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八零年代土著夫妻暴富了 > 第8章 说服

第8章 说服


当个体户有什么好的?金德德实在没法理解温律年。

        不能怪他们狭隘。政策开放初期,这时候的个体户,可不像几十年后那样,个个有车有房有商铺。

        这时候的个体户,是真正的“个体”,他们大部分人都是小商小贩,甚至还有骑着三轮车、拉着货车,在大街上摆摊叫卖的。灵活是灵活,但是不体面呀。

        什么样的人会干这个?没正式工作,没编制的呗。不管是本地人,还是返城的知青,但凡能进大厂,谁愿意在大街上风吹日晒?

        虽然前段时间,报纸上报道了一个卖“傻子瓜子”的个体户,说是这人短短两三年,光卖炒瓜子,就卖成了百万富翁。可这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做生意,还是赔得血本无归。再说了,成了百万富翁又怎样,万一以后政策又变了,谁能受得住?

        所以说,还是进厂好,进了厂就等于进了家,大厂管教育,管医疗,管住房,管退休……从出生到歇菜都给人包圆了。说是铁饭碗,一点都不过分。

        德德一直觉得,温律年刚退伍回城,又赶上过年,先去拜访战友、朋友,不急着落实工作,倒也无可厚非。毕竟,他是大学生,还是优秀的退伍兵,组织上怎么着也得给他安排工作,说不定,新工作比纺织厂的宣传干事还好。

        可是谁能想到,他一门心思想当个体户呢?

        看看周围吧,邻居玉兰姐的跛脚丈夫,现在每天都去街口练摊,日子依然穷得揭不开锅。还有他们厂胡凤琴的街溜子丈夫,去年去深圳打工了,要是真能挣到钱,胡大姐早就拿着大喇叭,满厂、满家属院地炫耀了。

        温律年要是真和那些人一样,也去大街上当小贩了,光一个胡凤琴,都能把德德给嘲笑死。

        所以这一次,温家人全都反对温律年的决定,甚至,婆婆又开始指责德德,说她这当媳妇的,对丈夫的事不操心、没劝诫好丈夫,德德对此,罕见地沉默了。

        她幽怨地看着温律年,心想“你倒是说句话改变主意呀,别再把你妈气着了”。

        温律年像是心领神会,下一秒,却帮德德拿起了帽子和围巾。

        他对众人道:“妈,大哥大嫂,谢谢你们今天的款待。德德已经吃好了,我们就先回家了。”

        还举着筷子的德德:“……!”她不是暗示他这个啊。

        治不了闺女,还治不了儿媳?温母更气了,嗓门更上一层楼,“律年,我才说你媳妇儿两句,你就闹着要走,你们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当妈的!”

        温小妹心直口快,自然也向着亲妈,掺和进来拉偏架,“二哥,你也太偏心了,你是不知道,你不在家这几年,二嫂她……”

        “温静。”温律年打断妹妹。

        他的语气非常平淡,偏偏有股力量,让温小妹不敢再对二嫂置喙。

        温律年却换了个话题,“温静,你现在读高三,我们家里有历年高考的试题,还有很多科目的纠错本、复习资料,你想要吗?”

        “要啊,我当然想要!”虽然温小妹成绩不咋地,对高考却是认真的,万一用对资料,超常发挥,咸鱼也能翻身的。

        她立即换上讨好的表情,“二哥,你好人做到底,明天把学习资料给我送来呗!”

        “不行。”温律年解释,“这些资料,都是你二嫂当年读高中时积累的,我做不了主。如果你想要,就改天客客气气地去请教她。”

        温小妹强撑着嘴硬,“我才不去求她!谁知道她是尖子生,还是迷瞪生呀。”

        德德表示谦虚,“一般一般,我当年联考,也就考全市前三。”

        温小妹:“……”

        温律年没再废话,拉住德德出了门。

        关门的时候,温母还在里面抱怨,“这一个个的冤家,我是造了什么孽呀……”

        离开之后,温律年的耳根就清静了吗?并没有。

        自行车后座,金德德用帽子和围巾,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只有玉珠般的声音,隔着口罩,嘚吧嘚地倒出来——

        “温律年,我觉得你应该听一下你妈的意见,纺织厂的工作挺好的。虽然厂里的效益没有往年好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坐办公室总归比摆地摊强!”

