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民国乡村往事 > 第194章 杨家喜事连连 老四兴国也找到了意中人

第194章 杨家喜事连连 老四兴国也找到了意中人


杨保国和沈碧君在昆明举办的婚礼结束后的第三天,他的父母和哥哥嫂嫂就回兰溪河家里去了,因为他们这次出来,家里只留下正在上学的小妹诗韵和大妹兰韵两个人在家,他们不放心,所以要急着赶回去。
  杨兴国对他父母说:“爸,妈,要不你们先回去,难得来昆明一次,我想在这边玩几天再回来。”
  他父亲杨明瑞说:“好的,你们平时那么忙,这回难得休息几天,你在这边多玩几天再回来。”
  他的母亲荷叶也说道:“好嘛,兴国,你想玩么,就在这边多玩几天再回来,家里只有你们两个妹妹在家,我不放心,我们就先回去。”
  杨兴国在昆明的这几天,因为他对这边不熟悉,就换成何晓敏带着他到处去玩了,这天,他们俩人去翠湖公园划船的时候,杨兴国终于鼓起勇气,涨红着脸对何小敏说:“小敏,我爱你!”
  何晓敏听了杨兴国的表白,羞涩地低下了头。她心中早已对杨兴国暗生情愫,此刻听到他的真情告白,不禁感到喜悦和幸福。
  杨兴国见何晓敏没有回应,有些紧张地问道:“小敏,你愿意做我的女朋友吗?”
  何晓敏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温柔的光芒,轻轻地点了点头,微笑着说:“兴国,我愿意,……我也爱你。”
  杨兴国听了,兴奋地一把抱住何晓敏,两人相拥在一起,感受着彼此的温暖。
  从此,杨兴国和何晓敏成为了一对甜蜜的情侣,他们在昆明的日子里,一起漫步街头巷尾,品尝当地美食,享受着浪漫的时光。
  几天后,杨兴国去表叔家把自己和何晓敏相爱的事向表叔表婶说了,最后他说:“表婶,你可不可帮我去向何晓敏的父母提亲?”
  表婶听了之后,爽快地说道:“当然可以,这是好事啊,你要是和何晓敏成了,那可是亲上加亲的大喜事啊,我明天就去她家帮你办这事。”
  第二天早上,表婶便来到了何晓敏家。何晓敏的父母热情地接待了她,在听她说明了来意之后。因为他们对杨兴国也是有所了解的,知道他是个踏实可靠的年轻人,心里也颇为满意。
  何晓敏的父亲何之秋和他的老伴相互看了一眼,然后笑着对表婶说:“大姐,我们对兴国这孩子印象不错,只要小敏愿意,我们没意见。”
  表婶听了非常高兴,连忙回去把这个好消息转达给了杨兴国。
  杨兴国得知这个消息后,激动不已。在得到何晓敏父母的认可之后,杨兴国就去买了些礼物,叫上他的三哥三嫂陪着他一起来到何晓敏家,何晓敏的父母看到杨家兄弟和自己的侄女来了,热情的接待了他们。何晓敏的母亲笑着招呼大家坐下,杨兴国拿出礼物递给何父何母,说道:“叔叔阿姨,这是我的一点小心意,谢谢你们同意我和小敏的事情。”
  何父何母接过礼物,连声道谢。大家聊得很开心,气氛融洽。杨兴国对何家父母说:“叔叔阿姨,我想请你们和我一起到我老家去看看,顺便和我父母一起商量一下我和晓敏的婚事。”
  何父何母对视一眼,微笑着点头答应了。何晓敏的父亲说:“对了,兴国,我们想趁着我们这边的土地还没有承包到户,抓紧把你的户口迁过来,到时候你在昆明这边就能分到宅基地和口粮田了。关于你们的婚事,我们的意见是,和你三哥三嫂他们一样,两边都办。以后你们在老家那边有工程干的话,你们就回那边去干,等昆明这边的宅基地分下来了,你们就可以来这边盖房子了。”
  杨兴国听了何家父母的安排,满心欢喜地表示赞同。接下来,何晓敏的父亲何之秋就到他们村里面,办理杨兴国落户的事宜。
  几天之后,何晓敏的父母就带着杨兴国的户口接收证,和杨保国夫妻,以及杨兴国,何晓敏一起登上了开往兰溪河的火车。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杨兴国和何晓敏更是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火车抵达兰溪河车站的时候,杨明瑞带着大儿子建国和二儿子卫国,来到火车站迎接亲家何志强夫妇的到来。
