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熢火之下 > 第1139章 无法复杂的战术

第1139章 无法复杂的战术


沟壑纵横,悬崖峭壁交错。

        植被稀疏的山梁蜿蜒起伏如巨龙。

        走了半天,鬼子们像是散步一样继续行走在幽静的山谷中。

        根本没办法安排人上山梁侦察。

        土八路精锐.仍然是土八路。

        得到传令兵最新消息,挺进队已咬上八路特务团,警备队鬼子中尉长出了一口气。

        浑然不觉已进入特务团伏击范围。

        尖兵仍然按步就班向山谷两边射击。

        眼看已经走出埋伏圈。

        跟着,一个小队鬼子背包提枪丁丁当当在山谷中艰难前行。

        “让小鬼子再多活一会儿,再放近一点。”鬼子脚步声掩盖下,旁边灌木丛中声音在不断传开。

        鬼子进入机枪射击范围

        敌人就在不远处,等待是一种心理煎熬。

        战士们忍不住干咽口水,两眼瞪得跟铜铃。

        很多人以为,打伏击毫无技巧可言,藏在敌人必经之地处开枪射击、投弹拉地雷,然后只需要有不怕死冲锋的决心。

        实际上。

        要藏在敌人眼皮底下,不被敌人尖兵侦察发现,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兵力、自动火力布置都很有讲究。

        六挺轻机枪几乎都布置在山谷靠近鬼子来的方向。

        刘满河的要求并不高,战斗打响后,五发步枪弹打空时务必击倒面前最近的敌人。

        也就是说,必须先击毙击伤距离自己最近的敌人!

        如果敌人兵力密集,则投手榴弹,如果自己一方比敌人还密集,只需要驳壳枪,步枪射击就完事。

        甚至连投弹都能省了!

        这与弹药不足,枪法不咋的只能借助地形进行远距离伏击完全不一样。

        时间在流逝。

        鬼子先头小队进入步枪射击范围。

        战士们强忍着在嗓子眼打转的咳嗽,将身体压低得不能再低。

        心跳得咚咚响,头皮发麻。

        攥着步枪、手榴弹、驳壳枪、冲锋枪、机枪的手心里全都是汗。

        手里捏着绳子的特务团战士默默在心里祈求老天,埋在路边的地雷可千万别出岔子。

        鬼子大部已进入手榴弹投掷距离!

        命令仍然没有下达,参谋可真沉得住气儿

        胳膊在颤动,手指在跳,瘦弱的肌肉绷紧

        长时间瞪眼,眼在发痒

        鬼子身上装备与身体的撞击声清晰可闻,偶尔有鸟语声清晰散开

        “上膛.”命令终于传来。

        轻微的金属磨擦撞击声此起彼伏,鬼子行进时声音不小,根本听不到灌木丛中的动静。

        战场上总有意外发生。

        走在前方的尖兵忽然挥旗。

        队伍中的观察员立即鸟语警告:“警戒.”

        一众鬼子立即原地停下,等待下一步命令,甚至踮脚探头向前张望。

        杂草丛中。

        大狗小声嘀咕:“特么鬼子尖兵发现在山道上留下的脚印还真像你娘的说那样停下了!”

        旁边的杨疯子立即低声警告:“别说话”

        “特么的那个中尉是我的,别跟我抢”

        能藏在这片山谷灌木丛中。

        到现在才被敌人尖兵发现,已经创造了奇迹。

        目前,鬼子第一小队全部进入伏击圈。

        跟着的第二个小队约一半进入伏击圈。

        敌人队伍拉开得太长。

        再等的话进入伏击圈的敌人都快走出包围圈。

        没想到杨疯子说在后边故意留下几件破军装一条步枪跟脚印,就能让鬼子大部停在伏击圈等待的事竟然成真。

        小鬼子这是跟杨疯子商量好了?站在自己面前等大伙打活靶子么?

        少尉正在呵斥东张西望不守纪律的鬼子。

        刘满河手中的驳壳枪透过杂草,瞄准二十余米距离的侧着身体的少尉胸口。

        砰.