        “那个,我不是关心你,我也不是向着你妈。就是觉得你应该再等等,等街道办的分配。部队不是给你发了补助吗,实在不行,你就托关系买个工位。要是钱不够,可以……先用家里的存折?”

        最后这一句,实属违心又肉疼。德德在心里补充,等他上班挣到钱,必须一分不少的还给她!

        然而,德德自认为规劝很诚恳,牺牲也很大,前面骑自行车的男人,偏偏跟个闷葫芦似的,只顾着骑车,一声也没有回应。

        没办法,天已经黑了。路面的积雪虽然扫干净了,但是气温太低,有些地方已经结冰,行人不留神就会滑倒。所以,温律年全程格外认真,一心盯着路面,哪还注意德德说了什么。

        德德一路对牛弹琴,得不到回应,不生气才怪。

        回到家属院,她的樱桃小嘴,撅得能挂油壶,“温律年,你到底有没有把我的话听进去?!”

        温律年无奈地揉揉眉心,进门第一件事,却是拿出热水瓶,给德德倒了一杯温水,“说了一路,你渴不渴?”

        德德嗓子都快冒烟了,嘴上想拒绝,身体却很诚实地凑过去,咚咚灌了一大口。

        温律年又走到沙发对面,弯腰打开了桌子上的黑白电视机。不早不晚,《大侠霍元甲》刚唱完主题曲。

        德德很惊喜:“咱家的电视机,居然修好啦?”

        温律年点点头:“下午,我路过家电维修处,在那买了个新开关,师傅告诉我怎么安,挺简单的,我就自己动手换了。”

        这可比把电视机抱出去维修省事多了,关键还便宜,没想到温律年连这个都会。

        但也就高兴了一秒,德德觉得做人还是应该有原则,她忍住看电视的欲望,继续刚才的话题,“温律年,我不管,你可以不去纺织厂,但是当个体户不行!否则,我们就离……”

        “你肚子饿不饿?”温律年突然打断她。

        “什么?”德德被问懵了,这人的思维好像就没跟她同频过!

        温律年走进厨房,不知他掀开了什么,房间里立即散发出一股热腾腾的米饭香。

        “电饭煲?”德德震惊了。

        厨房灶台旁,那圆滚滚、大肚子、插着电的,可不就是电饭煲嘛!旁边,连包装盒都是崭新的。

        电饭煲里闷着米饭,不仅有蔬菜丁,还有几片肥瘦相间的腊肉,色香味俱全。

        德德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今晚,婆婆家吵吵闹闹的,德德不是吃瓜,就是在被吃瓜,哪有心思吃饭。她顶多吃个半饱,回来的路上,也被嘚吧嘚地消化完了。

        菜和肉是在外面顺道买的,饭则是温律年去工厂接她前,就提前做好的。自动煮饭、自动断电就是方便呀。

        德德忍住激动,又问:“你在哪买的电饭煲,不对,你怎么会有电饭煲票啊?”

        温律年一边盛饭,一边解释:“我有个发小,在货运公司工作,今天碰上了。他们发年货,手上刚好有工业券,我就掏钱买了几张。”

        货运公司,德德撇撇嘴,“你该不会是去咨询,那什么缝纫机的发货问题吧?”

        温律年没有否认,反问道:“德德,你知道我为什么想做个体吗。”

        德德愣住,摇摇头。

        温律年:“边境那场冲突,我们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代价。敌人有苏联、欧美的支持,连武器装备都比我们先进,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强盛才是出路,落后就要挨打。”

        德德:“可是,你去工厂上班,也算是为社会做贡献呀。”

        “还不够。”温律年:“往远了不说,就说咱们的小家。现在光买电饭煲、彩电还不够。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以后咱们还要买电冰箱,买空调,买车子,甚至买计算机……这些都需要钱。”

        德德没想到,温律年已经规划得那么远了。

        她自己一个人住习惯了,是典型的今朝有酒今朝醉,婚后的三大爱好是化妆、看电视、买新衣服,现在想想有些惭愧,“如果我把工资省一点,你说的那些,以后可以慢慢买。”

        温律年摇头:“不,德德,这是我的责任。而你,只要过你喜欢的日子就行。”

