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跨界商贸 > 第49章 酒厂开业

第49章 酒厂开业


杨国涛摆摆手,说道,“没事,倒贴不了多少,你这样办就行了。”

“行吧,你是老板你说了算,涛哥,那我们酿什么酒。”杨国红又问。

杨国涛想了想,说道,“两台机器就酿两种酒,玉米酒和高粱酒。”

“那我现在就要让人采购,不然等他们安装好机器都没有东西给他们示范。”杨国红说完就要拿出电话叫人采购。

“不急,玉米农村很多人家都种得有,就在村里收购就行,高粱可能要从外县收购。”杨国涛说道。

两人正聊着,杨国荣面带微笑走了过来。

“国涛回来了,这才多久没见就当上了大老板,还在村里搞了这大一个酒厂,真厉害。”杨国荣说道。

看见杨国荣这家伙杨国涛话都不想和他多说,但还是说道,“回来了就好好在酒厂里面搞,不要去打牌,也不要喝酒上班,不要搞得在村里都混不下去了,看你怎么收场。”

“放心国涛,牌我已经不打了,上班肯定不喝酒,我还想今年搞点钱年底买车。”杨国荣坚决的说,至于是不是真的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杨国涛无语的摇摇头,这家伙还惦记买车呢,想想也正常,他刚考完驾驶证那一年也是一门心思想买车。

机器安装得很慢,两位师傅还要对一些东西进行组装,组装好了在进行对接安装。

杨国红去和自家父亲商量,让他打电话问问哪家有玉米,有的话可以拉来,他比市场价高上一点点进行收购。

晚上,三爷爷家,村里来了很多人坐在一起聊天。

周娅和王晓红两人帮着二婶端茶倒水。

杨风、杨德林、杨德桥、杨德全、杨德昌、杨国涛、杨国红他们坐成一圈聊着家常。

“国涛,你从市里回来都不打电话通知我一声,要不是你三爷爷说你回来了我都不知道。”二叔杨风说。

“二叔,我上次去县城你和二婶都在上班,何况我是早上回来的,更不用说了。”杨国涛是一脸无辜。

“国涛,你那个酒厂的设备都已经安装调试好了,明天是不是要正式开工了。”杨德昌问,杨德昌是村里的村长。

“对,明天正式开工。”杨国涛说。

“听说你酒厂里面的酒销往国外,你在村里酿酒运输方面可不是很方便,怎么不在市里搞一个大的酒厂,节省很多成本。”杨德昌说。

“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市里虽然方便,但水资源却没有农村好,农村的水资源干净,适合酿酒,而城市里面的是河水,里面还有很多杂质,酿出来的酒口感可没有那么好。”这些是杨国涛的真心话。

“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这句话说得好,可是我们这里太偏僻了,不管做什么都销不出去,就说去年,种了那么多红薯,可那些收红薯的往死里压价,最后还是卖不上价钱,把红薯一卖连本都保不住。”杨德昌一脸气愤的说。

在场的人都很气愤,骂那些二道贩子不是人。

杨国涛看着在场的人,这些人都是他的亲戚,他站了起来,大声的说道,“大家听我说。”

在场的人听到杨国涛的话都安静了下来,全部看向杨国涛。

杨国涛说道:“今天我在这里下个保证书,不管村里是种地或者是搞养殖,种出来的农产品,养殖出来的猪、牛、羊等,我全部比市场价高一个点进行收购,但有个前提,你们不能做二道贩子,把别村的农产品或者猪、牛、羊买过来在卖给我,如果被我发现我是不会进行收购的。”

在场的人无不哗然。

“国涛,你说什么胡话呢。”二叔还是很清醒的。

“我不是说胡话,仅限我们村,别的村我也管不了。”杨国涛说完就坐了下来,他又对二叔说,“二叔你放心,我心里有数,我在国外的朋友可是我这里运走了快上亿的货物,不信你问国红,采购的事情我全部交给了国红。”

杨国红给了二叔一颗定心丸。

“国涛,我们在酒厂上班的可不可以进行养殖。”杨国荣问。

看了一眼杨国荣,杨国涛说道,“可以,酒厂上班时间又不长,你们完全可以在家里养四五头猪。”

听到杨国涛的话那些报名在酒厂上班的都松了一口气,上班之余在家里的猪圈里养几头猪或者喂几头牛,过年的时候有额外的一笔收入,相当可以。

“国涛,你酒厂里面的酒糟怎么处理。”杨德全问。

杨国涛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酒糟可以拿来喂猪,看来德全叔是在打这个主意。

杨国涛想了想,有了一个主意,“酒糟产出的可能不是很多,这样吧,酒厂一天产出的酒糟两家人分,或者三家人分,轮流来,只限我们组,毕竟酒糟有限,也不好全村分。”

别组的人也不好说什么。

“国涛,我们家还有几千斤玉米,现在收不收。”杨国涛一看是大石头组的一个叔辈在问。

“国红不是正在进行玉米的收购嘛,德全叔应该有发消息问过的,叔你不知道吗?”杨国涛问。

“没注意,我明天就把玉米拉下来。”他有些尴尬的说,他旁边有人提醒他,说中午就通知了村里谁家有玉米可以送到上坝来,价格比市场价高出一点。

次日早上,村里每家每户都买了鞭炮和冲天炮送到酒厂来,鞭炮都放了差不多有半个小时。

一个简单的酒厂开工仪式后,设备厂的师傅教杨德林和杨德桥他们怎么操作设备,进入酒厂上班的人也都在跟着学习,等这两套设备顺利出酒,运转良好,还会增添设备,加大产量。

酒厂的事情杨国涛算是全部交给了杨国红,他离开酒厂来到家里,看着这小小的木房,是应该拆了重建,院坝都开始往外冒杂草,春天来了,土里的草根开始生长。

“国涛,看什么呢那么入神。”二叔道。

“没什么,就在想房子该怎么修好一些。”杨国涛说完,接着又说,“二叔,怎么没去上班。”

“我和你二婶商量了一番,不去县里上班了,准备就在家里搞养殖。”二叔说。

杨国涛点点头,“在家发展也不错,想好了养殖什么没有。”

“还没有,看看村里人家都养些什么,不准备和他们养一样的。”二叔说。

“其实你完全不用担心,要是村里全部养一个品种我才高兴,品种单一才好收。”杨国涛说。

“这样啊,那行,其实我还是很喜欢养牛,我准备把马坡山承包下来,在山脚建牛场,山上有草就可放牛上山,远处那些没播种的地方全部种上牧草,收割之后储存起来冬天喂。”二叔把他的规划全盘说了出来。

两人探讨了一番,杨国涛问二叔缺不缺资金,二叔说不缺,杨国涛没再多问。


  https://fozhidaoxs.cc/book/59981476/670188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