        近在咫尺格外响亮的枪声,打破山谷的平静。

        飞出枪口的手枪弹恶狠狠撞进鬼子少尉胸膛,打断了鬼子少尉心中刚绷紧的弦。

        “打,狠狠地打啊”刘满河还带着稚嫩的声音如此的沉稳。

        跟着一片驳壳枪快速响,瞬间响成片。

        听到枪声后轻机枪,六十余支步枪跟着向站在面前的活靶子密集开火。

        马四环中射出的子弹冲出枪口,转瞬来到六十余米外鬼子军中最显眼的鬼子中尉鼻梁。

        同一瞬间,中尉眼眶中一枪,胸口中了两枪,未及倒地,虽然还在抽搐,但已死透。

        灌木丛中,三十余手榴弹投向鬼子摆开的“一字长蛇阵”。

        散布在山谷一边的灌木丛中猛然大作的枪声。

        如秋收时割麦子般将根本没反应过来的百余鬼子乱枪打倒。

        鬼子队形整齐,大部分鬼子都是“胳膊”中枪倒下。

        一部分在听到刘满河第一枪响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卧倒规避,堪堪躲过第一轮射击。

        跟着趴在草丛中仓惶还击,灌木杂草完全遮住了视线,头顶到处都是子弹咻咻尖啸。

        根本不知道目标在哪里。

        不敢抬头,反正,往两边射击肯定没错。

        身边到处是同伴胳膊中枪后的惨叫与哀嚎。

        八路的自动武器射击时已经听不哒哒哒点射声。

        枪声早响成了片,耳朵里全是一浪又一浪的声波在交错。

        刚扯出手雷拨保险砸罩帽,还没来得出手八路丢过来的手榴弹先一步炸响。

        一蓬蓬硝烟翻腾,间隔四五米,准确得令人发指。

        大部分没来及扔出去的手雷直接掉在鬼子身边。

        仅几个手雷从硝烟中抛往山道两边。

        轰,用手榴弹做成的集束拉发地雷,到这时候才先后响.

        几具鬼子尸体崩了一两米高,瞬间落上,硝烟乱石灌木枝叶齐翻腾。

        “遮断.遮断”特务团观察员几乎将嗓子喊破,刘满河下达的最新命令传开。

        轻机枪换了弹匣,弹道立即向后方还没来得及进入伏击圈的鬼子撕扯。

        靠近鬼子中间位置的特务团,战士纷纷放下枪,将面前手榴弹拉火后往鬼子第二小队后边扔。

        借助爆炸时腾起的硝烟遮蔽了战场,灌木丛中的战士猛地蹿起,嘴里咬着根树枝,不喊冲,不喊杀,闷头对残敌发动冲锋。

        这次冲锋的战士与众不同,因为,他们身上全部穿的是鬼子军装!

        与地上的鬼子尸体唯一不同的是,脖子上缠着一圈白毛巾

        特务团布置的伏击战术与绝大多数伏击战完全不同。

        第一轮射击消灭大部分敌人后,借着手榴弹爆炸遮断后边鬼子视线,化装成鬼子的队伍,跟着向残敌发起突击冲锋。

        只用驳壳枪,根本不用刺刀。

        速战!

        速决!

        硝烟中全是歇斯底里的鬼子鬼哭狼嚎惨叫声。

        很快,惨叫声停止,变成另外一种带着兴奋的惨叫声。

        三声尖锐的哨声在山道位置响起。

        灌木丛中脖子上缠白毛巾的第二波特务团战士空着手开始冲向山道。

        从地上的鬼子尸体上扒鬼子军装,顾不得血粘在身上的不舒服,各自往自己身上套,钢盔往头上扣,带血的三八步枪在身上蹭,开始往硝烟最浓的方向集结。

        包围圈外,被八路机枪压制的第二小队鬼子,在回过神来的军曹长指挥下,从就地警戒转为向山谷道路两边还击。

        鬼子中尉在战斗开始时就已阵亡。

        身处最后边的鬼子少尉立即接过指挥权。

        头顶八路机枪子弹在呼啸,趴在半人高的灌木疏草中连头都不敢抬高。

        嘴里的命令倒是喊得很清晰:“敌袭.还击”

        前方硝烟一片,“幸好”先前看得很清楚

        只要往山道两边的灌木丛射击,就不会伤着自己人。

        弥漫的硝烟中,退回来一群侥幸未死的皇军士兵,正拼命往回跑。

        正指挥手下向两边射击的军曹长愣了一下.

        这么快就扎上了绷带?

        还都扎在脖子上?

        八路什么时候开枪专打脖子?

        脖子中了枪还能跑得这么欢?

        距离本来就不远。

        逃回来的勇士回到阵地后并没有停下展开还击。

        甚至根本没有停下脚步,在阵地上往后边乱窜。

        军曹长下意识大声喝令,这些逃跑的勇士竟然不听命令,脚步不停仍然往后逃跑。

        终于明白怎么回事,正要吆喝,一名勇士将全扑倒进灌木丛中,一柄刺刀捅进胸口。

        趴在地上的鬼子兵没有时间理会逃回来的勇士,仍然忠实执行军曹长还击的命令.

        机枪组的勇士更是嘴里狂叫,野鸡脖子重机枪向山道两旁的轻机枪位猛烈压制还击。

        终于,八路那边的机枪全被打哑

        土八路仍然是土八路.


  https://fozhidaoxs.cc/book/65750658/8743032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