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陈氏家族崛起 > 第31章 收获

第31章 收获


陈氏族地,后山雁寻峰密室…
  陈知壑两人费了好大力气才将带回家族的书籍进行了分类整理,好些书籍都因年代太过久远而腐烂,最终保留下来的书籍主要分为了五类。
  分别为:炼丹,炼器,制符,阵法和修仙百艺中灵植夫的传承。
  因玉矶道人本身是一位炼丹师和炼器师,这两类在修仙者中受众最广,所以最为受欢迎。
  玉矶道人兼修两道,所以才能赚取大量的灵石,被金丹真人打伤后仓惶逃窜,根本没来得及收取洞府中的资源,却还能在后面一年中将伤势恢复的差不多,这跟他所拥有的两个技能有非常大的关系。
  之后际遇只能说时也命也,一点不由人。
  所以玉矶洞府中所藏的书籍大多都是这两类,而制符和阵法,只有一些基础的阵法知识和低阶的符术,灵植夫的传承更是只有两本。
  一本为记载了培育灵田的方法,一本为培育灵植过程中所能用到的五行法术,如云雨术,庚金术,灵锄术等。
  云雨术可聚云成雨,灌溉灵植,庚金术可击杀虫害,灵锄术可击散板结的灵田。
  而这些法术最低也要炼气期才可以学习,现阶段来说陈氏没有一人符合条件。
  因为炼器和炼丹是玉矶道人安身立命的技能,所以炼器和炼丹的等阶最高,都是筑基后期的传承。
  两人整理的同时,激动的手都在颤抖,本以为所收获的功法和丹药已经很珍贵了,现在看来这些书籍才是至宝。
  两人心中想到的都是家族以后得发展,而这些书籍正是家族以后能达到更高层次的基础和底蕴,一个家族想要更加强大,不能只依靠一两个人的强大,这样的家族并不会长久。
  家族强盛需要每一个家族成员都强大起来,共同向着一个方向努力才可以做到。
  只有利用好这些修仙的基础知识,才能突破那些上层势力对阶层的封锁,将家族带上更高的台阶。
  但是现在并不是大规模在家族推广这些东西的时候,只能挑选合适的人,悄悄地进行修炼,后面灵气大量复苏的时候顺利融入时代的潮流才是稳妥的做法。
  经过两人的商议后决定,现阶段只有家族的嫡系武者达到炼体七层后才能修炼长春功,一来可以更快和更稳妥的突破至入流境,二来减少暴露的几率。
  修仙的功法需要有灵根才能感应到气感,而基本上在十多岁便达到炼体中后层的人都会拥有,毕竟这个世界的修仙体系只是被隐藏了,并不是消失。
  拥有灵根的人基本上都是武者中的天才,而没有灵根的,修炼一辈子可能也才炼体一二层。
  至于为何现阶段只有家族嫡系武者可以修炼,那是因为陈兀渊可没忘记前段时间陈知壑所遇到邪修时家族中旁系管事中的卧底。
  除了家族长老,也就只剩下陈知慕,陈知睿,陈知魏和陈知薇这几位了。
  将这件事决定后,便只留下陈知壑一人在此地,陈兀渊则是去召集家族长老开启家族长老会。
  作为炼器家族的子弟,从小接触的便是炼器方面的知识,基本上都对炼器如数家珍,于是陈知壑第一个学习的便是炼器和书籍。
  当陈知壑开始观看这些炼器和知识后才知道他们之前所谓的炼器跟修仙者的炼器可谓是天壤之别,尽管有些地方还是万变不离其中,但却不可同日而语,最后最后所呈现出来的东西如萤火比之皓月。
  之前陈氏家族所谓的炼器,现在看来不过是将矿石粗糙的炼制成武器的模样而已。
  对比凡俗中的炼器所用的火焰就大不相同,凡俗中炼器所用火焰除了常规的灵材之外就只有煤矿的燃烧了。
  而修仙者的炼器所用的灵火,一是利用地底熔岩中的地火,二是利用达到筑基期后修炼某些特殊功法所形成的异火,当然,成为金丹真人后,也可产生一种丹火。
  这两者除了境界的不同外,都是利用特殊的火焰对矿石进行重新熔炼,在强大神识的作用下,细致入微地将不同矿石的不同成分按照其所发挥的作用进行排列组合,以达到最强的效果。
  凡俗中的武器只是身外之物,对自身的增幅有一定的限度,而修仙文明的炼器,自身灵力可顺利进入法器中,通过法器释放出不同的法术。
  炼器之道博大精深,分为凡器,法器,灵器。凡器多为入流境至炼气期所用,法器对应筑基期和金丹期,灵器则是元婴期以上的老怪物才能够拥有了。
  玉矶道人为二阶炼器师,可炼制低阶的法器,典藏的书籍记载中有数十种凡器和十几种低阶法器的炼制方法,玉矶道人洞府中的那块矿石正是炼制高阶法器的灵矿-赤精铜。
  不过现在灵气才开始复苏,很多材料并不能够使用,只能说是让家族的炼器理论更上一层楼。
  现阶段而言,炼丹和灵植的传承更具有性价比,有价值的灵植这段时间陈氏通过对连云山脉的开发,已经获得不菲的收获,不管是炼制成丹药,还是培育家族的灵药园,这两种传承都极为适合。
  “连云山脉的暗河山谷,灵猴峡谷和青玉湖这三个地方不管是从隐秘性还是灵气的浓度都符合,以后可以作为家族灵田和药园的选址”,陈知壑抬手摸了摸下巴思索道。
  当然这些都还是后话,不管是炼丹师还是灵植师家族一个都没有,还需要从无到有的培养,这其中的投资肯定十分巨大,想想都头疼,不过还好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自有陈兀渊他们操心。
  陈知壑收回开始发散的思维,继续翻看传承书籍。


  https://fozhidaoxs.cc/book/41258807/6785234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