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大汉钢铁直男 > 第二百二十七章 开府

第二百二十七章 开府


“我觉得稳妥为上。

        即便集合起三十万大军,我们的兵力面对匈奴大军也不占据绝对的优势。”

        匈奴主力大军绝对在三十万以上,当然这是在情急之时全民皆战的时候。

        真的把匈奴人合围到一处,光是匈奴大单于的部落就能够集结出五十万能够上马战斗的匈奴骑兵。

        他们的战马充足,将十四岁到四十岁的壮年男子全部征召入大军,绝对能够到这个数字。

        这也是张远为什么一直想着避免在剪除掉匈奴其余的部族之前与匈奴发起决战。

        早先在高阙,即便军臣把二十万大军全部葬送在那里,他回去之后也能重新再召集几十万大军。

        这就是之前为何汉军一直消极对待匈奴大军的原因。

        很多人都觉的,匈奴人是杀不完的。

        漠北会源源不断的生出匈奴大军南下与汉军作战。

        早先军臣只是率领大军南下,他打算奇袭渔阳郡杀了韩安国。

        当这计划破灭之后,庞大的军队需要生存需要粮食,军臣意识到短时间内不可能结束掉战斗,便让自己的部落南移了。

        也就是说在颓当城聚集有近百万的匈奴人。

        不然卫青手里面有十五万的兵力,也拥有五万骑兵为什么不主动出击给军臣一个厉害。

        人多意味着混乱。

        匈奴人本来就不懂得管理,这才是褚达能够将消息传出来的根本原因。

        不然在军中,褚达四周都是匈奴的骑兵,他又怎么能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把情报送出来。

        “好吧,我只牵制匈奴主力大军。”

        卫青恨不得一回就把全天下的匈奴人全都杀掉。

        “放心,漠南漠北无王庭的日子不会太远。”

        在卫青家中填饱肚子之后,张远就赶回到了自己家中。

        临时的卫将军府暂且设立在新安侯府。

        张远在卫青家的时候,就让卫青派了个人过去通知卓文君,让她收拾出来一处偏殿,作为卫将军的办公地点。

        等张远回去之后,卓文君已经让人收拾好了。

        而刘彻配给张远的一系列官员还有兵员都在新安侯府门口候着。

        这兵员可不是那五万大军,不到重要的时候是不可能有五万大军进城的。

        这些兵员都是保护张远周全的卫兵。

        先过来报道的是距离建章宫最近的薛仁。

        “末将拜见卫将军。”

        薛仁这小子见到张远之后,脸上满是兴奋之色。

        “好小子。”

        张远拍了拍薛仁的肩甲,一手环过去搭在他的肩上把他拉进了偏殿之内。

        “卫将军此次要末将担任何种职务?”

        薛仁既然入了张远的卫将军府,张远自然是要给他封官的。

        军司马还有长史这样的重要位置,刘彻都没有插手。

        张远统率的是一军,只要张远不下令是不用分兵的。

        “你与李健的位置再说,你就暂且为偏将。

        等上了战场我自有大用。”

        薛仁听到后,有些失望,他以为凭借关系怎么也能捞个大将当当。

        现在张远是卫将军,享有开府之权。

        论起来长史的权力要更大一些,不管是丞相还是大司马还是四个位比三公的将军,长史全都是副手一级。

        卫青的骠骑将军府中长史,光是下属的官员都有六十二人,小吏就更多了。

        张远的卫将军没那么大的排面,但是看刘彻打包送来的官吏,就知道权力也不小。

        从事中郎两个人,都是有资格与张远议事的。

        长史掾属有十一个人,长史令史有八个人,长史御属有十个人。

        张远拿到名单之后,突然感觉这卫长史比自己事情都多。

        至于军司马,设不设都可以。

        张远的逼格已经拔高了一截,已经不是早先两千石的官员,现在拿校尉当自己的副手按说也是没问题的。

        可校尉这种大官,张远没有那个资格也没那个胆子封。

        只能等刘彻给,可是刘彻没给,甚至没给薛仁他们几个给些将军封号。

        讲道理张次公的地位已经不比校尉低了,早先与张远卫青一起攻打楼烦王白羊王的时候,人家就是校尉了。

        其他三个人不给个称号就算了,连张次公也没给。

        当然也可能是给了,张远现在不知道而已,毕竟眼前就特么薛仁一个小崽子。

        至于薛仁这个羽林军校尉真的是有名无实,全大汉一千石的校尉估计就薛仁一个家伙了。

        “你什么时候到的?”

