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大国粮仓 > 第44章 剑走偏锋

第44章 剑走偏锋


沈扬抽的位置是中间靠后,比起其他人不安,他反而是安安稳稳地坐在椅子上,听了半场的竞演。
  一路听下来,他心中就有数了。
  前面演讲的人分了两种,一种是在四道泉农场工作了很多年,凭借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写的改革建议。
  但四道泉农场的员工,你在什么部门,那很有可能到退休,你都没有挪过窝,还在那个部门。
  这种员工竞演的内容都是以自己所在部门工作为主,观点也是偏部门化,若是改革一个部门来说,还是适用的,可要是放在一整个农场上,那就显得太过片面了。
  而另外一种,多是进农场没几年的年轻人。
  年轻人会上网,能查到不少网络资讯。
  有几篇的内容,和沈扬在找资料时看到的参考内容,几乎没有区别。
  然而,一片土地有一片土地的脾气,他们的黑土地啊,可不是其他土地能比的。自然,也就没法完全照搬别处的经验。
  到了沈扬上场时,已经快到中午。
  “下一位竞聘者是粮库仓储科科长沈扬,让我们掌声欢迎!”、
  除了仓储科的员工热烈鼓掌,其他的掌声都稀稀拉拉的。
  沈扬走上台,将演讲稿放在发言台上,抬头看向在座的四道泉农场的员工。
  大家听了一上午的竞演,明显都听得累了,有的已经打起了瞌睡,有的频频看时间,等着时间到了就去食堂吃饭。
  看来,现在已经没几个人能听得进竞演内容了。
  杨盼盼显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她旁边,一个男同事站起来,像是要走。
  少一个人,就减少一个支持的可能。
  “听完这个再走吧。”杨盼盼好声劝道。
  “我还有事。”男同事摆摆手,走了。
  见有人走,其他人就蠢蠢欲动,也想离开。
  “听了一上午,大家都累了吧?”沈扬说着,拿起话筒,笑着看向下面坐着的人,“这唠嗑,你一句我一句,有来有往就不觉得累了。”
  他边说,边走下了舞台,笑道:“不如,我们来唠唠嗑吧。”
  “这小子,搞什么呢?这不是胡闹吗?!”尹升有点着急。
  “尹主任,别着急嘛。”陈保国十分淡定,笑着端起杯子,“听听我们的小沈同志要和大家唠些什么,我很好奇啊。”
  李明远也一副看好戏的心态,他笑道:“我猜,是要聊聊改革之后的新农场吧?”
  “大家没有想过,再过几年……”沈扬卖着关子,看向大家。
  李明远笑了起来,果然不出所料。
  “大家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
  “李场长,你猜错了啊。”陈保国笑呵呵地说。
  “嘿,这小子!不按常理出牌啊。”李明远也笑。
  沈扬继续说:“或者,我换个方式问,过个三四年,你希望过怎样的生活?”
  这提问式的发言,一下子让所有人都来了兴趣。
  沈扬将话筒递出去。
  “俺想给俺儿子盖个大房子!”
  “我希望能出去旅游旅游,也能坐坐大飞机,感受一把在天上飞的感觉!”
  “我希望能买辆小汽车!那开起来,贼拉风!”
  ……
  大家描绘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沈扬将话筒递给下一个男人。
  男人长得憨厚朴实,脸上是饱经风霜的纹路,他今年才四十多,但看起来已经五十多岁了。
  “俺想粮食能卖个好价,然后把家里的房子好好修修,再……”男人说着,憨笑两声,“再娶个媳妇儿!”
  礼堂里大家都哄然大笑,有相熟的邻居打趣道:“老李你不是有媳妇吗?”
  有人大声说:“他媳妇嫌他穷,结婚没多久就跟人跑啦!”
  又是一阵大笑,老李也跟着笑。
  毕竟,在四道泉农场,媳妇儿跑了的也不是一家两家。
  有些外地来的女人,是奔着过好日子来的,可嫁过来之后,才发现这地儿比他们那还穷,这日子越过越苦,越过越煎熬……
  四道泉农场穷,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不仅是农场穷,这一片能像赵长海一样家里有小汽车的,都非常的少。
  饭倒是能吃饱,可比温饱线高出有限,依旧有不少男人娶不上媳妇的,也有不少女人想嫁去外面过上好点的日子,年轻人有不少都出去打工,就再也不肯回来了。
  生产力不足,也让这片土地,总在农忙时捉襟见肘。
  “大家觉得,如果四道泉农场一成不变,三年后,你们想过的生活,还能过得上吗?”沈扬问,“回想过去三年,大家拿到手的钱够实现你们的愿望吗?”
  他看向大家,语气凝重:“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大家都心中有数吧。”
  原本大家脸上洋溢着笑容,此时,表情逐渐变凝重。
  谁都知道,那些愿望,只能是一个梦。
  现场的气氛太过压抑,杨盼盼替沈扬捏了一把汗。
  “所以,四道泉农场必须改革!”沈扬目光沉稳,语气坚定,“只有改革,才能带领大家走上致富的道路。只有改革,才能让大家的钱包鼓起来,日子好过起来,才能让那些你觉得遥远的愿望,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沈扬大步走回舞台,他真诚地看着每一个人。
  “我认为,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把咱们的农产品卖出去!”沈扬话锋一转,“你们一定要说了,就咱们农场外面的路,一路上颠过去核桃都能给颠开裂了,更何况咱们那些容易磕碰的蔬菜,黄瓜和柿子什么的。”
  大家纷纷点头。
  “你们肯定觉得我要说修路,那你们就又要说,哪有钱来修路啊?”沈扬顿了顿,笑道,“那就要从农产品产量提升、多元化农产品种植说起……”
  沈扬将自己的改革方案,转换成口语化,在互动间将他对四道泉农场的改革规划,在大家面前一点点构建出一张蓝图来。
  他讲得逻辑缜密,生动又有趣地带着大家体验了一把畅想改革带来的变化,这让礼堂里的每一个人的脸上都露出向往的神色。
  他们的心中不约而同地冒出一个念头——
  也许,这个小伙子,真的能带领他们过上,他们心中向往的好日子!


  https://fozhidaoxs.cc/book/64363304/6785233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