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重生拒戴绿帽!我改嫁前夫死对头 > 第128章 下乡去

第128章 下乡去


大方,那也得看人。
  对该死大方的人,得大方。
  可是对不该大方的人,徐子矜是一点也不舍得大方。
  听了陆寒洲的话,她呵呵一笑:“能帮帮人,我乐意。”
  “日行一善,当作积德。”
  “我心疼的是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国家的未来,或许我一个善行,就能为国家保住一个人才呢。”
  “那三个孩子,真的太可怜了,我怕他们长不大。”
  听着这善良的话,陆寒洲的心情突然又复杂了……想想自己今天拿回来的几个文件袋,握筷子的手紧了……
  吃完饭,陆寒洲洗好了碗出来。
  见徐子矜在带着子林与子明一起拖地,走过去很自然的接过了拖把。
  “明天休息天,对吧?”
  徐子矜站起身来,点点头:“对啊,有事吗?”
  “明天,能不能跟我去个地方?”
  徐子矜抬起眼:“去哪?”
  “一个战友家里,他不在了,姐妹都嫁了,就剩俩老人在家。”
  “明天我准备带几个战士过去帮忙插秧,你能不能去帮忙做个中饭?”
  这有什么不能的?
  徐子矜张口就答应了:“没问题,去多少人?”
  “十五个人,五亩地,争取上午全部插完。”
  “可能会拖晚一点,准备在那吃了中午饭回来,往年都这样。”
  徐子矜一听,立即说道:“那我一早去军人服务社买点肉和蛋。”
  “肉可以,蛋不用,吴大娘养了鸡。”
  “对了,肉票不多了吧?今天又送了人,还买这么多肉回来。”
  每人每月一斤肉的票。
  家里人多,但平均到每天就没多少了,所以想留下真的很难。
  要不是每天从空间偷拿一点肉,想保证两天吃一顿肉,几乎不可能。
  不过今天不一样……
  “我今天在熊大哥那买了十斤肉票,用掉了六斤,还有四斤。”
  “这样吧,明天我买两斤肉过去,下次去市里再找熊大哥换点票。”
  这女人心地是真善良,就是太可惜了……唉唉唉,不能再想了,否则自己会心软。
  陆寒洲打断了自己的想法,这女特务是经过精心训练过的,哪能不会过日子?
  他可不能被腐蚀了,得尽快抓住她的把柄才行……
  “行。”
  师里的军人服务社,副食品柜台早上六点半就开了门,徐子矜是第一个到的。
  “嫂子,要多少?”
  徐子矜把蓝子放在柜台上:“两斤。”
  “好的。”
  买了肉回来,陆寒洲正好下早操回来:“买好了?”
  徐子矜点点头:“买好了,你去打早饭,我去把孩子们弄起来。”
  “好。”
  两人一问一答,再一次给了陆寒洲一种老夫老妻的感觉:好可惜!
  念头再起……
  吴大伯家离部队有十几公里,陆寒洲向团里借了辆卡车。
  徐子矜与陆寒洲坐进驾驶室,开车的战士叫马正纲
  一个在部队待了近十年的老兵,是陆寒洲新兵连的战友。
  这人性格外向,一路滔滔不绝。
  十几里路,徐子矜已经把吴家了解透了。
  吴昊是吴家大儿子,不过他上有五个姐姐,下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
  他也是七九年牺牲的,牺牲时是个志愿兵,才二十四岁。
  本来他有两个弟弟,而且还是双胞胎弟弟。
  三年前烧草开荒,不小心烧掉几百亩山林,双双被判了十年。
  如今在狱中表现优秀,吴昊牺牲后,又给他们减了刑,还有两年就要出来了。
  这一家子……
  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还没到吴家,徐子矜已经对吴家的情况很清楚了。
  十几公里,有车就很快。
  吴大伯老俩口知道他们要来,早早的准备好了茶水与工具,站在门口等着。
  本来吴大伯不肯陆寒洲过来的,说女儿女婿种好自家的就会过来帮。
  陆寒洲说了,他答应过兄弟帮他照顾家的。
  拗不过,老俩口除了答应也没有别的办法。
  “寒洲。”
  车才停下,吴大伯夫妻就围了上来。
  “大伯好、大娘好。”
  “大伯好、大娘好。”
  小兵们一下车,一个个嘴甜甜地叫人……
  吴大伯一脸感动:“你们好,你们好,又要辛苦你们了。”
  “不辛苦。”
  陆寒洲跳下车,然后伸手把徐子矜接下车。
  “吴大伯好、吴大娘好。”
  看到如花似玉的徐子矜,老俩口愣住了……
  “寒洲,这位是?”
  “吴大伯,这是我们嫂子,营长的媳妇。”
  啊?
  吴大伯与吴大娘都怔住了:寒洲娶媳妇了?
  而且还是一个天仙似的小媳妇?
  吴大伯张着大嘴,笑得合不上来了:“寒洲,你结婚了?好啊好啊!”
  吴大娘则拉着徐子矜的手:“好孩子,你真有眼光!”
  “你叫啥?”
  上辈子杨胜军从来没有带她去过战友家,也没有请战友来家里。

  这种感觉让徐子矜觉得很亲切,她笑盈盈地回答:“我叫徐子矜,双人徐,大娘您叫我小徐好了。”
  “哎哎哎,长得好,名字也好听。”
  “寒洲啊,你有福了!”
  陆寒洲:“……”
  ——这女特务不仅业务精,智商高,情商也是妥妥的!
  “大娘,我家属今天帮你烧饭,你把厨房交给她好了!”
  啊?
  娇滴滴的小媳妇,来帮她烧饭?
  吴大娘连连摆手:“这可不敢当!”
  早上老俩口把秧都拔好了,大家七手八脚地挑着秧苗与肥料出发了。
  做饭还早,徐子矜陪吴大娘一起,送茶水去了田间。
  吴家的地分成三块,田已经打理好了,就差插秧。
  “大娘,五亩地去年收了多少谷子啊?”
  虽然徐子矜是读书出来的,但毕竟是来自农村,从小耳濡目染,农村的事还是略知一二。
  “去年两季加起来,4千斤左右。”
  两季才4千斤?
  后世徐子矜去农村做过一个调查,那时候农村都只种一季,亩产至少一千斤以上!
  现在的产量也太低了!
  “大娘,产量低是缺肥吧?”
  吴大娘点点头:“与肥有关,这还是用的杂交种子,否则更低。”
  徐子矜:“……农民真难……”
  ——空间那么多的先进肥料,她要怎么弄出来,才不会引人怀疑?


  https://fozhidaoxs.cc/book/71738589/678522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