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宋胆 > 第212章 掀桌子的宁王

第212章 掀桌子的宁王


大国之民!

        没错,我华夏泱泱五千载,不仅仅是因为物宝天华,也不仅仅只因一位又一位的大国英豪,更重要的是,我们有着这天地间仅存的大国之民。

        他们在柴米油盐之余,还在心中又开辟出一片天地,装下了生死大义,又装下了天下!

        天下,华夏精魂,当天下俯首!

        天下,汉人的天下,当万古不灭!

        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于绝望中雄起,于危难前前仆后继。

        一人封侯,确实可贺。但放在奇布查,放在任何一个印第安部落,阿尔克不由扪心自问,封赏一个奴隶、一个平民,会让所有人都激昂至此吗?

        不会,肯定不会!

        除羡慕,顶多带一点憧憬,一点希望,但也仅此而已。

        而眼前,就是区别。

        大国之民,其志可屠神,战仙,乃至撼天。

        在这一刻,阿尔克这个可以称为印第安人中人杰般的人物,似乎明悟了一些什么。

        也许,汉人精髓并不是三纲五常、理学灭欲的表面功夫,而是在此时此刻。

        此目所及,那沸腾的十几万宋人!

        那种复杂的,既追求人欲,又可大义舍已的精气神。

        偏头看向赵维那边,只见他淡笑依旧,一副运筹帷幄之势,似乎对自己的这趟安排很是满意。

        可是,似乎也在对阿尔克说着什么。

        是的,虽说赵维并没有看他,也并没有对他说话。

        但是,阿尔克总觉得有些不妥当?  不是投靠大宋?  如履薄冰的那种战战兢兢,而是说不清道不明。

        赵维用一个匠人唤起十几万人的斗志与激情?  几乎是不放过宋人的每一分潜能?  甚至可以说是压榨。

        对,就是压榨!

        他把这十几万人的力量调动到了极致?  成果卓著,爆发出来的力量更是惊人。

        可是?  那天他却对自己说?  不需要奇布查三部做什么,只要他们安心看着、等着就行了?

        不合情理。

        阿尔克终于找到了心中的不安,也终于明白,他为什么在无来由的情况下?  要等上这么几天不走。

        而不走的原因?  就在这里。

        现在的新崖山,众志成城,上下归心,所有人都卯足了劲儿,为了一个目标奋进。

        那种无形之中展现出来的气质?  让阿尔克窒息。当然也自叹不如,佩服宋廷的领导能力。

        可是?  当他是个外族人的时候,这种窒息没有什么?  顶多就是羡慕和担忧。

        可现在,严格意义上来说?  他已经是大宋的一部分?  那这种窒息就有点格格不入了。

        他没有融入进去?  所以他不安。

        那边,赵维尚不知道阿尔克在想什么,他弄这一场,可不是简单的给阿尔克看的。

        在调动匠人的积极性为大宋贡献新技术的同时,他其实还有别的用意。

        眼见一场大戏,在王五郎一家团圆、百姓津津乐道的大团圆中,圆满落幕。

        赵维嘿嘿笑着,看向身边的面无表情的张世杰,“太尉,问你个事儿呗?”

        张世杰微微皱眉,“何事?殿下直说便是。”

        “我是不是比李旬季气人?”

        好吧,宁王也学会自我反思了。

        刚才,李旬季确实挺不是个东西的,百姓骂人,他隐约也听见一些。其实赵维都想骂人了,孙子太不是东西。

        而他自己,嗯,尤为擅长此道啊!

        张世杰瞥了赵维一眼,也知道宁王这是调侃,淡然一哼,“殿下放心,我等都是有身份的人,怎可轻吐污言?”

        赵维放心了,“是吗?那就好!”

        不想,张世杰又补了一句,“不过,想打死你倒是真的。”

        赵维:“”

        赵维挺无语的,这么招人恨的吗?

        此时,人群已然散去,正主王五郎都拥着妻儿回他的破窝棚去了。

        赵维则是在一众朝臣的簇拥之下,与张世杰并肩,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走着。

        “太尉不太高兴?”

        张世杰白了他一眼,没说话。

        他确实不太高兴,因为今天抬轿这个事儿,并非他本意。

        张世杰正郁闷着呢,他是被赵维强拉来的。

        也不是瞧不起王五郎,觉得掉了身价,而是这个出头鸟当的憋屈。

        怎么不让陆秀夫来抬轿?怎么不让陈宜中来抬轿?却偏偏选他?

        而且,事先也没告诉他。

        来之前,赵维说的是求他办个事儿,一会儿到了,我干什么你干什么。

        结果,赵维往轿杆子下面一钻,张世杰就后悔了。

        可是后悔也没用,已经答应了赵维,能他把晾在那吗?有什么意见,也只能完事儿再说吧?

        这会正好完事儿了,也是秋后算账的时候了。

        “为什么?”张世杰压低了声音,还是给赵维留着面子的。

        “拥抬一个有贡献的人,这没得说,世杰乐意为之。可是为什么是我?殿下应该有很多选择,要比世杰强得多吧?”

