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情郎有点多 > 第4章 谁跟你是自家人

第4章 谁跟你是自家人


方若黎内心长叹,行医不易啊!

        他作为响当当百草堂少主,今日照例来京郊庄子巡查,谁料前脚刚进了庄子大门,后脚就有人报信,说五里外马匪作乱,尸横遍野。

        马匪杀人,自然是求财,放眼整个京郊,再没有比种人参、熬阿胶的百草堂庄子更合适劫掠财物的所在。

        他毫不犹豫地下令警戒,封锁山庄。

        满庄子的人胆战心惊,等了整整两个时辰,外面姗姗来迟地响起撞门声。

        来人不是马匪,而是两个浑身血迹的年轻女子。

        两人身量差不多,一女子用外袍将另一个捆在背上,走了不知多远,累得两腿都在颤抖,敲开庄子大门后,再也坚持不住,将人平放在台阶上。

        看到那副惨象,方若黎当时就要落泪,叹了句,医者仁心。

        然而下一瞬,他的仁心就被强行塞回肚子里。

        庄子里的老人生恐是马匪圈套——以前有过这样的例子,马匪让人假扮待产孕妇,利用同情心骗开庄子大门,肆意烧杀抢掠。

        因此用长棍将女子团团围住,想先问清楚来由。

        “我需要一个厉害的郎中。”

        李桑榆两腿还在抖个不停,手倒是很利索,随手拽了个吓蒙了的仆从,匕首送到颈边。

        “若是治不好,他来抵命。”

        方家最不缺的就是郎中,莫说庄子里长年有药童盯着分拣药材,今日刚巧,皇宫大内都难请的神医传人就在此处!

        仆从吓得两股战战,期待的目光转向人群里的方若黎。

        “少……少东家……救小的……”

        方若黎:“……”谢谢你。

        方若黎出师以来,不论王府官员乡绅豪亨,请他看病都是客客气气毕恭毕敬。

        还是头一回,被人用利刃抵着腰眼为病人缝合包扎!

        ……这也不比马匪强到哪里去啊!

        好吧,比马匪美貌些……

        再就没了!真没了!

        “刀?”

        李桑榆愣了愣,长长的“噢”了一声,仿佛此刻才恍然大悟,她手心里还攥了一柄见血的匕首。

        “嗐,你瞧这闹的……不好意思,方大夫,我给忘了。”

        “无妨,无妨。”

        方若黎干笑。

        嘴上说着抱歉忘了,那你此刻倒是放下啊!手指头都没松一下,当我看不见吗!

        两个人恢复了沉默,隔着一柄匕首的距离,一个坐着,一个站着,一个神思不属,一个胆战心惊。

        宁和只清醒过来一盏茶的功夫,因伤在腿后侧,身子又虚浮无力,坐不起来,只能侧脸趴着,用喂到嘴边的麦秸秆喝药。

        几盏熬得浓浓的人参白术汤喝下去,惨白的脸上依旧毫无血色,喝完不久,再次陷入昏睡。

        李桑榆嘴上不说,心里急得不行。

        “姑娘放宽心,病人这会儿能自己醒,情况已经比料想好一些,接下来只要细心调养,假以时日,早晚能养回来。”

        李桑榆好似没听见,一动不动。

        方若黎心内轻叹,他已经不指望她能把刀放下了,只盼着家人快点来接,好请走这尊大佛。

        那传信的玉佩,送走之前他曾看了一眼,水头质地都好得很,再加上让他送信给城门守军,不难推测……这二人是皇亲国戚。

        可他万万没想到,来接人的竟然是羽林军。

        方若黎腰上抵着的匕首刚松开,脖子上就又横了条长刀。

        夜色火把光中,庄子门口的中年将军盔甲齐全,身后黑压压一片,不知带了多少人,骑在马上粗声粗气:

        “赏银少不了你的,赶紧把贵人交出来!”

        脖子上架着刀的方大夫热泪盈眶,“……太好了!我可算把你们盼来了!”

        宁和被人放在担架上抬了出来,冲天火光中,李桑榆朝这边瞟了一眼。

        “刘将军,公主的命令,还不快把方大夫放开。”

        “是!”

        方若黎愣了下,一时没想明白,这“公主的命令”是哪里来的。

        等等,宁和。

        他想起来了,当今圣上与齐皇后有一爱女,堪为掌上明珠,封号宁和!

