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幽冥仙君 > 第375章 一角峥嵘风波起(三)

第375章 一角峥嵘风波起(三)


魂灵自无尽黑暗之中缓缓剥离,苏幕遮悠悠转醒。

        那双浑浊的眸子之中,罕见的有着澄明神色一闪而逝。

        “玄姹圣地之法脉,毁了醉泉,根源却在青君这孩子身上……青君这孩子前世出自玄姹圣地,此生却神魂有伤,纵然赐下法脉,可弥补根基,然……只是弥补,而非恢复……传闻,修士入元婴之境,便可明确前世今生,有种种道念入绛宫心庭……”

        一念至此,苏幕遮不由得苦笑。

        “我早该想到的,荒古界……还有着洪涛界……此界有冥府,而我无前世……我早该猜到的……但不好下定论,毕竟……有着神魂之伤,许我与青君一般,只是……只是忘却了。”

        受了昔年的道伤,青君的神魂本源纵然能够弥补,但是入元婴之境,却难以想起前世种种。

        再回想自身,包括昏死之前所脱口而出的四个字。

        苏幕遮面无表情,却紧紧裹了裹身上的白狼大氅。

        心念一动,苏幕遮起身,沿青石板路走下山去。

        行至半山腰处,苏幕遮忽的止住脚步,敲了敲草庐,只两三息,醉泉开门。

        “师尊?”

        “忽的想起来,有事忘了问你,可还记得前世种种?”

        “记得,凝婴的那一瞬息,便有种种光影浮现脑海之中,起初弟子还以为是心魔阻道呢,后来才慢慢回过神来,此事师尊倒是头一回问,弟子前世不过寻常凡俗,出自医道世家,一生悬壶济世,累下阴德,方有今生仙途……”

        说道后面,醉泉的声音不由得低沉了下去。

        苏幕遮闻言只是轻轻颔首。

        “罢了,好生歇息吧,为师下山一趟,过些时日再来看你。”

        “师尊慢走。”

        直到苏幕遮的身影已经走远,那一身白狼大氅几乎与山间风雪都融为一体的时候,醉泉却依旧站在满前,缓缓注视着苏幕遮的背影,不知在想些什么。

        下了云澜山,苏幕遮正欲架起遁光,还未动身,忽的有须弥波动自身旁传出。

        苏幕遮停下脚步,回首看着撕裂虚空而来的秋云子。

        两人诧异对视,秋云子率先开口:

        “道兄这是?”

        看到秋云子,许是苏幕遮这些时日心绪波动过甚,此刻满是感怀,叹了一口气,才开口道:

        “这些日子,贫道总是心绪不宁,便是翻看玉简的时候,脑海中也总有昔年醉泉这孩子修行的画面闪现,说到底是我亏了他,便向着能够有弥补这孩子道基的天材地宝,便是能够让他重归元婴之境,此生桎梏不前,也是好的。

        总比看他心气一日低过一日的好,吾心有不忍,也算是极静思动,便想着下山走走,一来为他寻些缥缈机缘,二来也算是云游东山洲,倒是道友,何事寻我?”

        听闻苏幕遮之言,秋云子的脸色也不太好看,毕竟云澜别院的诸修,几乎也都是秋云子看着长起来的。

        “无甚,只是静秋师姑三日后开坛,说托木凝雷之法,引雷洗魂之术,这才有心喊你去一同听讲,既你有事,那便且去,听讲之事总是常有的。”

        “嗯。”

        话音落时,秋云子单手捏了一法印,轻施道礼,继而撕裂虚空消失在苏幕遮眼前。

        反观苏幕遮。

        他却静静的站在原地良久光景,双目浑浊,望向先前秋云子站立的方向。

        不知何时,苏幕遮的身影也笑容在四方须弥界壁之中。

        只有呼啸的山风当中,似是夹杂着苏幕遮叹息的声音。

        ……

        东山洲,道庸山城,深夜,雨。

        长街冷清,细雨连绵,四下里寂静无声,只有远远的一户人家,尚且有着微弱的光亮。

        一清瘦道人,身披褐色斗笠,沉默的走在长街上,手中捧着一盏熄灭的铜灯,只是那斗笠下的白色长发看起来有些扎眼。

        道人行至那尚且亮着灯的院落前,轻轻伸手,敲响门扉。

        院中依稀传出的诵读之声戛然而止。

        不多时,一中年书生开门,疑惑的看着站在门前的白发道长。

        这道士大半的脸庞都隐在了斗笠的阴影之下,让人看不真切面容,嘴唇开合,只能听到喑哑的声音。

        “无量寿福!”

        “敢为道长,雨夜敲门,可是要借宿?快快进来!”

        “多谢先生好意,只是贫道还要赶路,冒昧敲门,只因这一路细雨,身上火折子已经阴湿,便欲找先生借缕灯火,半盏香油,也让贫道行路方便些。”

        那书生心善,闻言便说道:“道长稍待!”

        说罢,转身急忙跑回书房。

        不多时,书生捧着半块凉馍,护着一盏油灯,重新站在门前。

        书生依道人之求,往那铜灯里倒了半盏油,又帮忙点亮灯芯,不等道人开口,便将手中凉馍塞进道人怀中。

        “道长,家中清贫,无以为助,深夜赶路,便拿着凉馍充饥也好!”

        闻言,那道人似是真心触动,一手提铜灯,一手拿凉馍,朝着书生虚虚一拱手。

        “多谢先生,您是善人,定有福报。”

        闻言,书生只是腼腆笑笑,那道人又是千恩万谢,才拜别离去。

        那书生是真清贫的,先前看时,那灯盏中,只有半截灯芯,一身儒袍也已经洗得发白,手中这半块凉馍,许是明日书生的一顿吃食,给了自己,那书生或许便要饿一顿肚子。

        捏着手中的凉馍,道人一口口吃下。

        不知何时,细雨已经停了。

        道人抬头,露出苏幕遮的真容。

        再看时,那手中的铜灯,不知何时,却已经熄灭了。

        但在苏幕遮的眼中,那铜灯内,黄豆大小的灯火始终存在,不曾熄灭。

        ……

        七日后,阳津坝,雨夜。

        有道人身形狼狈,提着一盏熄灭的铜灯,被人无理驱赶,直到走出很远,似乎还能听到吝啬悍妇骂街的声音。

        十五日后,安树村,又是雨夜。

        有人道人借宿,天还未亮时又再度动身,临走时,借走半盏灯油,又借了一缕烛火,燃了铜灯。

        三月后,道庸山城,那书生赶考,连中三元。

        四月后,阳津坝悍妇染风寒,病逝。

        五月后,安树村连日大旱,眼看今朝颗粒无收,忽有甘霖降,泽波全村。

        ……

        九月后,东山洲之北,苍兰群山。

        苏幕遮身披白狼大氅,收起手中铜灯,负手而立。

        面前是一片废墟,绵延群山之中,隐约可见断壁残垣,诉说着岁月埋葬的种种。

        苏幕遮身前,有半块坍塌的巨石。

        上面痕迹斑驳,隐约可见古篆二字

        玄姹!


  https://fozhidaoxs.cc/book/8039/563750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