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苏门将女:逆袭世子妃 > 第172章 边境之地流民起

第172章 边境之地流民起


少年一路追着而去,边境之地,则眼中没有想象中的安居乐业,却只有满目苍凉,心里有些慌乱,若不是要着急找到苏流茵,他定不会再踏足这样的地方。

        沈荣原来跟着他父亲做生意的时候,有接触过许多从西北来的客商,也时常听到天南海北的传闻逸谈。都说这边境之地的县城虽是不及应天繁华之地,却是路经之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南北来往和睦,热情好客,乃是民风淳朴的富足之乡。

        他不由得有些想念自己的父亲,他在云南边境过的怎么样,他并不担心自己的父亲会没有钱,这人赚钱最重要的就是要用脑子,找到赚钱的路子,即使当下一无所有也会很快家财万贯,虽然不及在京城那般风光,却也是平安喜乐,想到这些他又放下心来,暗暗地想着要筹谋着以后的事情。

        少年刚踏上这西北城郊的土地,他便发现接近县城的驿路两旁,已有许多衣衫褴褛的乞丐,在秋风萧瑟中露出皮包骨的肢体来,有的身上开始溃烂,流着黄水,却无力医治,疮痍满目。

        更有甚者,有的难民死在了路边,却无人安葬,幸好是在深秋时节,才没有散发出阵阵恶臭来。

        少年皱着眉头,忽然见着前面有几个瘦骨嶙峋的小孩子扭打在一起,仔细看去,原来是在争夺一块树皮,一个小孩被踹倒在地,紧紧地抱住身前的“食物”,趁他们不备,贪婪地放进嘴里吃了起来,众孩无奈,再对他拳打脚踢已是白白消费体力,只得生无可恋地散开了。!

        再看道路两旁不少青嫩的小树,被人剥去一块块的薄皮,只留下一片片触目惊心的惨白,而方才那群孩子却不依不饶地去啃着那片惨白去了。

        见到这样的惨状,只沉浸于深沉的悲哀之中,虽然一时难以反应过来,不明就里,沈荣也知道自己一人在外,虽是穿着尽量朴素,为了避免被坏人盯住他,在半路上卖了一把看起来颇为厉害的长剑防身,又装出一副不问世事的武林高手的模样来,此时自己若是帮助他们,指不定会被他们洗劫而空,不敢拿自己的性命冒险,他便赶紧将身上的散碎银子都分发给最贫苦的难民,便赶紧走了!

        只是这样的凄凉场景越见越多,终于并非个人力所能及,沈荣也只能长叹一声,专心赶路了。

        等进了县城里,沈荣便开始打听关于苏流茵被发配之地的事情来,苏流茵被发配到的位置是绥中县,谁知道那些当地的百姓,一听“绥中县”三个字就像听到了极度令人恐慌的豺狼虎豹一般,他们一个个惊恐万状,唯恐避之不及,只是劝了他一句赶紧哪里来的回哪里去!

        不仅如此,见这他这个外乡来的少年,到处打听着这绥中县的事,还不断提到什么路过的姑娘什么的,正是一副不知死活的样子,哪里哪里会去什么姑娘,避之不及!不少老百姓看他们几个的眼神,已经像在看一个思春的无良少年,千里送死去了!

        沈荣心底的疑惑愈发深沉,可他心里的好奇也愈发重了起来,便要弄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绥中县曾经是萧战驻扎过的地盘,原本是清明一片的地儿,如今怎么成了百姓避之不及的对象?究竟哪里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竟让当地百姓噤若寒蝉。又带着对苏流茵深深的担忧之情,渐渐地,随着走街串巷多方打探,从一些居民不慎走漏的口风中他有所领悟这绥中县原本是一个富足的地儿,如今却是成了众人嘴里的“鬼城”,此处不仅吓人,还根本就是这边境之地百业萧条、万户萧疏的罪魁祸首!

        沈荣本是养尊处优习惯了的,平日里在应天城外见着的难民远远没有这般悲惨,在城郊之外见着那流民的处境,而如今自打入城起,看着这清冷街景和惨淡民生,也渐渐习惯了,目光变得开始平淡起来。

        而如今听闻绥中县的消息,想着苏流茵将要忍受着这番折磨,他的一双眼神已再次变得森寒无比,现在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找到苏流茵这般简单,他虽是平日里看起来百无一用,可到底心里有些侠义之心,既然是萧战哥哥镇守的地界,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何会落下一个刺杀亲王世子爷的罪民,他自然也要为此处所有受苦受难的百姓出一份力,便要弄清楚这一切发生的源头。

        正走街串巷寻找能够给他提供更多信息的人和线索,他忽然发现在一处破落的民房旁边,有个一脸悲苦的老婆婆,正在跟一个中年男人数落着什么,还不时地唉声叹气,观之为母子关系。