        方若黎定睛看那担架,小小一副担架,竟然有七八个人一起抬,几十级台阶走下来,上面躺的人纹丝不动,一点颠簸也没受到。

        那女子的腿上分明是箭伤,谁不要命了,冲公主放箭?

        还有那马贼,声势浩大,竟然没来抢他们种人参的庄子?

        这事儿不能深想。

        方若黎浑身冷汗涔涔,垂下眼,眼观鼻鼻观心。

        从他出师前,师父就教过他,宫里的事儿少沾,治好了未必得赏,知道了不该知道的,还会要命,方若黎以前总不屑一顾。

        这会儿,他信了。

        眼前突然闪过一抹亮光,方若黎一抬手,一块温凉的玉佩正握在掌心。

        “今日的事情,我给方大夫赔个不是,这个你留着,算我欠你一份人情,日后有需要的地方,到安平公主府寻我。”

        方若黎想说不用,最终还是咽了回去。

        他目送着羽林军远去,冰凉的夜风里,玉佩在手心待了片刻,慢慢浸染上体温。

        ·

        此时城门早已关闭,带队的羽林军将军拿出陛下手谕的时候,把守城的小卒吓得连连磕头,慌不迭地开城门放他们进去。

        马车从春明门入,路过崇仁坊毫不停留,安平公主府的牌匾从眼前一闪而过,里头吵吵嚷嚷,灯火通明,仿佛能听见安平公主嘹亮的大嗓门儿。

        李桑榆拉好车帘,眯眼靠在车壁上小憩。

        家都不让回,唉,这事儿,还没完呢。

        大半个太医院的太医都被叫到宫里候着,担架一抬进寝殿就团团围住,看伤的看伤,把脉的把脉,写方子的写方子,折腾了一圈,又团团赶去太和殿复命。

        宁和自打在庄子上醒过那一次后,一直昏睡,李桑榆给她掖了掖被角,确保殿里有守夜的宫人照应,顺着嬷嬷的指引,到侧殿歇下。

        回城的这一路上,她已经从刘将军口中得知,昨日车队战况凄惨,一行人死伤过半,伤残者比比皆是。

        现在想来,流箭惊马,车夫逃窜,遭遇刺客,就连紧要关头掉了匕首,于她,竟然都是不幸中的万幸。

        这一天下来,李桑榆累得浑身酸痛,别说沾枕头,刚泡进浴桶里,就迷迷糊糊睁不开眼。

        在水里睁眼、闭眼了几回,夜色已经淡了,窗纱透过一点浅淡天光,殿里地笼熏得燥热,她草草擦干头发,披上里衣把侧殿窗户推开一个角。

        正月的凉风袭来,李桑榆和一个人遥遥四目相对。

        “桑榆!”

        大半天没见,秦王李琏仿佛老了好几岁,手臂用绷带吊在肩膀上,衣裳还是安国寺那一身,已经脏得瞧不出花色,脸上胡子拉碴,又是痛心又是悔愧,表情复杂地站在殿外。

        宫人在一旁劝:“秦王殿下先回吧,公主还睡着,殿下晚些再来。”

        秦王身边伺候的小内侍也跟着劝:“是啊王爷,咱们先回,好歹先回去洗一洗,省得公主瞧见了担心不是?”

        “桑榆,你怎么样——”

        看见窗内的李桑榆,秦王眼睛一亮,刚要问上两句,窗子“啪”的一声在眼前关紧。

        “穿成这样盯着别的男人看。”

        李桑榆吓了一跳,猛地回头。

        齐铮一身黑衣侧卧在床榻上,右手撑着头,左手捏了几块石子,窗棱上还嵌着一块,双目黑沉沉地勾手指。

        “过来,让我瞧瞧。”

        “你什么时候来的?这可是宫里……哎呀!”

