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寡妇逼上山?原地接暴富! > 第108章 大棚

第108章 大棚


穿越到大威朝后,桂如月最头疼的事情之一,就是上厕所。
  因此盖房子时,她花最多心思的,其实是这一方五谷轮回之地。
  哪怕是镇上的老爷家,也没把茅房当回事,不过是随便盖盖了事,土坯砖与茅草屋顶已是很好。
  可到桂如月这,茅房豪华得不得了。
  不仅盖了青砖大瓦,,底下还铺上地砖。
  最新鲜的是,底下没有挖坑,而是一条长条的沟,沟的一头有一个桶子,另一头埋入地下。
  那桶子也有机关,偏不是平着放,而是斜着,有手腕儿粗的竹筒,从溪里接溪水流下来。
  没过一会儿,桶里的水多了,桶平衡不住,便哗啦翻了——
  正好,将沟里的污浊之物冲得一干二净。
  简直又干净,又方便!
  村民们赞不绝口,第一次对茅房如此欣赏。
  不过也有人迷惑不解:
  “这都冲走了,好好的粪肥岂不浪费了?”
  粪肥可是庄稼人的宝,平日里小鸡小鸭在院子里拉的,他们都要扫一扫收起来呢。
  若是浪费一分,真能心疼死。
  “没有浪费,冲到沼气池里了。”桂如月说。
  大家才又想起这玩意。
  对呀,张大嫂说她们家用沼气池生火做饭,还可以做肥料,是怎么一回事?
  这次轮到张小竹,一一为大家展示她们家的新灶房。
  那里除了大伙常见的柴火灶,还有一个石桌,桌子上搭了个有三只脚的铁架子,上面架着炉子,底下有一根铁管子,后接竹筒,不知连到何处。
  只见张小竹拧开铁管子上的一块小铁片,然后用点燃的火折子靠近。
  大火就烧起来了!
  炉子里的汤很快冒出热气……
  “这,这就是沼气灶?”村民们看得目瞪口呆:“没有柴,也能生活了!”
  妇人们马上心动起来:
  “冬日里柴火少的时候,若是有这沼气,该多好啊。不用烧柴,还没有呛人的烟,真省心!”
  “这个好处还是小的。”桂如月笑笑:“我家主要是要种大棚蔬菜,所以定要建个沼气池,又保暖又有肥料。”
  大棚蔬菜?
  一而再再而三的冲击,让村民们晕头转向。
  当他们跑到大棚里,看到一畦畦菜地已经冒出青色小牙,更是大为震撼。
  “张、张大嫂,你咋在屋里头种菜呢。盖房子来种菜,这不是疯了吗!”有惯会过日子的小媳妇失声惊叫。
  其他人深以为然。
  虽然这大棚怪模怪样,但他们还是把它当做房子,毕竟实实在在是青砖盖的。
  谁能想到,房子里头,居然种了青菜!
  有些辛苦了一辈子,才挣下一角屋子的阿婆老叔,可心疼死了:
  “张大家的也太不会过日子了哇,种菜哪里不是种,那么好的房子,怎拿来种菜了,天喽……”
  马上又有人发现了另一个重点:
  “都腊月了,寒天冻地的,这菜咋还能发芽?”
  大家又一想,确实啊。
  冬天里种出菜,从没见过!
  “不可能,不可能……”
  村长是种菜的老把式了,稳重了一辈子,这会话却也说不好了。
  他惊疑地看着桂如月:
  “张大嫂,你是怎的把菜种出来的?”
  桂如月指了指底下肥沃的培植土:
  “粪发酵成肥,会散发热量。大棚地下是澡气池,能让这层土暖和不少。”
  在场都是庄稼汉,有些经验老道的老把式,跟着点点头:
  “粪是热的,以前咱冬天没菜吃,就用盆装点土,撒些韭菜种子,然后盖上厚厚一层粪,放在屋子里不让风吹着。粪把土捂暖了,慢慢的韭黄就长出来了。”
  大家回忆起以前,确实是这样。
  但那时大家不过家家户户种一小盆,哪有人还专门盖屋,种这一大片?
  也正是没条件种,故而冬天的菜蔬贵得很。
  现在这一大片,在村民眼里就是一块块银子。
  大家眼馋不已。
  “哎,不对呀。”又有人提出疑问:“俺看这种的也不是韭黄,是别的菜吧?咱自家种那会儿,别的菜是需要见见日头的。这大棚又不是盆,也不能端出去晒太阳呀,那菜岂不是死了?”
  正说着,有人疾步走进大棚来。
  是花儿娘。
  “哎哟,刚多喝了几杯,忘记开棚了,该打!该打!”
  她一边笑着轻拍了自己好几下,一边手脚麻利地将两边墙上一排排的窗户逐个打开。
  冬日金灿灿的暖光,瞬间从窗子外面扑进棚里,洒在脆嫩的菜芽上。
  于此同时,花儿爹和阿勇已经攀着梯子上了屋顶。
  他两个壮汉合力将茅草顶一掀一叠。
  棚子里瞬间沐浴在阳光中。
  哪怕是村中种了七八十年地的婆子老汉,此刻也忍不住喝彩:
  “好家伙,比端盆子轻省多了,这大棚,妙哇!”
  东西两面有窗,则晨起晒东升旭日,午后迎日落西斜,一寸暖光也不曾落下。
  而正午日头最好之时,掀开棚顶,正好可以充分晒到每一颗菜。