  因为他们乘坐的这趟车,到达兰溪河的时间是中午十二点。这个时候,荷叶领着女儿兰韵,大儿媳王丽娟和二儿张媳静怡正在家里准备着丰盛的饭菜,只等他们人一到,马上就开席。
  吃过饭后,杨兴国带着何家父母去参观了他们弟兄四个新建起来的房子,接着又带他们去兰溪河的小庙山,玉皇洞,大桥头,天生桥……等兰溪河的自然景点游玩。
  何家父母对这里优美的环境和人们的淳朴友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与杨兴国的家人商议婚事时,双方达成了共识。他们决定在兰溪河和昆明各举办一场隆重的婚礼,以庆祝这段美好的姻缘。
  没过多久,杨兴国的户口就顺利的迁到了昆明的何家。
  随着婚期的临近,两家人都忙碌起来。他们精心筹备着每一个细节,希望能给这对新人留下难忘的回忆。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杨兴国和何晓敏喜结连理。两场婚礼都充满了欢乐和温馨,亲朋好友们纷纷送上祝福。
  杨明瑞家的四个儿子都结婚了,他们夫妇对四个儿媳妇都非常满意。四个妯娌相处得很好,特别是三儿媳和四儿媳,她们本来就是表姐妹,现在又做了妯娌,更是亲上加亲。
  因为他们在兰溪河这边还有工程要干,杨保国和杨兴国结婚之后,就带着媳妇先住在兰溪河这边,杨明瑞和荷叶在四个儿子都成家之后,就给他们几个把家分了,在分家的家庭会议上杨明瑞说:“卫国,保国,兴国,现在你们三个都已经成家了,俗话说得好,人大分家,树大分杈。我前两天就和你们的妈商量过了,为了你们的小家能够有更好的发展,我们决定把这个家分了。我们分家的目的,只是让你们各自在经济上独立,并不是让你们分成井水不犯水的那种关系啊。你们记着,你们就算是分了家,你们四个还和以前一样是亲兄弟,不能分了心,你们弟兄之间还是要像原来一样互相帮扶,老话不是说了嘛,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嘛。你们的大哥分家出去很多年了,他也只是在经济上独立了,有事的的时候还是一家人一起面对。我和你们妈年纪也慢慢大了,以后这个家就靠你们兄弟四人了。”杨明瑞语重心长地说。
  杨保国、杨兴国和杨国卫三人连连点头,表示明白父亲的苦心。
  他们的母亲荷叶说:“就算是分了家,你们弟兄四个也可以和平常一样回来吃饭,我现在还没有老到什么都干不动的时候,做点饭给你们吃,我还是能做得到的,我们这次分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你们各自的经济独立,我们要真正做到分家不分心。”
  分家后,兄弟四人更加努力地工作。杨保国和杨兴国继续留在兰溪河,跟着大哥二哥打理工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市场越来越开放,杨明瑞在四个儿子都成家立业之后,就辞去了卫生院的工作,重新把他家的兴隆店开起来了,杨明瑞凭借着多年的经商经验,将兴隆店经营得有声有色。
  看着一家人都干得有声有色的,杨明瑞那刚满十六岁的二女儿杨兰韵也闲不住了,在她母亲荷叶的帮助下,在家里做起了豆腐,豆芽和各种凉粉的生意。她把做好的豆腐,豆芽等等摆在自己家的大门口卖,这样,荷叶既能帮着兰韵做生意,又能照顾到家里,日子一天天过去,杨兰韵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https://fozhidaoxs.cc/book/71630846/6785218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