        李桑榆磨磨蹭蹭朝前走了几步,被拽住手臂硬拉到床榻上,齐铮翻身骑上来,二话没说就开始剥衣裳。

        李桑榆挣扎了几下,到底没力气,乖乖躺在那儿任由他剥,脱袖子的时候还配合地抬起手臂侧了侧身。

        齐铮嗤了声,“你倒是乖。”

        可里衣剥下来后,他脸色愈加难看得吓人,下床取了盏宫灯照着,手指一处处轻抚。

        李桑榆被灯照得脸热,赶紧拽过锦被,遮去那一身青紫。

        “哎呀,在马车里摔了几下,没事儿,都是皮肉伤……”

        “是我不好。”

        李桑榆愣了下。

        齐铮趴在她颈窝里,呼出的热气有些痒,嗓音低沉,听着几乎有几丝难过的意味。

        “是我不好,我应该先顾着你,马惊了的时候,我应该先去追你……”

        李桑榆沉默下来。

        被刺客按在树上,匕首柄上的金狮头硌得她手心生疼的时候,的确有那么非常非常短的一瞬,她期待有个人会来救她。

        但是没有,其实也还好。

        李桑榆转移了话题,“今儿这事儿,你觉得,是谁做的?”

        “或是算无遗策却能力拙劣,自己的先手反被人抓了把柄,或是棋高一着,一招苦肉计,贼喊抓贼……”

        齐铮翻身躺在她身侧,嘲弄地闭上眼,“谁知道呢?”

        他也同样累极了,一闭眼就要沉沉睡去,搂着李桑榆的手臂却是在睡梦中紧了又紧,哑着嗓子呢喃:

        “真想……离开这京城啊……”

        次日,李桑榆睡到正午方醒,齐铮自然是早就没了影,床榻外侧的被褥凉透,像是根本没有人躺过一般。

        宫人们鱼贯而入,先伺候她洗漱更衣,又送了早膳食盒进来摆饭。

        李桑榆忙摆手,“不用麻烦,我去同你们公主一道吃。”

        宫人笑吟吟道:

        “皇后娘娘担心公主,担心得觉都睡不好,一早把公主接到蓬莱殿去住了,让奴婢特意等在这儿,等姑娘醒了用过饭,也叫一同搬过去,娘娘正等着,要同姑娘说说话。”

        当今皇后姓齐,出身威武将军府齐氏,是宁和公主和那位迟迟没封王的二皇子的生母。

        “娘娘心慈,把公主接到身边照料是最妥当的。”

        李桑榆笑了笑,往宫人手里塞了个镯子。

        “我母亲在府里等了一天一夜,估计也担心坏了。”

        宫人手腕一动,镯子就没了影。

        “是啊,要不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呢,听说安平公主一大早就进了宫,在蓬莱殿等姑娘呢。”

        李桑榆放下心来,慢悠悠地用了早饭,随着宫人到蓬莱殿。

        谁知一进门,她就看到空荡荡的大殿,除了上首坐着的皇后,再无一人,连安平公主的影子都没有。

        李桑榆回头瞪了一眼,带她来的宫人低眉顺目,竟是一点心虚也没有!

        那镯子你倒是还给我啊!

        “桑榆,叫你过来,就是想找你说说话,宁和一直昏睡,本宫就想着,叫你来问问,你只管说,想到什么说什么。”

        李桑榆应了是,在圆凳上坐下。

        “听说……昨儿你们在林子里遇到了刺客,那刺客本要害你,可一见到宁和从车里出来,就跑掉了,是不是?”

        “啊……?”

        刺客撤退和宁和出来确实离得很近,可这细节顺序,还能改成这样?!

        按皇后那意思,首先,宁和莫名就成了她李桑榆的救命恩人。

        其次,刺客独独忌惮宁和,岂不是把锅揽到二皇子这个亲哥哥头上了?

        这很不对劲儿,你真的是二皇子的亲娘吗?

        “好孩子,说实话,究竟有没有此事?”

        李桑榆本能地想摇头,抬眼突然发现殿里摆设有些细微不同。

        主座后新置了一座山水屏风,墨迹泼得影影绰绰,在山谷流水间,隐约露出一点墨色皂靴。

        宫里穿男人鞋的,也只有一个。

        她瞳孔一缩,只听皇后继续道:“而且,我怎么听说……你还带了刀?”

        皇后垂着眼,不紧不慢地喝了口茶。

        “你这孩子,和宁和、秦王出去玩,都是自家人,身上怎么会带刀呢?”

        李桑榆一张嘴,咬到了自己的舌头,霎时疼得浑身冷汗都落了下来。


  https://fozhidaoxs.cc/book/88831922/637284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