  可谓将冬日短暂的日光,利用到极致。
  而细观棚中各类菜种植的位置,也颇有讲究。
  特别稀罕日光的,就种在正中间,依着东西窗和顶棚,可以从早筛到晚。
  不那么稀罕日光的,则种在稍次位置,随着日头移动,或被阴影遮住,反而更利于生长。
  而那些只需阴凉的,则补种在晒不到日光的各个角落,可谓一寸地也没有浪费。
  可以想象,这几个大棚若真收成了,那可就是一批批炙手可热的菜蔬。
  金山银山不就来了!
  想到这里,大家不约而同地心情复杂。
  张大嫂怎么那么会想呢?
  明明都是种地的庄稼人,以前还一块割稻谷呢,大家都面朝黄土背朝天,苦哈哈挣几个辛苦钱。
  如今她却突然种出金种出银。
  大家心里头不知咋说,总感觉有些不得劲。
  不过桂如月很快打消了大部分人的小情绪:
  “大家都乡里乡亲的,有挣钱的技术,我也不藏着掖着。若有人也想建沼气池,也想建大棚种菜,我愿意传授经验。大家可去村长哪儿报名,由村长统一安排。”她说。
  村长本来也有些心里空落落的。
  毕竟他几十年来都是坝子村有威信的人,可如今张大嫂的眼界和能力,远在他之上。
  甚至可以说,小小的坝子村,已经配不上她。
  他不可能赶得上她了。
  有些钦佩,有些仰慕,又有些羞愧。
  不过桂如月那么一说,相当于在村民面前树他村长的威信。
  坝子村,还是他说了算呢。
  他不由得感激地看了桂如月一眼,然后清清嗓子:
  “我先说清楚啊,张大嫂大义,愿意把自家挣钱的本事分享出来,咱们该感谢她。但是!”
  他的声音变得严肃了:
  “大家都是庄稼汉,都知道。既是地里头的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人能做成,也可能有人做不成。法子都是一样的,到时候可别怪张大嫂!”
  张大嫂会想能挣,种萝卜都能种出钱来,大家眼热了,谁不削减脑袋想分一杯羹呢。
  她肯分享这大棚蔬菜的法子,大家自然心动。
  可粮食才是村里人的命根子。
  若放在以前,庄稼汉可舍不得拿田地来种菜,必定要种水稻的。
  如今若种了菜,那便是把身家性命都押上。
  村长担心,万一没种成,大家岂不是把账算到张大嫂头上?
  那是万万不能。
  “我把话放在这里了,有胆就做,风险自理!别想着种不成了,赖张大嫂!大家自家想清楚,商量明白了,想做的,再来找我。”村长说。
  原先跃跃欲试的一拨人,闻言哑声大半。
  咋、咋还会种不成?
  种不成张大嫂也不管?
  那不就粮食没得吃,钱也没得赚了么。
  再就是,盖大棚也不是小事,要花钱,若不成,那可亏很大。
  胆小的人瞬间被吓退。
  桂如月对此很满意,也印证了她的想法:村长是个可用的靠谱之人。
  她一直认为,在村里发独财,总有一天会败。
  不为别的,就因为世上总有人见不得你好。
  当你穷困潦倒时,人人都同情你,愿意为你说句好话。
  但当你抛开大家独自发达,别人只会恨:
  凭什么是你?
  她今后还要做大买卖,若是谁动了歪心思,使一些下作手段,那可太糟心了。
  所以桂如月做了两个决定:
  第一,找一个在村里有威信的人做照应。经过她的观察,村长这人,能处。
  第二,把大家拉上船!
  聘请工人是一个方式,分享大棚种植方法又是一个方式。
  总之,大家忙起来,有钱赚,就不会盯着她搞破坏。
  新房酒吃完了,温碗暖炉大棚的法子搞到了,大家心满意足地散去。
  本以为事情到此了结。
  然而,第二天,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找上了桂如月。
  “月儿姐,你如今是富贵了,看不上咱们小时候一块下地割猪草的情谊了。”
  一个穿着朱红色袄子,发梢轻轻巧巧挽到而后的媳妇,坐在板凳上,有一搭没一搭扯着衣角说。
  这是原身那同村的发小,毛英子。
  后来两人又很巧地嫁到同一个村子里。
  当然,毛英子的命可比原身好得多。
  原身是被家里扫地出门,被张老大捡了去,没得选地过苦日子。
  但毛英子是家里正正经经相看了人家,嫁的是坝子村的殷实农户,且上头没有婆母,公公和男人又都是老实人。
  她过去就当了家,俩儿子成家后,又娶了两儿媳妇回来,被她成日指使。
  日子是越发滋润。
  不过,桂如月记得,毛英子以前最爱跟原身显摆的,怎么今日做出这德性来了?
  桂如月不动声色,微微一笑:
  “英子,你这话说得,是你看不上我吧?要不我刚分家的时候,你咋不来看我?”
  毛英子脸上顿时有些红。

