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似锦华歌 > 第217章 参观(下)

第217章 参观(下)


“何为上下铺?”

        几人自是一脸不解。

        她带着几人去了最近的一间宿舍。

        “宿舍就四间屋子,那边两间,这里有两间,靠近综合教室的宿舍,都是女生宿舍。”

        从屋子外侧看,也就比普通的大通铺床屋,大一些而已。

        蔡戌则问道“顶多能住八人?”

        大通铺,类似炕头的床铺,拉通一横排,头并头,脚挨脚,成年人勉强睡个八人,若是身材瘦小一些的,或者是孩子,睡个十人,问题也不大,只是舒适度没那么好而已。

        推开宿舍门前,她解释道“每个孩子一个铺位,不挤着睡。”

        几人纷纷往里去。

        进去的瞬间,蔡戌则就称好起来“这可是梯子?顾公,你瞧,梯子竟然可以夹在这个地方,如此一来……孩子们就可以灵活上下!”

        “屋子还是窄了些,如果有更多地方,孩子们就能住得宽敞一些。”她一边说着,弯腰下去,从最近一个床铺底下拉出一个箱子来“每个床底都有两个箱子,孩子们总有些东西会想要放起来,底下空着,也可以放着盆子之类的物件。”

        “想得如此贴心。”

        “这些上下铺,还有箱子,都是孩子们自己做的。”

        屋子呈长方形。

        进门在窄的一方,窗户只有两扇,在门的对面,左右两边则是竖着的上下铺。

        一共八张上下铺,能够住十六个孩子。

        在她眼中,这样的铺子还是比较简陋。

        但在其他人眼中,觉得这样的宿舍已经非常好了,毕竟,每个人都拥有了自己的铺位,以及储物空间。

        出了女生宿舍,不远处,就是公共厕所。

        “什么?这里,这里是茅房?”

        自家有茅房的,实际上,还是不多见,多是使用恭桶,装得差不多了,再倒进统一的粪车里。

        因为要包吃包住,几十个孩子,使用恭桶肯定是不方便。

        所以,学堂里专门设置了两个厕所,男女分开,每个厕所里有六个隔间。

        至于厕所的具体建造方法。

        那就是土法子——底下挖个大坑,里面放上口大缸子,再搁两块板子,用来踏脚。

        厕所要定期清理。

        蔡戌则从里面看了眼出来“墙上竟然还有香囊。”

        “不止是香囊,还有厕纸,水盆和洗涤皂。”

        简单说了些,带着几人去教室。

        “听闻,这里要开设医学课堂?”

        “顾公,你对面的教室,就是专门的医学教室,里面有一些药材,药炉,还有一些医学书册。”

        在顾凯芝面前,她把关于教学的所有想法,跟他说得非常清楚。

        每日上午,统一安排文化课,由周铭负责教授,识文断字,晓百家姓,以及一些基础知识,每日下午,则是一项其他课程,拳法,医术,还有实践课。

        实践课很有意思的。

        她邀请芳草来给大家上算数,孙大教大家如何识破路障陷阱,孙二教大家如何做菜,还有孙小猴,他要给孩子们分享销售经验,手工课等等,对了,周沛霖也要教学,她想了好几天,最终决定跟大家分享一些茶叶知识。

        此外,洪大叔,洪大婶,他们都会轮流来。夜夜中文

        四人是拒绝了好几天“东家,不行,这不行啊,我们都是粗人,大字都不认识一个,能教孩子们什么?不行,真的不行!”

        “大婶子,你会烧柴吧?我就不会。”

        “二婶子,你不是买菜厉害,总能找到钱最低,菜又最新鲜那家?”

        “还有德子叔,你晓得怎么修车轱辘!”

        不是要非常专业的知识。

        每个人能够分享一些经验,对于分享者本身来说,就不是一件简单的小事。

        “……大致就是这样。”她望向几人,目光落在顾凯芝脸上“顾公,你觉之如何?”

        顾凯芝盯着墙面“黑板”。

        隔了几秒,他才看了她一眼,像是从什么回忆抽出身来。

        “贫苦家的孩子,想要走上仕途。”顾凯芝叹息一声“难。念书,进学堂,本就是一件奢侈之事,绝大多数人家,供不起孩子念书。小柳,你……你们这是给了许多孩子一条新的活路。”

        “我希望更多人能够有更多的选择,并非一定要走上仕途,人生才算是成功,开一家书肆,开一家食铺,能够解决温饱,穿的暖,吃得饱,夜里睡得着,那就很好了,如果他们能够帮助更多的人,那就更好了。”

        “你看得比我透彻。当初,我想置办私塾,只是想让更多念书,今后报效朝廷,而你……”

        “我本就是个普通人,咱们普通人就做普通的事,朝廷当然得有人贡献一份力,也得由顾公这样的忠善精良之士,去牵头,况且,顾公当初置办私塾本就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没有你的当初,哪里有咱们的今日?”

        顾凯芝笑了起来“年纪轻轻,也学得拍马屁,你这样不好。”

        “哪里是拍马屁,实话实说而已。”

        顾凯芝又“唉”一声“你要是个少年郎就好了!不知能为国,效尽多少力!”

        一时间,她没接话。

        她可不是为了朝廷,为了国家,只是为了自己,顺带着带动其他人而已。

        孩子们平时上课,但其余时候,他们也要做事。

        比如吃了饭,要轮流洗碗,收拾食堂,因为负责给他们做饭的是洪叔婶,他们四人只做早午饭而已,晚饭,会由孩子们轮流上灶台。

        食堂,宿舍,厕所打扫等等,他们都在自己动手。

        周末的时候,他们还要分别去其他地方帮忙——参加社会实践。

        三年之后,再分别去她的铺子工作。

        成立学堂,对于她而言,最终是为了输送人才。

        嘘——别说她鸡贼。

        鸡贼的在后面。

        三年毕业以后,得去铺子里工作三年,包吃包住,没有月钱,但是,如果能坚持下来,三年后会给他们一笔“巨款”。

        人才储备链条,暂时就到这里。

        话说,不怕三年里人家跑了?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入学之前,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会一一记录。

        古代人员流动性不高。

        并没有那么容易跑。

        “必须是十岁以上的孩子,原本计划着是男女各一半,现在看是不成了。”

        “为何?”

        “受去年灾情影响,一些孩子无家可归,拳馆陈师傅收留了一些,如今都送我这儿来了。”

        。


  https://fozhidaoxs.cc/book/585/702047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