巧遇中医


沙滩上,一大群在家里没有事情做的大人、少年少女们穿着鱼皮衣,正在火热地挖蛏子。
  偌大的沙滩,被挖得坑坑洼洼。
  在沙滩找吃的,要看沙眼。
  有些眼里面,是蛏子,有些眼里面是螃蟹。
  没有完全进入沙子的蛏子
  陈锋看一眼,又去了礁石区走一圈,步行了半个小时,什么都没碰到。
  “算了,我们去镇里玩。”
  骑着自行车,大一点的周伏波坐在后面,小一点的坐在自行车横杠上。
  “卖糖人了!”
  “好看好吃的糖人!”
  “肉包子,鲜鲜的鱼肉包子。”
  先买了三根糖人,一人一根。
  他推着自行车,两个小紧跟着到处看。
  “咦?”
  陈锋目光停留这个小镇的药店门口。
  药店晒中药很正常,因为天津靠海,空气多潮湿,但看到晒书的,他还是头一次遇上。
  走过去,看了一眼放在簸箕上摊开的书页,好奇伸手看了一眼书面。
  《第一善本针灸大成》。
  这是清代中医古籍中的一颗明珠,由明代的杨继洲撰写,清代章廷珪重修。该书版本极佳,是针灸学的重要经典。
  他在北海图书馆看到过,在红星小学里也拿到过一版。
  不过那是民国刊印版。
  这一本,似乎是手抄本,而且极有可能是清朝手抄本,上面还有密密麻麻的心得体会。
  这可比刊印本强上一大截。
  要是老爷子看到了,一定会高兴半个月。
  “定海、伏波,看着自行车。”
  陈锋把自行车停在门口,单独走入药店里。
  药店也是国营单位,里面除了卖药的,还有一位中年人,极有可能是医书主人。
  “您好,是买药,还是卖药?”
  药店也负责采购一些山药。
  看陈锋淡定的样子,中年人第一眼就判定他不是来买药的。
  家里有人生病,可没办法这么淡定从容。
  女售货员看一眼陈锋,心里暗叫一句“好俊”。
  “都不是,就是想问问门口的手抄本医书卖不卖,我爷爷也是老中医,正在写一本关于中医大合集。”
  “等完成了,就可以让新华书社出版。”
  “我看到上面有很多心得经验,个别心得十分精准到位,正好可以让我爷爷收录进去,让天下人享受针灸的高超治疗技术,这位师傅的名字也可以流传千古。”
  中年人一愣,激动道:“请问您是杏林哪位大师的传人?”
  陈锋耸耸肩,拿出自己的团员证。
  “那倒不是,我爷爷只是老红军,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
  中年人看过团员证,面色古怪。
  陈锋笑着拿出自己的钱包,打开给对方看。
  看到里面的三百多块钱,还有一张张票,这下子真信了!
  一般人哪里肯定带着这么多钱和票。
  13岁就带着这么多钱,绝对是大人物子孙。
  中年人不说门口的自行车给他增加了一些信任!
  13岁就有一辆自行车,家里可真是疼他!
  “陈小同志,你确定你爷爷会采纳我爹的针灸心得?”
  陈锋淡定道:“我看了几页,都是很新颖的内容,比如上面写的双手进针法,在押手的协同配合下,用轻、慢、细的捻转并微加压力,说得非常不错。”
  “没错,我爹最擅长就是使用双手进针法。”
  中年人非常高兴,与陈锋谈起了针灸法。
  结果一谈发现,对方的医术居然比他高明一大截,什么速刺法、窍穴通气法、药刺法等,有很多都是他没有听说过,但一听让他茅塞顿开。
  两人这一聊,就聊了一个多小时。
  等中年人发觉,发现他女儿、徒弟蹲在一边正在疯狂写笔记。
  “哎呦,瞧我糊涂了,晓珊,快倒茶,小二,拿凳子来。”
  “你们也是的,不知道给陈小神医请茶请坐。”
  陈锋心里暗笑,刚才说的,都是来自北海图书馆的医书。
  他不是医神,他只是北图图书馆的理论搬运工。
  两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少女,一个搬凳子,一个倒茶。
  “陈小神医,你真的是13岁?”
  陈锋点头道:“如假包换,不过我爷爷精通养气之道,从小严格我作息、吃饭、食补等,所以我长得比很多人高大。”
  “而且白,好白,我要是跟你一样白就好了!”赵晓珊羡慕道,把茶杯放在药柜前台。
  “您好,请坐。”孟小二十分敬佩道。
  陈锋年纪比他小,医术却这么高明,着实让他大开眼界。
  “不用,谢谢了,我还要回去。”
  陈锋客气道:“赵大叔,医书要多少钱,您报个数,放心,当新华书店出版了,我一定第一时间,给您送过来。”
  “哪里能要钱啊!”
  赵东山激动道:“能够让陈老看中、采纳,是我们家的八辈子荣幸。”
  如果说之前,他还有七分怀疑,现在是确定了。
  陈锋家里那位老红军,肯定是一位中医大家,不然如何能培养出一位13岁的医术天才。

  看看自己的女儿和徒弟,差距太大了!
  他们两个连《本草纲目》都没记住多少,这一位却可以信手拈来,一字不差。
  羡慕!
  “那好吧!”
  陈锋写下了自家的地址,把纸条交给赵东山。
  “大叔,你要是有空去四九城,可以来我家,我爷爷一定很高兴。”
  没错,他看中了赵东山丰富的实战经验。
  自家老爷子连“编”和“篇”都会写错,让他自己编写完毕,还不知道要多久,总不能自己天天抽空编写吧!
  太累了!
  而且他理论经验不错,但在实战上就是一个零!
  “好的,放心,我一定去!”
  赵东山高兴道。
  “医书。”陈锋提醒道。
  “送你了!”
  赵东山十分大气地说道:“这是我爹的手抄本,如果他老人家在天之灵知道自己的针灸之术,有一天会被新华书社出版,一定会无比高兴,我要感谢你才是。”
  真是单纯的好人啊!
  又孝顺,又善良,纯真年代的中医啊!
  偏偏因为某些原因,只能待在一家药店里行医问药。
  可惜了!
  陈锋承诺道:“您放心,我保证我爷爷会把大师的名字放在最前排,就叫做《赵氏双手进针改进法》。”
  “谢谢,谢谢!”
  赵东山抓着他的手,十分激动。
  好不容易摆脱了赵东山想要请客吃饭,陈锋带着两个表弟回家。


  https://fozhidaoxs.cc/book/98604825/6785217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