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我在古代建工业 > 第一百零八章 讲武堂制定规则

第一百零八章 讲武堂制定规则


教书先生吃饭不要花银子,家里的孩子以后吃饭全在学堂,也不用花银子。

        娘子以后去了两座水力工厂做工,也能挣上个十几两银子。

        夫妻二人加在一起,一年到头就是将近四十两银子。

        作为壮劳力的男人和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是消耗粮食是最多的。

        在不需要吃家里的饭的情况下,娘子在吃饭的上面花销是很少。

        这么一来,一年到头少说也能存上个三十两银子。

        就算是没有成为教书先生的同志们,每年也有十两银子的补贴,算上娘子挣的银子也能存上个十几两银子。

        在场所有的贫寒读书人眼眶瞬间就湿润了,几乎是流出了眼泪。

        但这是一件高兴事。

        贫寒读书人们全都强忍着没有让眼泪流出来,免得显得有些丢人现眼。

        这些读书人没有想到,他们这些一辈子只有可能在底层浑浑噩噩度过一生的人,也会有今天,让全家过上富足日子的一天。

        他们的情绪波动这么大,波动到已经要流泪的地步。

        倒不是因为以后能够挣三十四十两银子了,而是通过这件事证明了一件事。

        证明太祖思想所催生出来的那个希望,确实是一种可以让贫寒老百姓过上富足日子的事实。

        因为他们能够挣这么多的银子,让全家过上富足的日子。

        最大的原因,就是一个新的工业阶级所带来的工业化红利。

        工业化完全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财富,有了更多的财富,才能让全天下贫苦的老百姓过上富足的日子。

        而不是像大明这样,土地全部掌握在官僚乡绅的手里,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反倒是欠的银子越来越多。

        王由桢看见同志们的反应,心里也是感慨良多。

        来到大明已经大半年的时间了。

        从两座水利工厂开始,到改善三个村的老百姓的生活,全都是他和父亲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

        也通过今天这个事告诉了这些忠臣义士,这些志同道合的同志们,他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

        同志们眼睛湿润了,没有多说半个字,全都是一起站了起来。

        对着小先生王由桢深深的鞠躬,久久没能起身。

        王由桢也没有去扶起他们,坦然的接受了同志们的行礼。

        因为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王由桢不知道耗费了多少体力和精力。

        几乎到了心力交瘁的地步,甚至是不惜以身犯险的亲自去了一趟真的会吃人的黑岛。

        不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他在大明终于洒下了太祖思想的火种。

        身边也聚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志们,坚定不移的在太祖思想的指导下建立一个全新的工业阶级。

        王由桢因为手里缺少能够帮他核算各种数据的数理化人才,恨不得把时间掰成十份来用。

        赶紧出了一份试卷交给了父亲王昌沐。

        这里的事情,包括工业小学的事情,乃至以后教育方面的事情全权交给了父亲。

        王由桢走进出毛概学社的会馆,转身去了讲武堂。

        现在一切都已经步入正轨了,也都是蒸蒸日上的不停发展。

        工业小学的制度确立了,接下来就要确立讲武堂的制度了。

        讲武堂。

        坐北朝南的正厅里。

        里面摆放了一个专门打造的长木桌子,围着长木桌子放了一圈的官帽椅。

        王由桢人坐在正北的主位上。

        总教习王四熊,后勤排长王八鸾,一班班长王五虎,二班班长王六豹,三班班长王九牛,讲武堂的骨干,分别坐在王由桢的左右两边的官帽椅上。

        王由桢第一次郑重其事的召集所有的讲堂骨干,严肃的坐在这里开展军情会议。

        为的不是攻城略地,也不是制定什么进攻的计划。

        而是对于讲武堂来说,一项非常至关重要的事,也可以说是一项战略大计。

        制定培养一批新军所耗费的银子。

        王由桢已经把自己制定的制度写在了桑皮纸上,交给了这几名骨干们。

        王四熊等人拿着桑皮纸,低头认真的研究着这份关乎讲武堂未来的战略大计。

        第一,饷银。

        大明边军的饷银已经涨到了三两二钱银子,作为工业阶级的士兵,制定的饷银必定要超过了这个三两二钱银子。

        每个士兵每个月四个两银子,一年下来就是四十八两银子,年底再给二两银子的津贴。

        每个工业阶级士兵的饷银,就是每年五十两银子。

        王四熊和王八鸾看到这个五十两银子的饷银,露出的表情是完全不同。

        王八鸾作为后勤排长看到每个士兵每年五十两银子,心疼的直皱眉头,小声嘀咕了一句太高了。

        还没等沉稳的王四熊开口说话,脾气火爆的王五虎首先就不乐意了。

        猛的拍了一下桌子“老八你这是什么意思。五十两银子还多?”

        “咱们以后面对的敌人是个什么样,你也不是不知道,以后的伤亡率肯定非常的大。”

        “五十两银子买一条命,你就觉得多了。”

        说到五十两银子买一条命,精明的王六豹也是不乐意了“五哥这句话说的很对。”

        “那些个水力纺纱厂里的技工,一年都能挣个三十两银子,还是好吃好喝的在水利工厂里面做事而已。”

        “咱们这些兄弟可都是拿命去拼,说不定哪会儿人就没了,给个一百两的也不多。”

        王八鸾当然知道这个五十两银子买一条命不仅不多,还显得价钱有些低了。

        毕竟,大明的边军每年的粮饷也有个三四十两银子,他们这些工业阶级的士兵只多了十几两银子。

        确实是不多,还显得有些抠门了。

        但是王八鸾作为后勤排长,能够坐上这个位子,就是因为他的性格比较会精打细算。

        只是习惯性的说了一句,并没有真的像五哥说的那样,提出建议把五十两银子的饷银降低。

        王由桢听着显得有些沉闷的气氛,变成有些激烈的争吵起来。

        反倒是笑了笑,这样才符合一场军事会议。

        如果都是在这好声好气的说说笑笑,不如带兄弟们去青楼里喝花酒了。

        。


  https://fozhidaoxs.cc/book/9724/759495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