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我在古代开博物馆 > 第5章 筹备

第5章 筹备


此后几日,孟茹一直泡在房间构思策划。

        清晨,拂晓的晨光洒向屋檐,给静谧的院子拢上温柔的光线。孟家人口稀少,仅有孟氏父女俩,并一个小厮,两个扫撒婆子。孟庭芳本想为女儿配置一个贴身丫鬟,被孟茹谢绝了。几个人住在一座三进三出的院子里,着实是有点显得空荡荡了,清晨只听到几声鸟鸣,难闻人声。

        卯时过半,孟茹起身洗漱,自己穿戴好带着小厮兴儿一通出了家门。大街上人烟熙熙,包子铺冒着热腾腾香喷喷的白烟,街上大多是书店、文玩、茶馆等铺子,这个时候还未开张,街上人流穿梭,人气很旺。

        孟茹捧着两个猪肉大葱馅的包子,租借了一辆马车,直奔京城。安定镇离京城非常近,驾马车不过一个时辰就能到。孟茹上次来京城,还是3个月前和孟庭芳一同走访昔年故友。这次她不准备打扰任何人,带着一名小厮就悄悄来了。

        京城不愧是人文荟萃之所。无论何时来到这里,总是人流熙攘、人声鼎沸之状。孟茹出发的早,此时清晨清凉的曦光已经褪去,光线逐渐有了温度,却并不灼热。四月永远是京城最美的季节,海棠花尚未凋零,玉兰已经吐露新蕊。

        走在街上,孟茹惊讶地发现已经有几家文化站办起来了,在进行了实地走访考察后,发现无非是一些古玩、古书的展示和说明,允许个别孤本进行临摹抄录。人流不多,店员伙计也无精打采、无所事事。

        “请问,这里是做什么的呢?我们刚经过过来,想坐下来歇歇脚,以前这里好像是间茶馆来着?”孟茹带着家中小厮,伪装成外出游玩的小姐,开始套伙计的话。

        “小姐您有段日子不来了吧!这里以前是个茶馆,这不要整什么劳什子古文复兴,非摆了一堆书,这还怎么卖茶,一不小心弄脏了这些孤本,把小的卖了都赔不起。”伙计一副不堪忍受地样子,大吐苦水,“您说要是有人来看就算了,这里来来往往的都是像小的这样大字不识一个的,也是干放着。诶!”

        孟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看有些孤本,倒也珍贵。没人感兴趣吗?这些书哪里来的呀?”看到伙计疑问的表情,忙解释说:“哦,你别误会,家父素日里很喜欢收藏一些孤本,这里若是有合适的,是否可以联系主人割爱买卖呢?”

        生意来了,伙计眼前一亮,“小姐,这里的书是不卖买的,都是从各个学堂、私人收藏家手里收购来的。但是可以抄录啊,一本书500文。”

        “这么贵?”不等孟茹开口,身边的小厮就倒抽了一口凉气。

        伙计嘿嘿一笑,“平素又没什么人来,不过你们要是直接把钱交给我,可以半价,250文,怎么样?”

        孟茹听明白了,这里的伙计想捞些回扣,莞尔一笑,“多谢你啦小兄弟,有需要会来找你的!”

        “小姐,他们也太黑了吧,这也没人管管。”兴儿在一边愤愤不平。

        孟茹边走边忖度,这所谓的文化馆,看起来更像是现代的博物馆,以各类人文实物为载体发挥社会宣传教育的功能。看来京城这里也是刚起步的阶段,不知是为应付差事不上心,还是确实没有考虑周全,京城新开的几家文化馆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的。宣传措施不到位,人员管理混乱,选址南辕北辙,陈列内容单一……看来,回去后还是要好好想想,具体怎么做,还得再调整一下。

        安定镇府衙。

        原班人马。

        县太爷依旧笑脸相迎,这也是他至今没有被愤怒群众打死的原因。“今天,很荣幸邀请各位先生共聚一堂,本官真是倍感荣幸,蓬荜生辉啊!今天召集大家啊,是应‘邻家新火’孟老板之请,在文化馆正式筹备之前,咱们一同开个,开个……孟先生,你要开啥来着?”

        孟茹小声提醒:“动员会!”

        “哦,对对!动员会,瞧我这脑子。现在给大家郑重介绍一下,这是孟茹孟小姐,也是‘邻家新火’的小老板,别看咱们孟小姐年纪小,但‘英雄出少年’啊!自幼就随着孟亭芳先生学习,不仅饱读四书五经,还精于商贾之道,格物致知、知行合一,非常有担当有情怀,主动领了这项差事,为百姓开馆、为生民立心,亦为朝廷分忧!大家一定要大力支持!”说罢就带头大力鼓掌!其他人看在孟亭芳的面子上,也象征性地拍了两下。

        孟茹越听脸越红,极其尴尬。但看着县太爷对着个小姑娘都能如此吹捧的这副样子,彻底明白被亲爹套路了,这哪里是什么好事,分明是一桩苦差事。但是,这个时候只得硬着头皮,站起来谦虚道:“县太爷体恤抬爱阿茹,不胜感激!阿茹定当竭尽全力。今日在座的都是阿茹的长辈,日后有请教的,还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我先向大家汇报一下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吧!”