  这桂如月怎么提这事,她也不想想,那能怪自己么?
  她分家本就名声不好,还是个穷光蛋,谁敢挨着她呀,万一她开口借钱咋办?
  以前自己愿意找她说说话,那是看她可怜。
  可怜小时候没人爱,长大又嫁的是个穷人家,没见过啥好东西。
  自己既然日子过得好些,跟她说道说道,不也是为了让她开开眼界么。
  她还真脸皮厚起来了,居然让自己在风口浪尖上去看她?
  毛英子在心中撇撇嘴。
  不过脸上还是热情:
  “哎呀,那时候我是日日想来!可我儿媳妇不是怀了身子么,我实在抽不开身,就耽搁了。月儿姐,你该不会为这怪我吧?”
  桂如月也在心中翻白眼:
  还伺候儿媳妇呢,谁不知道这毛英子最会躲懒,还爱指挥人,两个小媳妇被她嗟磨得不行。
  小儿媳大着肚子还给她洗衣裳。
  不知道谁伺候谁呢。
  “那不会,我怎么会怪你呢,我自个儿身体也不好,现如今少走动,家里的事也不管了,谁想跟我说个事我都没法顾。”桂如月说。
  毛英子一听脸色就有些不好。
  桂如月这意思,不就是“有事别跟我说”吗。
  呵,果然是有点钱就威风了,瞧不起人?
  毛英子忍了忍,又挤出一个笑容。
  “如今你倒学得糊弄我了,家里肯定是你拿主意啊,要不然还真交到小竹和恒义手上?小竹不说,一团孩子气,今后还会嫁出去。而恒义……”
  她故意按下不说,拿眼觑着桂如月,笑容意味颇深。
  桂如月心想,得,又是来嘲笑她没生儿子的。
  明里暗里,说女儿靠不住,养子是外人,家业交给他们,就像割肉喂狼呗。
  她可不惯着:
  “不交给他们,难不成交给我分家时远远躲着我的人?哎哟,英子,你是不知道,我现在就挣几个辛苦钱,也被一些不相干的人惦记上,天天往我这跑想捞好处呢,至少俩孩子是我养大的,给他们我乐意。”
  桂如月笑得云淡风轻,喝了一口茶。
  毛英子脸色讪讪。
  怎么感觉这人伶牙俐齿起来了呢。
  这一番话,是在敲打她么?
  不能够吧?
  桂如月以前可是个被打也闷不出个屁的傻鹌鹑,才半年多没见,变了个人?
  可这话,确实也把她的来意说中了……


  https://fozhidaoxs.cc/book/72293447/678522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