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山河锦绣冯锦传 > 第一百九十六章

第一百九十六章


魏·天安十一年二月。

        拓跋弘病逝,谥号献文皇帝,庙号显祖,葬于云中金陵。

        皇长子拓跋宏在太后冯锦的主持下,被立为太子,时年四岁。

        其母贤嫔李氏遵照子贵母死的祖制,被赐死蜀溪宫中。

        拓跋弘出殡的那天,拓跋子推站在百官之中,瞧着灵堂中又换上了锦衣华服的冯锦,霎时间觉得这许多许多年像是梦境一般,终于被现实击破,一切都回到了原点。

        栖凤宫里,四下皆静,微弱的烛光摇曳着,冯锦脱力一般靠在拓跋子推的怀里。

        这个时候只有拓跋子推能给她安慰,她不想避嫌,也不愿避嫌。

        “子推,把硕明和纯熙接回来吧。”

        拓跋子推低头看着她一夜之间多了许多的白发,只觉得自己的这颗心正不受控制地被人从身体中拖拽出去,鲜血淋漓“锦儿”

        冯锦抬起头来与他对视“子推,我这辈子,唯一对不起的就是你。可大魏如今再一次飘摇无主,各方势力虎视眈眈,我不能眼睁睁就这么看着大魏的江山毁于一旦,我答应过你哥哥的。”

        月亮升到冷清清的天空中,撒下白晃晃的一片晶莹。

        有许多的话在拓跋子推口中打着转儿,末了,他只瞧着她说出一句来“好,你在哪儿,我就在哪儿。我陪着你,守着这大魏的江山。这是拓跋氏的江山,我理应同在。”

        消息传到沧州已经是五日之后,卿砚看着风尘仆仆赶来的哲海,难以置信地盯着他腰间的那朵白花。

        “侍中,太后娘娘吩咐,将两个孩子接回平城照管。”哲海对冯锦和拓跋子推之间的事情心知肚明,见到炕上爬着咿咿哦哦嬉闹的两个孩子,也并不意外,只是恪尽职责地转述着冯锦的话,“娘娘说侍中跟着她在宫中苦了大半辈子,也该有自个儿的生活了。她这回选的路,不该再搭上您的余生,您便留在沧州罢。”

        卿砚的眼泪唰地流了下来,赶忙抬手抹了抹,摇着头道“我跟你走,两个孩子也是我照看惯了的,跟着别人我不放心。”

        哲海看了看她,又看了看她身边站着的王弘义“太后娘娘说了,不愿耽误您。不过,想必这位就是弘义大哥,若是弘义大哥愿意跟着侍中同去,便能解了娘娘心头的纠结。”

        王弘义连忙如释重负一般点着头“自然愿意!”

        他已经是年过四十的人了,在哪儿都一样,可也与冯锦一样,忧心自个儿耽误了卿砚的选择。

        哲海处事圆滑,又深懂主子的心意,听冯锦说了他们在沧州那些事之后,自然是能把她说出来的、没说出来的事儿都一并处理妥当。

        他知道自己这回来沧州,必然不会是只接两个孩子回去,但也从冯锦那儿得知了卿砚心中已经有了牵绊。所以启程之前就在平城安顿了一处宅子,给冯锦口中那个素未谋面的弘义大哥,以解决卿砚的后顾之忧,毕竟对于冯锦来说,身边缺了卿砚,等同于失去了亲人。

        众人星夜兼程地赶回了平城,栖凤宫里,拓跋子推、冯熙、雪瑶都在。

        两个孩子久未见到母亲,几乎哭闹了一路,这会儿也累了,怔怔地睁着大眼睛瞧着这一屋子的人。

        “姐姐怎么也跟着回来了,弘义大哥呢,你们难得团圆,又让我给搅和了。”冯锦抱起纯熙,又抚摩着卿砚怀里硕明皴红的小脸,心疼得直皱眉。

        卿砚轻拍着硕明道“您要回来做太后娘娘,那身边就缺不了卿砚侍中,这宫里上上下下,您瞧瞧哪个人能比奴婢用着顺手?再说这么些年斗转星移的,奴婢还怕那些个新人欺负娘娘呢。也是多亏了哲海公公,早已给弘义安排了住处,叫奴婢放下了心。”

        冯锦听罢,微微向哲海颔首以示感激。

        这便是哲海那么些年一直受她和皇帝们重用的原因,从不多说,从不多问,但该做的,一样儿都不会少做。

        拓跋子推站在旁边,从卿砚手中接过硕明。小小的孩子不知大人们经历了什么样的悲怆,也不知道自己未来会面临怎样的命运。只是乍一被多日未见的父亲抱起来,发出了“咯咯”的笑声,引得众人心中又是一阵酸楚。

        “孩子们我今儿带回王府去吧。”他酝酿了许久,话在嘴里盘了几番,才斟酌着说出了口,“毕竟你在宫中,身边忽然多出两个孩子来,名不正言不顺的,招人猜忌。”

        冯锦半晌没有开口,随后泄了气一般点点头。

        如今太子年幼,未立新皇,朝野上下又是乱糟糟的一团,甚至比拓跋弘即位那时更甚。

        她身边若是平白多出两个孩子来,总会有一些心术不正的大臣们抓住这个把柄大作文章。她如今倒是已经不在乎什么名声不名声的了,只恐他们觊觎了江山,又伤害了自己的孩子。

        “可摄政王府突然多了两个孩子,也会被有心人利用的。”卿砚上前,忧心忡忡。

        拓跋子推正要开口说自己不怕,冯熙却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将他们抱回握府上吧,只说纯熙是育婴堂中抱回来的养女,随我姓冯。至于硕明对外就称是你嫂嫂生的,与桓儿是双生子,只是当时早产体弱不便公布,如今调养成活,经钦天监指点过继给摄政王府,如何?”

        他思虑周全,众人皆为之感叹,拓跋子推静默了许久,忽然深深向冯熙一拜“哥哥的恩情,子推此生。没齿难忘。”

        冯锦的心中翻江倒海一般的难过,别过脸去悄悄流泪。她知道自己欠了拓跋子推太多,如果没有冯熙,恐怕连硕明都不能堂堂正正地随父亲的姓,倘若真的如此,她便是来世都还不完拓跋子推的情了。

        “锦儿,你选的路不会错,我也不会怨你。我们还能再像当年辅佐弘儿一般,不让大魏的江山落于奸臣之手。”拓跋子推当着众人的面伸手去为她拭泪,无论如何,他都打定主意要护她一生一世了。

        雪瑶将扶着冯锦的手松开,也绕至她面前“是啊母后,儿臣也陪您一起守着。”

        冯锦闻言却没有应答,片刻之后,她抬起头来“雪瑶,你出宫吧。说你出家也好殉情也罢,母后替你挡着。你得出宫去,你还有很长的一辈子要过。”

        (第三卷完)

        ------题外话------

        温馨提示这段与历史上有很大的出入哦,年号也没有按照历史来排(捂脸逃走)~历史上的拓跋弘还做了太上皇,二十三岁才去世,并且与冯太后发生过冲突,母子之间有很大的嫌隙。

        我这里杜撰的成分很大,因为之前写了一整卷锦儿和子推山水相伴的爱情,也是为了用母子之间的温情引出接下来冯太后毅然回宫二度临朝的故事,但还是不想误导大家,也怕引起熟悉这段历史的宝贝反感,所以做一下说明,本故事纯属虚构~祝大家看文愉快,较真须谨慎呀,啾咪~

        。


  https://fozhidaoxs.cc/book/6511/512255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