        温律年没说的是,下海经商的想法,早在他当兵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

        一方面,是西方经济发展的冲击。另一方面,则是受他母亲那一封封来信的影响。

        相比德德给丈夫的只言片语,温母给儿子写信,那叫一个事无巨细,里面最多的,还是对那个败家儿媳妇的控诉。开篇通常是,“唉,德德又乱花钱,买了一堆有的没的……”结尾则是,“律年,钱你要自己留着,别一股脑都寄给她。”

        温母不会想到,她的控诉信非但没有帮儿子省钱,反而让儿子更加自责。温律年盘算了一下德德买的东西,心里第一反应是,她那点工资怎么够花。

        想想人家多好的姑娘,十八岁就嫁给他、给了他,又独守空闺等着他。如果媳妇过得节衣缩食,连基本的物质条件都无法满足,他还是个男人吗。

        所以温律年在部队,训练比谁都刻苦,做任务比谁都积极,还因为自身的专业优势,调进了军工厂。工厂有很多留过洋的专家和老师,正是在那里,温律年的思维发生了重大变化。

        当然,如果温母知道,根源还在她写的告状信里,肯定又要气得吐血三升。

        温律年把香喷喷的腊肉饭递给德德。

        德德扒着米粒,或许是温律年的眼神太坚定,或许是他为她描绘的未来太美好,德德某一处松动了。

        她问出了心底最大的疑惑,“你下海经商,万一赔钱了,那怎么办啊?”

        当媳妇的,哪有先唱衰老公的。温律年却不生气,“放心,缝纫机可以先赊账,启动资金是我的退伍补贴。就算干不下去,我也不会动用家里的存款。”

        做生意的话,成功和失败都有可能,但如果不试试,温律年一辈子都不会甘心。

        德德总算明白,这个看起来温润平和的男人,骨子里却极有原则。他意志强大,信念坚定,已经决定的事,绝不会因任何人轻易改变。

        就是德德也不行。

        第二天早上,温律年照旧做了早饭,骑车把德德送到纺织厂。

        他还汇报了近期的行程计划,“机械厂和货运公司过年会放假,等缝纫机发过来,估计要等到年后了。这几天,我先去做市场调研,找找店面。当然,咱们家的年货也该置办了,我一并来做,你好好上班,不要操心这些……”

        往年过年,德德一个人住,哪管过年货的事,都是一切从简,最多亲妈炸些吃食,给她送过来。

        温律年这么说,她也不好再端着,体谅道:“你这么忙,晚上不要来接我了。走几步路而已,我自己能回家。”

        “那可不行。”温律年微笑,“我现在是无业游民,万一我创业失败,家里就靠你的铁饭碗了。现在,你先给我一个表现的机会吧?”

        德德被他逗笑了,“那你早点过来啊,别让我等。”

        温律年语气郑重:“德德,我不会再让你等待了。”

        身边有个男人对她天天接送,最大的还好处是,以前那些不着调的滥桃花,都自觉地躲开了。

        毕竟,温律年在部队的块头不是白练的,185的大高个,往那一站,想亲近德德的,光是看他眼神就腿软了。

        办公桌上的匿名情诗少了一半,德德也乐得清净,工作效率都提升了不少。

        下午,张书记还专门把德德叫到办公室,跟她说起温律年工作的事。

        “你这小媳妇,温同志回来了,怎么也不提早说!他是大学生,还是退伍兵,昨天还主动帮咱们扫雪,大伙都夸他能干呢。这样优秀的同志,厂里当然要给他保留着工作。

        “不仅如此,厂里还一致决定,小温的工资也会按照高学历人才的标准发放!你回去通知律年,让他准备准备,明天一早,就来厂里报到上班吧!”

        张书记还笑着补充:“趁年前统计编制,你们要抓紧时间,过了这个村儿,可就没这个店了啊。”

        德德:“……”

        这无疑是意外之喜,温律年学历是大学本科,按这个标准,工资会比她这个五年工龄的小主管还高!

        有钱多香啊,谁会跟钱过不去啊!

        金德德面具痛苦,本来已经偏向温律年创业的心,这下又动摇了。


  https://fozhidaoxs.cc/book/59121330/6288945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