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全球灾变:我有一座地下城 > 第63章:都崇拜内阁智囊团

第63章:都崇拜内阁智囊团


  第二层,面积比第一层大一倍。
第三层,面积同样再翻一番。
第四层,第五层.....
宋允文越看越是郁气!
全都是那种材料......
都是钱啊!
这耗资,恐怕用唐国十年的GDP也造不出来吧!
那个人......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难不成,他真的是神?
一有了这个想法,宋允文就开始胡思乱想,联想到之前的那个胶囊,还有那些弹药......
“我在瞎想什么呢?”
“这个地方怎么可能凭空冒出来?”
“更不可能是在我们眼皮子地下建的!”
“肯定是在别的地方建好了,因为地壳运动的缘故,才恰巧挪移到这里!”
也只有这样解释了。
来到第六层,面积再扩大一倍!
有了之前的铺垫,宋允文倒是见怪不怪了。
不过,这一层有一些特别的地方吸引了他的眼球。
他指着远处几个并排的罐状设施,问向一旁的助手:“那些是什么?”
“那玩意儿像油罐,又有点像核电厂的反应堆......”
助手支支吾吾的,说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虽然那助手见多识广,但这东西他还真没见过。
最后,还是一道前来的某个大学教授屏气凝神的说道:“那是一个给排水装置。”
这话音刚落,宋允文的助手便一口回绝:“不可能!”
显得十分激动。
“给排水装置我都认不出来?”
“那我还做什么宋指挥的助手?”
“我组织建设的给排水工程不下百十个,从来没有见过这种装置......”
那教授笑道:“这种给排水装置在我们实验室里目前还只有一个概念,连实验都没通过,你没见过,倒也正常。”
“太恐怖了!”
“我还以为这个概念还是我们学校的实验室领先全球呢。”
“呵呵,没想到,我们玩的,不过是在喝内阁智囊团的洗脚水,还是凉的!”
宋允文听完,眼角微颤。
又是一个超现代的设施吗?
“呵,再厉害又有什么用?”
“还不就这么小,能维持几千人的正常生计就不错了。”
言至于此,宋允文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要是再多建几个这种设施就好了。”
“那样,这个地窟也就能安置更多的人......”
话音未落。
那教授轻声一笑:“你别看这个设施这么小,但这设施的下面起码有成百上千条管道!”
“而且全都连通至地下几百米乃至上前米的地下河!”
“你以为这些罐状设施是储水的?”
“那你就大错而特错了。”
“这是水流加速装置!”
“只要这个地窟不用于工业运作,别说是几千人了,就是在这地窟里安置个几百万人,正常的生活用水也绝对不成问题。”
说到这里,那教授深吸了一口气。
“如此庞大的工程,内阁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而且,还一点消息都没有放出来......”
“我现在开始好奇所谓的内阁智囊团了。”
“宋指挥,能不让跟李阁老说一下,让我去参观参观内阁智囊团。”
宋允文:“......”
得,又魔怔一个。
不想跟这教授多纠缠,他想转开话题。
但这人实在太粘巴,揪着这个话题不放,他实在是没辙,最后只得对着远处一个学者吼道:“你在那干嘛呢?!”
那个学者此时正打开了一处水龙头,哗啦啦的放着水。
放出水来,那家伙也不用。
整了俩仪器在那冲啊冲的。
看上去十分浪费!
“不知道现在水资源十分紧缺吗?”
宋允文的语气可以说是相当不好了,但是那学者一点都没有生气的样子,反而听得这声音,一脸惊喜的看着宋允文。
“宋指挥!”
“这个设施了不得啊!”
“不仅实现了核聚变,还把核废水转化成了可饮用水!”
“不是大和副首相说的那种可饮用的核废水哦,这东西是真的可以饮用!”
“太了不起了!”
“这又是内阁智囊团的杰作吧!”
“他们竟然连这种技术都掌握了!”
“宋指挥,帮帮忙让我也去参观参观内阁智囊团的实验室吧。”
他的话刚一说完,像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紧接各种声音都传来了:“宋指挥,我们电力实验室的人也想去参观内阁智囊团的实验室。”
“我们水力研究中心也想!”
“我们也想去。”
宋允文:“......”
本来他带这些各个部门的人来,是来检测这地窟是否符合住人标准的,现在倒好......
给自己惹了一身臊!
旋即懒得理会这群人,直接扭身出了这地窟,去跟李鹤年汇报了。
李鹤年听得这些消息,神色稍稍有些复杂。
从各种迹象表现来看,刘琛所掌握的科技,远远在他们的之上。
若是到时候刘琛有什么不好的想法,那唐国,乃至整个蓝星面临的,恐怕不比灾变轻到哪里去。
但现在,他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只能祈祷刘琛对蓝星没有歹念吧。
“罢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先把当下的难关度过去再说。”
李鹤年喃喃着,旋即看向宋允文:“既然地窟没有什么问题,那你就去着手搬迁的计划吧。”
“记住,只搬迁平民,军方人员,以及一些科研人员,就暂时不搬迁了。”
“咱们当初建立超深井避难所,现在可以打开了,让他们先到那里去。”
宋允文哪还不知道李鹤年是在给唐国留后路?
旋即点了点头,当即去办了。
......
当天下午,东海、长安、粤州、京城四个地窟,也就是所谓的卫星城开始进人。
第一批,是基础建设人员。
进去之后,把两万亩地进行再建设。
一格一格的分隔开来。
一格5平米,利用层高,还分成了两层。
按照他们的计算,四个人共用一格。
如此,一座地窟,就能容纳一千万左右的人口!
由于人手众多,这项工程很快也就结束了,几个小时过后,灾民们开始朝着地窟搬迁。


  https://fozhidaoxs.cc/book/49048199/2412256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