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碧血倾心 > 第一百一十七章 姑苏寒山寺

第一百一十七章 姑苏寒山寺


这只松鼠总是与一个朦胧的男性身影,同时出现在润知的梦中。

        每当润知感到心情不佳,或者喜怒哀乐稍微增加些许,这只松鼠总会出现,一直持续了两年。

        在这只松鼠出现之前,还曾出现过穿越无数的土壤的蚯蚓,出现过那好吃死人尸体的野狗,还有那流浪猫,这些动物总是逐步地出现在润知的梦中。

        也许与这些动物的寿命有关系,往往在梦中一个动物被另一个动物吃了,于是记忆就变成了另一个动物。

        最开始出现在润知的脑海中的,一只鸟儿,这只鸟儿因为吃了人的鲜血,于是竟然就像是人一般,在丛林中四处飞翔,只为了寻找自己的身影。

        后来这只鸟儿被雄鹰吃掉,于是润知在梦中,开始出现一幅幅的翱翔天际的画面,大地是如此的渺小,在广袤的蓝天,自由自在的飞翔着,尽情享受着这天地的无限的造化。

        再到后来,这只雄鹰的寿命到了,从一个悬崖峭壁上,自己就那样知道大限已到,几乎没有抵抗,也再也没有力气抵抗了,于是就顺其自然地摔死在了山崖之下,在摔死前,还想让润知多看到一些巅峰之上“一览众山小”的独特的造化。

        在润知的梦中,这只雄鹰的尸体被夜猫所食用,于是这只夜猫,就跨越了千山万水,终于在躲在青天观的花丛中,终于费劲千山万水,看到了润知第一眼。

        那一瞬息,一个朦胧的倩影出现在润知脑海中,那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

        “孩子,我······”

        这个梦中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似乎在欲言又止。

        “你是谁?”

        “你来自哪里?”

        “你为何出现在这里?”

        “你找我何事?”

        “你要到那里去?”

        梦中的润知抛出了一连串的问题,但是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什么也没有说,只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然后就头也不回得走了,消失在一道大门之前。

        这扇大门,就是青天观的大门,润知想要跟上去,大门却突然之间就关闭了。

        好生奇怪,怎么大门对我关闭了?

        在梦中,润知突然想到。

        看到那个道骨仙风的老人的时候,润知就觉得这个背影竟然和梦中的那个最后因为与人发生矛盾,被人用刀击中了后脑勺,然后鲜血洒满了丛林的一大片的树叶。

        “我后悔啊,你会怪爹吗?”

        这是这个被人用刀击中后脑勺后,死于丛林之间的那个神秘的人,死前留下的唯一的心愿,也可以认为是出现在死前的最强烈的一种思想。

        只是很奇怪,这种思想居然出现在润知的脑海中。

        难道是自己大白天曾经胡思乱想,以至于夜晚,胡乱做的怪梦?

        只是这幽深莫测的树林,这刀具,与其搏斗的那个人,润知似乎从来不曾见过,也从来不认识此人。

        这倒是怪了,他居然称呼我为“孩儿”!

        难道我是他的儿子?

        这个人死前最后一秒,居然还在想着我,念着我,信心牵挂的只是我一人,想来此人如若真在世间,与我的关系必然非同一般才是。

        润知如此想着,醒来的时候,竟然在眼角发觉了两滴泪水。

        润知也没有过去询问老者。

        许多事情保持一些神秘感,也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因开封城外,有一个有一座古老而闻名的寺庙,名为“菩提寺”,相传才是菩提老祖在此坐化,于是当地人以其舍利为基,特意建造了这个寺庙,取名为“菩提寺”。

        润知起初听到这个菩提寺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那句老的佛家禅语

        “菩提本无根,何处惹尘埃?”

        这大千世界,芸芸众生。

        起初哪里有甚么爱恨情仇,喜怒哀乐。

        不过是经历的多了,各种想法,各种善恶念头生了,于是就有了这诸多的七情六欲。

        这天地之间,原本静悄悄的,万籁俱静,是如此的安静,如此的静谧。

        也只是因人的出现,所以变得喧闹,变得沸腾,变得更加可爱。

        试想,如若没有人的存在,这天地万物,即便是再美,又有何意义?

        这菩提寺也是十分热闹。

        每日招待无数的人,各色人等,形形色色,人人心中装满属于自我的小九九。

        佛说,看透,悟透,万般皆空。

        儒家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墨家说,青天之下,唯百姓尊。

        道家说,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法家说,严刑峻法,方可服人。

        而润知想说,认识规律,使用规律,造福百姓,方为正道。

        红尘淼淼,人来人往,潮涨潮汐。

        红尘之中,无数的人影婆娑,无数惊心动魄,但那些刻骨铭心是人与事才是最为珍贵的。

        这菩提寺,倒不似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人家,不似江南亭亭玉立的绝貌女子。

        它更加像是一个超脱于世界的老者。

        就如同润知之前在开封街上看到的那个道骨仙风的老者。

        又似乎是一个隐士,低调而内敛,故意不作炫耀,就是在积累自己的独特的一份智慧。

        为了让这夏玉儿和孙依凡有所乐,有所为,于是润知为两人开了两家纺织作坊。

        一家专门学江南,只是制作丝绸锦缎。

        一家专门为百姓,制作各类粗布麻衣。

        润知为每个作坊都雇了几百个当地百姓。

        自然夏玉儿和孙依凡为此感到十分心花怒放。

        毕竟润知早就选好管理人员,财务人员,人事组织,销售人员及其他部门人员,而且在其中拍了朝廷衙役,直接负责保安等,并且随时向润知汇报情况。

        两人所需要的做的,只是随时来这两个作坊走走,将润知的意思告知这里的管理人员即可。

        两人也是乐得这份清闲,而又十分受到众人需要之事。

        夏玉儿因为百姓交往较多,于是负责为百姓制作四季的粗布麻衣,也称为“青衣”。

        孙依凡因为是一个曾经乡试第一的孙零瑟的女儿,所以对于于富裕人家多有来往,对富豪人家的心思多有揣摩,因此两人的作坊也开得顺风顺水。

        自然润知定期对两人进行思想引导,让两人定期跟随众人一同郊游,又给两人办了这个作坊,顿时间,两人整日忙地不可开交,倒是将往日的烦恼都忘得一干二净了。

        。


  https://fozhidaoxs.cc/book/7140/54847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