        两侧的丫鬟将一块长约5尺,高3尺的屏风搬到众人面前。屏风表面基本平滑,上面贴着一整张纸,占满整个屏风的使用面积。纸上则写有“安定镇首家博物馆建造方案”几个大字。标题下面是密密麻麻的设计方案。

        孟茹看着这块简易大屏幕,满意地点点头,“自领了这项差事,‘邻家新火’一向高度重视,立即对相关文献开展研究学习,并去京城做了实地考察。结合所见所闻,我们出了一套建造方案。为进一步阐明朝廷旨意,切实落实旨意精神,我们拟将‘文化馆’更名为‘博物馆’。何谓‘博物’呢?博物即博采众物,方博学多识。古书有云,‘博物君子也。’怀仁心、慕道义,见微知著、辨别浊清,才是一位博物的君子。我想,让百姓懂得人伦孝敬、敦厚学识品行,不应仅局限在某一种物体中,而应博采众物,全面开花。请大家移步,我们进行具体的讲述。”

        午后的和风裹挟着金色的阳光顺着半开的窗缝溜了进来,投射在孟茹的面庞和发际,为她镀上一层轻柔的浅光,耳边的碎发顺着风的方向轻轻拂动,更增一丝跳跃感。孟茹身形纤细婀娜,站在屏风面前,却丝毫不显瘦弱,相反,随着她慷慨陈词的述说,纤瘦的身体中仿佛涌动着惊人的波涛。

        底下的人交头接耳,没想到啊,这孟庭芳的姑娘别看年纪小,平时还爱打扮爱俏,这接手了还真不含糊,说干就干了。自己还专门跑了一趟京城,看来确实有两下子,挺不错!

        “综上所述,博物馆的选址一定要设在安定镇文化街,确保人流密度。因为馆内的藏品定十分珍贵,雇佣伙计一定要经过严格筛选,以防出现监守自盗的情况。同时,在着手建馆前,就要在镇中多加宣扬,调动起大家的好奇心,只有大家主动走了进去,方才真能做到用之于民。”

        孟茹侃侃而谈,极擅洗脑,寥寥数语间一座大型博物馆似乎已经落地。大家纷纷点头,“孟兄,你这姑娘不错啊!说的头头是道的。”

        孟亭芳心想,整天跟老子叫板,口才能差的了吗,嘴中谦虚道:“哪里哪里,小女顽劣的很,还请各位老兄多支持啊!”

        “一定一定!”

        “孟姑娘,请问这个博物馆,大概需要多少金银?日后建馆后,又靠何牟利以保证长久不衰呢?”

        “孟姑娘,你这设想虽好,但真正实行下去可不容易,你要建在何处,何时开放呢?”

        “孟姑娘……”

        与会人员纷纷开口提问,一时间十万个为什么一齐涌向孟茹。还好孟茹早有准备,逐一回答。

        “孟姑娘,老夫有一事不明,这个博物馆,到底要博何物啊?”这时,一直静坐一旁的老夫子捻捻胡子,开口询问。

        孟茹心中有些想法,但大家均坐在此,不敢自己定,便笑道:“这就是咱们要讨论的问题了,阿茹想在这里请教诸位先生,有何想法!”

        县太爷此时早已被嗡嗡的讨论烦透了,这点子鸡毛蒜皮的小事还专门说半天,实在是耽误时间,便出面故作凝重道:“兹事体大,一时难以决断。不若大家将心中所想写于纸上,日后再议?”

        “县太爷此言有理!今日孟姑娘所言颇丰,容我们回去细细思索几日,再下定论不迟。”

        众人纷纷开口,孟亭芳见状,顺势道:“此事不急,那今日就到这里吧!请县太爷留步,其余事项,还需与县太爷细细商议一番。”

        大家走后,孟茹方松了一口气,成果报告会还算顺利,有惊无险地过去了。

        县太爷面露欣喜,大力赞道:“小姑娘不错嘛!仿佛看到了孟先生昔年舌战群雄的英姿,孟兄后继有人了啊!”

        孟亭芳笑道:“还是要感谢县太爷给予的机会啊!这次我留下,主要是有个不情之请。”

        县太爷眼见事情都落定了,后续孟茹去办就好,无事一身轻,此时倒是通情达理得很,“孟先生但说无妨!”

        孟亭芳开门见山,直道:“就想请问县太爷,不知之前承诺的本金,现在何处啊?”

        县太爷本来笑呵呵的如同一尊弥勒佛,听闻此言,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打哈哈道:“这个嘛,现在还在走手续,快啦快啦,孟兄放心,亏不了令嫒的!”

        孟亭芳太了解“拖”字诀了,丝毫不买账,“我可是听周坤说,好几天前钱就入账了。我们阿茹去京城那次,可还是自费的,县太爷先给我们报了吧!”

        “诶呀,再过几日,钱就到账了,届时再报也不迟嘛!”县太爷觑着孟亭芳皮笑肉不笑的样子,忍痛道:“三天,最迟三天就到账!”


  https://fozhidaoxs.cc/book/80558321/6195367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