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三国:坑爹系统,我偏助刘不助曹 > 第19章 计取下邳

第19章 计取下邳


在南郡的这段时间,韩愈已经逐渐学会了骑马。若不会骑马的话日后想要逃命都没有办法。
  与曹操达成协议后,韩愈点齐一千兵马赶赴徐州。
  来到下邳前,韩愈那自带的初级脸熟技能让守将既陌生又熟悉。
  守将得知是曹军后便通报到陶谦处,最终决定让韩愈与二十人进城,其余人驻扎在城外。
  来到陶府后,韩愈见到一位老者与几人正在议事。
  “来人可是曹公所派?”
  “正是,小子韩愈,见过陶刺史。”
  老者令人取来席位,按顺序向韩愈一一介绍。
  在座的分别是陈珪、陈登父子以及陶谦之一陶商和陶应。几人暂不清楚韩愈来意,十分客套的行礼。
  “不知道韩公子此来,是曹公又有何吩咐?”
  “陶刺史可知曹公父兄一行在徐州地界惨遭杀害一事。”
  众人大惊,此事发生不过第二日,陶谦等人并没有特地打探,此时还不知道发生了这等大事。
  “此事绝非我等所为。若有需要我徐州全力配合曹公缉拿真凶。”
  “此事到底是不是陶刺史所为,恐怕不需要明说吧。”
  “看来曹贼亡我之心不死。虽然前些日子在曹贼手上吃了亏,但我徐州也不是任人宰割的。逼急了我徐州上下一心,也绝不是轻易就能拿下。”
  “韩公子,此事确实非刺史所为。若是我等过失自该赔罪。可如今看来曹公似有借机发难之意,恐不能令天下信服。不如我与韩公子回去面见曹公,说明缘由,以解灾祸。”
  “阁下便是元龙吧。曹公也并非不明事理之人,不然就不会只有千人与我陪同,而是十万大军兵临城下。此回前来,便是带来曹公旨意。此事只诛首恶,然后徐州归降,可免刀兵。”
  “敢问首恶是何人?”
  “陶刺史,陶谦。”
  众人再度震惊。陶谦直接将案几掀翻,护卫很快便上来将韩愈包围。
  “好大的胆子,老夫便先杀了你,再向曹贼开战。”
  “陶刺史可不要自欺欺人了。曹公此回下了屠城的指令。仅凭徐州之力,根本挡不住曹公天兵。何不引颈就戮,以一人之命挽留全城百姓之命。小子也可力保陶家后代不绝。”
  “一派胡言。把他头砍了送去给曹贼!”
  陶谦一家子对此非常不满,几要动手。
  “陶刺史不可轻率行事。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曹军一定是没有充足证据证明此事与刺史有关,所以欠缺一个攻打徐州的借口。此人前来激怒刺史,刺史若杀了他,曹军便可给刺史您安上一个谋害天子使臣的罪名。万万不可中计。只需将其软禁徐州即可。”
  “元龙所言在理,老夫险些被骗。将此人带下看管,务必好吃好喝招待。”
  护卫将韩愈带到馆驿内重兵把守。韩愈本身就没太多战力,根本没有逃脱的机会。
  夜晚陈登借口送来膳食,特地跑来馆驿找上韩愈。
  “白日人多,有些话不方便说。陈某感觉韩公子并非曹公说客,守卫如今暂离片刻,韩公子不妨直说来意。”
  “素闻元龙机敏,果然不凡。小子前来确实并非曹公说客,实际上对于徐州一事小子与曹公意见并不统一。曹公一家老小二十二口全数身亡,尸首分离。即便不是徐州所为,徐州也难以逃过曹公怒火。”
  “陈某完全理解。有任何拯救徐州百姓之法还望韩兄明说。”
  “小子与曹公达成的协议是‘陶谦死,徐州降’。只要能完成这个目标,小子可以担保曹公不会滥开杀戒。”
  “投降曹公一事陈某与父亲可以游说,但是陶刺史这显然是无妄之灾。即便陈某怕死,却也不愿见刺史含冤。况且徐州还可以向袁术请降,也非毫无退路。”
  陈登也非虚言,逼急了陶谦极有可能做出玉石俱焚的打算。
  “实不相瞒,曹公已整合好兵力随时进发徐州,袁术在曹公手上也占不得便宜。小子也不剩多少时间可以浪费。陶谦为政虽无大过,却有小失,绝非值得托付的明主。两害相较取其轻,元龙兄应该会明白如何选择。”
  “陈某既然能前来商谈,便是已有了决断。但还是希望韩兄答应三个条件。”
  “元龙兄请讲,若是不过分小子愿意与在曹公面前争取。”
  “第一,徐州既降,希望曹公不要多做杀戮之举。第二,此事死一人即可,不要祸及陶刺史家人。刺史二子只是庸才,陈某已行不义之事,便有责任照看刺史后代。”
  “这两条要求应该没有问题。第三条有何要求?”
  “第三,陈某希望韩兄背后之人能够接替州牧之位。”
  “曹公既接手徐州,自然要领州牧。”
  “也许众人眼里韩兄此次出行是曹公之意。但陈某斗胆猜测,玄德公才是让韩兄做下此决定之人。徐州可降曹公,但陈某为了徐州百姓与发展,希望徐州能由玄德公领徐州牧之位。”
  不愧是陈登,不仅机敏,而且跟历史上一样推崇刘备。但是此举曹操会不会答应是一大问题。
  “第三个条件事关一州之地,小子无法做主。”
  “这方面可交由陈某代为劝说曹公。陈某这便书信一封,劳烦韩兄交给曹公。明日陈某会设法助韩兄离开。至于徐州一事便交陈某解决。”
  翌日下午馆驿莫名起火,韩愈在陈登的安排下逃离下邳,与城门外卫队会合后带着消息返回东郡。
  韩愈前脚离开,后脚城内便将曹操屠城的信息传遍开来,徐州境内人心惶惶,大批百姓打算离开。
  陶谦下令派兵镇压,不得让一人出城。一时之间徐州境内人人自危。
  第二日,城中传出了韩愈来谈判时的两个要求。逃不出城的百姓又纷纷冲击官府,人人争先想要拿下陶谦以保自身安危。
  陶谦不得不下令再度镇压,徐州境内群情激荡。
  第三日,无数的流民逃窜到下邳城外,下邳拒不开门。曹军将至的消息越发令人恐惧。百姓冲击官府的力度不断加大。
  第四日,陈珪传出消息,陶谦暴毙。百姓纷纷安心。


  https://fozhidaoxs.cc/book/93621791/6785233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