        这事的本质不是丢人,更不是受累,而是麻烦。

        这是一个姿态的问题,赵维弄这么大的排场,明显就要是抬高匠人阶层。

        现在看来没什么,可是以后难免有扯皮的时候。

        阶级斗争嘛,哪个时代都有,也不可避免。

        就算匠人参与朝政,与文武争锋的可能性不大,但在别的利益上有摩擦是必然的。

        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

        张世杰又不傻,也是个走一步看三步的人精。

        他觉得,这事儿麻烦就麻烦在将来,一旦有什么齿舌碰撞,那他就尴尬了。

        他代表的武人,武人抬匠人上位,属于无形捆绑,以后想分开就难了,很麻烦。

        张世杰不想掺和这些事儿,因为他没有士大夫那么多心眼儿和闲工夫。

        “为什么?殿下不会是有心要害我吧?”

        张世杰依旧压低了声音,可是话却是直的不能再直。

        赵维坑陈宜中、陆秀夫他们的时候,他可是知道的,防不胜防啊!

        “哈!!”赵维一听,却是笑了。

        朗声道:“本王要是说,就是故意的,太尉信吗?”

        这话说的不像张世杰,动静不小,不但身后的一众相公,什么苏刘义、际秀夫、陈宜中都听到了,连阿尔克也听到了,不由靠了过来。

        张世杰皱着眉,也不管那么多了,“信!”

        赵维说啥,他都信,因为这货干得出来。跟张简之学了一肚子坏水儿,谁他都算计。

        赵维那边,见众人都靠了上来,也不隐瞒。

        “这回没什么算计,实话实说,就是故意的。原因也简单,就是让匠人掺和进来,解决一个比技术更难的难题。”

        “什么难题?”众人无不凝眉发问,不知道赵维葫芦里卖什么药。

        张世杰更是急了,苦笑道:“殿下就别卖关子了,知道你纯熟此道还不行吗?”

        赵维果然利索,“文武之争!”

        “嘶!!”众人倒吸一口凉气,怔怔地看着赵维。

        “文武之争,这个难题好难!”

        陈宜中仗着现在和赵维走的近了些,肆无忌惮,比陆秀夫他们敢说话。

        “殿下言重了吧?这个事儿已经没人提了。”

        确实没人提了,其实自高宗南渡之后,这一百多年都没人再提这个老生长谈的调调。

        后世常说,北宋的半璧江山怎么丢的,谁心里都有数,就是文武之争闹的。把武人压的太狠,以至于养兵百万,却无可用之将,可战之兵。

        所以,到了南宋,其实文人也在反思,给了武人不少的空间。

        这个话题,已经百年无人提及了。

        但是,赵维今天提出来了,

        “不提,不代表没有。”扫视一众相公,“你们敢说,心里没有这个心思?”

        众人无言,还是陈宜中,“家国危亡,这个心思不能有啊!”

        赵维,“可是以后呢?”他反问,“假如有一天,大宋重得天下,文武之争会不会再现?”

        长叹一声,“这个难题一直都存在,源头于何处,你们比我更清楚。”

        “可这是这个难题不解决,我大宋江山早晚还有变故,这是痼疾!!”

        听赵维这么说,张世杰与众人对视一眼,“那殿下有解题之法?”

        “不算有。”赵维摇着头,“三百多年,比我赵维有能力的人多了去了。想解题的人也不是没有,他们都解不开,我怎么解?”

        “那殿下还?”

        赵维来了一句,“我不解题,但我要毁题!”

        “”

        “”

        “”

        众人无语之间,赵维嘿嘿一乐,“我让你们没有文武之分,你们还争个屁!?”

        “嘎?”大伙儿更不懂了,差点没噎着。

        啥意思,咋听不明白呢?没有文武之分?

        让张世杰去羽扇纶巾的当文人?陆秀夫穿上铁甲上阵?不能吧?

        “不懂了吧?”赵维高深一笑,“关键就在匠人!”

        “匠人?匠人怎么了?”

        “他们是纽带。”

        “怎么讲?”

        “怎么讲?”赵维却是沉吟了一下,这还真不太好解释。

        半晌方道:“严格地来说,还不是匠人,而是技术!”

        “技术的飞速进步,毕竟结果就是让各行各业更为精分与细节化,让战争更为升级。这样的后果就是,文人和武人之间的区别越来越模糊。”

        “啊?”陈宜中下巴没掉下来,“模糊?”

        “对!”赵维点头。

        “说句难听得,现在技术的发展还只是刚刚开始,但越往后越复杂。复杂到,光学孔孟之学已经当不了相公了;复杂到,兵、工、户、礼、吏、刑各朝廷属司,没有相应的专业能力,已经无法领导的地步。”

        “包括太尉。而且,最早受到冲击的,就是太尉。太尉如果还抱着原本的思维,原本的战场能力不放,可能三五年之后,太尉已经无法指挥大宋全军了!”

        “不能吧?”张世杰汗都下来了。

        “我可是堂堂大宋三军主帅啊!大宋军神一般的存在。你说我指挥不了三军?吓唬谁呢?”

        。


  https://fozhidaoxs.cc/book/9706/928349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