        远远望见那老婆子斑白的两鬓,泪意满满的双眼,本就低落的心里好像忽然被什么东西触动,心底犹豫了几番,努力做出一副亲切的笑容来,便走上前去,跟那老婆婆行了一个礼,问有什么难解之事。

        经过简单的寒暄,景天知道这中年男人叫林清,而方才那老婆子是他的老母亲,

        那老婆婆见着沈荣是一个热心肠的人,而观之如同有侠义之心的江湖中人,便跟沈荣诉苦了起来,“唉!我这个不争气的儿子啊,我这好不容易才有了这么一个宝贝孙子,这儿媳妇又走的早,……”

        “怎么了?我看林清大哥老实本分,倒不像什么败家子啊!”沈荣说着又觉得不对,又问道“你这孙儿是怎么了?”

        “年轻人,你这是不知道,咱们这林家啊,已经是五代单传好几代了,我这儿子好不容易讨了一个媳妇,媳妇难产走了,就留下这么一个宝贵孙子,如今却是下落不明,都怪他这不争气的老子只给他一天说什么侠肝义胆的大人物,如今这绥中县有难,他只留下一封书信便离家出走了,这绥中县哪里是人可以住的地方啊!我的心肝宝贝儿啊,这儿子又不听劝要到这绥中县去……”

        听了这老婆婆的一番,沈荣才明白,原来这也是与这绥中县有关,心里便忍不住开始好奇起来,这绥中县到底是个怎样的地方?竟是让这么多人闻风丧胆的存在,不过,现在已经开始有了眉目,便赶紧抓住机会一问明白才对!

        “老人家,你先不要急,咱们先冷静冷静,干着急也没有用,不如你先跟我讲讲这绥中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来帮你分析分析!咳咳,这还要靠大家的智慧!”

        那林清难过之中又带着深深的无奈,“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

        “……还不都是因为你,若不是因为你,玄儿怎么会变成如今这般处境?”老婆婆责怪的话一说出来。那林清赶紧低下了头,并不言语,老婆婆又继续说道;“今年也不知怎么的,可能是这庚子鼠年都会不清静,原本这绥中县是有一位镇守在那儿的大将军,边境安定,这百姓生活也富足!却说这大将军杀了亲王,被四处通缉,这将军不再了,自然也不安宁,这绥中县大乱,一夜腥风血雨之后又起了一场瘟疫,那些普通的老百姓手无寸铁的,都是被害死了的,这人全死了,奇怪的是到了晚上,那座城又会活过来,……”

        “这话可不能乱说,这鬼神的话都是不切实际的!!”

        这时老婆婆的儿子林清说话了,对于她母亲对这外乡人的说辞,有点不耐烦,抢白道

        “这孩子我会去找回来的,母亲你就好好的待在屋里!”

        “你这小子,说了多少遍你就是不听!这可不是我大惊小怪啊,听说最近到处闹鬼,玄儿若是不在了,你又出了什么事,可让我怎么活啊?”老婆婆说着转神荣说道,“你来说说,我这孙儿若是真的去了这绥中县,这儿子也……我盘算着等我这把老骨头去,这也顺便把孩子找回来,可清儿死活不让,你帮我评评理看!”

        “管它是什么地方,我的儿子,我定不会不管他!”林清的后生脾气也上来了,梗着脖子辩驳,“母亲,这林玄是我的孩子,他这娘走的早,这当爹的自然要教他走正道,做一个有侠义之心的人,我可不信这什么鬼神,就要去把这孩子找回来,秀儿用命换回来这么一个孩子,现在她都不在了,我就剩下这么个念想,说什么也要把孩子找回来!你就老老实实地待在家里吧!”

        “你、你……真是不要命啊!真是被你气死了!你这样如何对的起列祖列宗?”老婆婆见儿子油盐不进,死活要去那绥中县去找孙子,真是被气得够呛!

        “老人家,我看您是多虑了。”这一个多月的颠沛流离,让沈荣明白了很多事情,“老婆婆,虽然我的见识没您多,但这世上,有些东西,不能道听途说,这一切都要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这小孩儿贪玩,一时不急着回家也是平常的时,只要不做什么出格的事,能有什么大害?就让这大哥去找找吧,说不定就找着了!”

        “就是!”见这个气度不凡的少年也支持自己,林清大喜,“看看,看看这位一看就是这大地方来的少侠都这么说,母亲你啊,就会疑神疑鬼!这孩子哪里会去这种地儿?等我现在出发就去把玄儿找回来!”

        正说到这儿,沈荣听到身后有些动静,猛一回头,撞见一个男子正跪在地上忽然惊叫道“姑娘……饶命啊……我这该说的都对你说了,你还要让我怎么跟你说?”

        少年闻声一看,却见正是一个蒙面的女子身形,这模样为何如此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

        ……

        。


  https://fozhidaoxs.cc/book/8723/594688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