        “正午之前,还在府上用了一顿餐。

        早知道王厨子被将军你弄到了新安侯府,末将这段时日就多来叨扰了。”

        面对薛仁这种贵族四代张远也没法说些什么。

        不过这些贵族不管是四代还是三代还是某个活着的二代,现在若是不努力,想着啃着祖宗的老本,那将来就只能等着倒霉了。

        刘彻最狠的那次酎金事件死了个丞相不说,还把公孙贺的爵位也给剥夺了。

        薛仁现在不努力靠军功从家族之中脱离,将来的命运估计也不会太好。

        “等其他几人来了,你可别在我面前插科打诨。

        在军中就要有个样子,莫要外人说我张远治军不严。”

        “末将明白。”

        李沮还不知道是啥人,但是张次公跟薛仁都是混子类型。

        也就李健一个值得信任的了。

        在卫将军府属官的帮助下,张远跟薛仁理清了这五万骑兵的来历。

        好在不是什么郡国兵侯国兵之类的老残病弱。

        刘彻将长安以西原本就是要应付浑邪王休屠王的大军给调回来了。

        至于长安以东所有兵力一点都没有动。

        应当是推恩令下发之后,刘彻心里面对那些诸侯王不是很放心,才有这么一出。

        张远是真希望率领南军八校尉还有羽林军期门军一起出征。

        这五万骑兵才是大汉最强阵容,可是却一直放着拱卫长安城,着实是有些浪费。

        若是让李健亦或是薛仁率领这五万大军出征,也能够强行将浑邪王还有休屠王硬生生的拦在河西,不让他们往东一步。

        “卫将军,期门仆射李健将军还有卫尉少卿李沮将军到了。”

        一名长史掾属前来对着张远说道。

        “让他们直接进来。”

        “喏。”

        待李健进来,面容上就是激动。

        而李沮则是忐忑不安,当然也有着一丝激动。

        “末将拜见卫将军。”

        “二位不必施礼,卫将军府第一条规矩便是在军中不必拘泥于俗礼。”

        “喏。”

        张远第一时间来不及去跟李健说话,而是上下打量起来了李沮。

        李沮身上有着一种北地汉子的粗犷,眉眼之中尽是忠厚。

        “李沮将军你族籍何处?”

        “回卫将军,末将族籍原本在西河郡,但是在将军与骠骑将军收服河套之后,便将家族迁至祖籍云中郡云中城。”

        听到李沮的回答,张远才稍作放心。

        他现在听到个姓李的都会觉得跟陇西李氏有关。

        张远觉得一个姓氏出名人的几率,绝对是跟那个姓氏有多少人挂钩的。

        姓李的人多,总是给张远造成一种到处都是姓李的假象。

        “原来是云中人,我说怎么一看就是北方的汉子。

        我平时偶尔听到有人夸赞你勇武,这次陛下准我点将,这才挑了你。

        你我虽然之前未曾见过面,希望你我之间不要有隔阂。”

        “末将得知消息之后,一直在家中思虑该如何报答卫将军提携之恩。

        家中大人告诫末将,只有在战场之上杀更多的匈奴人才是报恩的方式。

        我云中李氏自赵武灵王之时,便入驻云中城与匈奴楼烦王所部征战。

        高祖皇帝建立大汉之初,我大汉疲弱,无奈之下只得割舍了河套,我李氏被迫南迁。

        之前听闻将军与大司马要征战楼烦王,末将一身热血喷涌却无出战之机会。

        眼下卫将军给末将一战的机会,末将一定不辜负卫将军的恩情,在战场上尊吾父之嘱托,铭记先祖之英魂,誓与匈奴不死不休!”

        张远没想到李沮是这么一个能说的人。

        这是憋屈了多久啊。

        张远顿时觉得自己没有选错人,李沮说的肯定不是假的。

        大汉这些名将的家族大都在边郡,为的就是稳定民心,另外最有血性之人皆在北方边郡。

        征兵有天然的优势。

        大多数人与胡人有天生的仇恨。

        像李沮这样与匈奴有百年仇恨的家族不在少数。

        “好,本将军相信你。

        可本将军从陛下那里把你要过来,可不只是为了让你在战场上拼杀的。

        为帅者统将,为将者统兵。

        为将者应临阵能致胜,不使将士枉死。

        这些你包括李健还有薛仁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哈哈哈,卫将军这是在教训下属吗?”

