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残明霸业 > 第一百八十九章 是不是你打我了

第一百八十九章 是不是你打我了


皇上这次选择支持瞿大人的均田令,对瞿大人的官声必然是一种推动,同时也是对瞿大人能力的莫大考验啊,不知道瞿大人是否会成为我朝的王介甫可老臣觉着,他倒是和王介甫一样,是个拗相公,呵呵呵。”
        天浪也笑了,瞿式耜会否成为王安石第二天浪不肯定,不过他肯定是被天浪当枪使唤了。
        均田令无论成败,成功最好,败了骂名也都是瞿式耜背锅的,天浪才不管他会不会是王安石第二呢。
        “阁老才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瞿大人的,瞿大人会办成什么样,相信你更有把握才是。”
        “哦,”何腾蛟想了想,天浪三缄其口,就不说自己坚决支持的话,于是他又向了个问题。
        “老臣的信心不重要,皇上的信心和支持才是均田令成功的关键。”
        “朕也在看,静观其变吧,这件事还没开始,暂时也只能看瞿大人办成什么样子。”
        “那皇上希望瞿大人办成什么样子呢”
        天浪狡黠地看了何腾蛟一眼,顾左右而言他,反问何腾蛟说“不知阁老对建奴的八旗制度可曾有过了解”
        呃这和后金的八旗制度有一毛钱关系吗何腾蛟想问。
        “臣所知不详,愿听皇上示下。”
        “吴三桂降清后,建掳以孤儿寡妇带数万人入关,目前几乎就要统治我四万万华夏了,阁老以为他们为什么能够走到这一步”
        天浪再问,可何腾蛟第一个问题还没回答呢,他沉默片刻,喝了口茶。
        “阁老不以为他们的八旗制度很像是初期的府兵制吗”
        “皇上是说他们的八旗制度与我大明的比较,是具有优势的”
        “嗯,就目前的状况,应该是的,就不说什么猛安谋克还是固山牛录这些称呼和框架了,八旗出则为兵,入则为民,他们每遇战事,便在各旗中抽丁,可战争的胜利会为每一个士兵提供战利品作为副业经济的来源。”
        “人家每一个旗人都是在为自己打仗,打赢了人人发财,何阁老,你认为,咱们那些喝兵血的总兵千户大人们带着拖欠军饷不发的军队,纵然人数多上两三倍,便真的能打得过人家吗”
        “这”何腾蛟语噎了。
        “既然你想问朕的真心话,也许你是心里觉着分给每一户百姓三亩田地,可能有些多吧朕不妨跟你讲,但朕不讲大明,只讲我们面对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敌人。”
        “旗人在入关以后,便很快拨给了每一个八旗兵丁三顷土地,当然了,这些土地原先都是大明百姓的,慨他人之康罢了。
        这些地呢,被叫做“八旗兵丁份地“,规定凡是八旗壮丁,不服徭役,不缴纳粮草税负,只服兵役即可。”
        “皇上说的可是真的吗”何腾蛟一脸的难以置信。
        “朕为何要骗你朕是在给你讲述建州满蒙汉八旗不过百万,却能入主中原统治四万万华夏的因由。”
        天浪又和何腾蛟讲了很多,有些事情何腾蛟听过,却从未有深入地想过,更多则是闻所未闻的。
        一段谈话后,当朝首辅从原先只佩服天浪很能打仗,勇猛善战还诡计多端,到现在对他的文治和武功同样的佩服。
        尤其是均田令的推行,天浪几乎没脏了手,便把本该最是横加阻挠的瞿式耜推到了前边为均田令站台。
        这种必将波及到诸多利益人的法令,一般情况下,饶是可以颁布,也有可能暗潮涌动,明里暗里打上几年的口水仗,最后才可能心不甘情不愿的被推行下去,例如王安石的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便是推行之后还没有解决各方的利益矛盾,甚至推行法令的官员本身也想从中渔利,结果王安石被骂的几百年,有人连北宋灭国的罪名都栽赃给他了。
        许多人不喜欢王安石,大概都是嫉恨他把苏轼折腾的太可怜了吧,连爱妾和爱子都间接因王安石的迫害而死。
        苏轼那句千年经典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说的正是东坡先生的爱妾,一代才女王朝云。
        尤其苏轼写给已故爱人王朝云的那首西江月玉骨哪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真的是太美了,诗美人更美,王安石把此等玉骨冰肌才色双绝的美人害死了,不知道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至此便对拗相公没有太多好感。
        再说天浪推行均田令,却仅仅用了不到十天,便是打破了诸多阻碍。
        最难得的是,本该成为这条法令最大阻碍的一波人,却成了为这条法令冲锋在最前面披荆斩棘的一波人。
        瞿式耜排挤掉了王化澄入阁的机会,自己则会在均田令推行之后兼任吏部尚书,此消彼长之下,似乎是赚到了。
        而何腾蛟身为当朝首辅,所做的工作就是为皇帝陛下摇旗呐喊了两下下。
        这件事情看起来操作很容易,实际上能把这些馊主意想出来,就已经够浪费脑细胞了,更别说还能把事情做的天衣无缝,还把自己摘得特别干净,片叶不沾身。
        除了天浪之外,大概何腾蛟是第一个体会到天浪为什么非要吴党来操作均田令的,他之所以能体会到天浪的意图,就是因为这一次的谈话。
        天浪考虑的应该不只是广西及周边各省。
        均田令推行到最后,比如到了江南,那里世家门阀过于集中,是最难啃的骨头,到时候若引起反弹,有吴党被推到前台,便不会是由皇帝直面与江南地主门阀的矛盾。
        况且吴党在江南门阀之中,也是有着最大的影响力的,换句话说他们本身便是江南门阀,自然可以消弭大部分反对的声音。
        何腾蛟的疑惑解决了,两人又聊了些别的,何腾蛟也适时的对王化澄和于元烨的种种可恨行为披露了几句,虽然是一笔带过,以天浪的智慧,绝对会心中有数。
        本章完
        。


  https://fozhidaoxs.cc/book/746/53358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