        张远话音刚落,一阵爽朗的笑声就从外面传来,然后就看见张次公走了进来。

        “岸头侯许久不见。”

        “末将拜见卫将军。”

        张次公地位本就不比张远低多少,自然比其他人要从容许多。

        “此次恐怕要委屈岸头侯在我麾下了。”

        张远给自己这个本家人打了个哈哈,想要看看他的态度。

        “卫将军说笑了,若是没有大司马跟卫将军,末将恐怕还在边郡统兵,这辈子能不能回长安还是两说,更别说现在做个侯爷,整日美酒美女作陪。

        卫将军看的起末将,点了末将的名字,末将自然要为卫将军效力。

        反正卫将军让末将向东,末将绝对不往其他方向跑。”

        “好,有岸头侯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此次出征首功必定是岸头侯你的!”

        “那就多谢卫将军赏识了。”

        张远说过其他三人要学的还有很多,最好的学习对象就是张次公。

        但是张次公那不拘礼法的性子不能学,往后张次公也是栽到了这上面。

        一个人能在官府的清剿之下存活下来,最后摇身一变成了大汉的将军,现在更是位列侯爵。

        说张远还有卫青是从一个奴隶爬上来的已经是奇迹了。

        但是从一个江洋大盗爬上来这也是另外一种奇迹,虽然没有奴隶发家那么励志,可那为人处世的态度也值得别人学习。

        张远说会给张次公首功,还有另外一层意味,这场战役,先锋必定是张次公的跑不脱了。

        李健薛仁当先锋,张远怕这两货被宰了。

        至于李沮虽然现在嘴巴说的厉害,但是真本事还没看见。

        也就只有张次公可以拿出来献祭一下,即便让他获得了大功劳也无所谓,该是他的就是他的。

        “人都到齐了,那么卫将军府长史便要定下来。

        本将军觉得期门仆射李健最为合适。”

        李健从跟李沮一起进来之后就没跟张远搭过话,现在突然被张远委以重任,整个人有些不太适应,四下看着周围三个人。

        张远也在打量着其他人的模样,但是张次公根本就不在意这个职位,他要的是能上阵杀敌获取战功。

        至于李沮知道在这里自己跟张远关系最不好,本来就没想着这位置能落在自己身上。

        唯一不满的就是薛仁了。

        “将军,您不是说末将与李健将军的位置再说么?”

        “我说了啊,你为偏将。

        李健是再说,现在不是说了么。”

        薛仁突然有一种被坑了的感觉。

        不过也不敢跟张远顶嘴,张远的厉害他可是体会过的。

        许多年前那鞭刑,薛仁到现在都忘不了。

        “就这样,李健为卫将军府长史,府内一切公务交由李健处理。

        这三日内最重要的事情便是点齐人员,五万人五名校尉统军外加五名军司马,让他们领兵停在池阳城外然后来见我。

        另外物资一定要带齐,五万骑兵,期门军与羽林军将原有的装备全部带上。

        其余骑兵每人身着甲胄这是最起码的,随身携带弓弩环首刀,每人配备三根长矛。”

        “长矛?”

        张次公直接就发出了反问。

        “对,三根长矛。”

        “可是这会极大增加我军的负重。”

        “我自有用意。”

        看到张远如此坚持,张次公不再说话了。

        “李健你直接去中军府讨要便是,现在一起以骑兵的需求为主。

        粮食只需要带够支撑到我们到朔方郡的就行,然后再从朔方郡进行补充。”

        “末将领命!”

        张次公听到张远要带长矛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反应,完全是因为长矛是步卒的武器。

        一根长矛不管怎样都五六米,骑兵用长矛只有欧洲那些重骑兵才会出现。

        秦矛足足有六米之长。

        汉矛再短也短不过五米,而是矛的造价高,从秦之后大汉就很少生产矛了。

        因为弓弩的射程比矛的攻击范围远多了,枪还有戟都要比矛轻而且好用,矛自然而然的就要淘汰了。

        张远一下子要十五万根长矛,不说把长安的兵器库给掏空,估计也差不多了。

        张远要这些长矛自然是有大用。

        。


  https://fozhidaoxs.cc/book/548/577066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