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三国:气运图录,开局娶亲大小乔 > 第二百三十七章 放弃正面?

第二百三十七章 放弃正面?


  郭嘉看了一眼田丰,两人俱是不知所言。
能不有疑问吗?
此次御敌袁术,不是像讨伐曹操那样,兵强马壮,粮草充足。
中路十五万大军,要抵御袁术三十万大军。
虽说袁术手下,大多乌合之众,无可用之人,可兵力悬殊,纵然是郭嘉田丰两人,也难以言说不败。
更何况,袁术大军已然到了兖州门外,中路十五万大军,守住还行,一旦遭遇一场大败,便是一溃千里,要一路退到并州之内。
而此之外,兖州,冀州,都要让给袁术。
若是再败,袁术进并州,杨辰可就连最后一地都没有了。
此等关键大事,纵然郭嘉自认为聪明智慧,关系与杨辰亲密,可也无力承担如此大事。
杨辰起身,轻笑道:“奉孝,我且先问你,我冀州百姓,并州家眷,能否托付给你?”
郭嘉一时语噎,竟然不知所措。
杨辰此话,更是将整个冀州并州压在了他的肩膀之上。
可他郭嘉如何能说出“不可”二字?
主公以心托付,他还如何能拒绝?
若是拒绝,岂不正是说明他郭嘉不忠?或是无能?
只此一言,便已经道尽一切。
田丰在一旁看着郭嘉,心中说不出的羡慕。
两人俱是杨辰手下最心腹谋士,比荀彧荀攸更要亲密一层,可如今郭嘉却要担此大任。
此等主公信任,如何能让他不妒?
郭嘉无言,却是空有一声叹息。
“主公,你是给了我一个天大难题啊。”
杨辰早知郭嘉会这么说,哈哈大笑道:“你可知为何我让你坐那中路统帅,而不是元皓吗?”
郭嘉田丰两人俱是竖起耳朵。
“元皓比你少了一些稳重,更喜欢冒险。”
“中路大军胜败,事关并州生死,纵是守城无功,也好过有过,稳重一点,你比元皓更好。”
“其二,西路大军其实情况更加严峻,更需要冒险,有我在,元皓的才能便可以充分发挥。”
“其三,西路大军一旦获胜,即可截杀袁术,到那时,我更需要领兵细节人选,在这一点上,你比元皓要好。”
田丰恍然大悟,心中思量之下,发现杨辰所说句句在理,不由得心中敬佩,妒意渐渐消去。
郭嘉却是叹息一声,言道:“主公,我知晓你对那刘备越发忌惮,可我实在不知,为何你如此忌惮他?”
为什么忌惮他?
杨辰轻笑一声,言道:“因为他是皇室宗亲,献帝的皇叔,刘备刘玄德。”
郭嘉田丰两人听得迷茫,云里雾里。
杨辰见到他二人样子,心中感慨。
因为你们俩是没见到刘备真正崛起的时候。
刘备这个人,不管是历史上记载,还是杨辰亲自观察,都发现此人有一个特点。
苟。
苟到最后,稳住发育,哪怕被杀的丢盔弃甲,狼狈不堪,也要继续苟。
刘备从黄巾起义开始,一路到现在,已经过去四年有余。
手下城池土地,都是朝夕之间易主。
可以说整个天下,狼狈不堪不断逃窜的诸侯,只有刘备一人。
换作一般人,早都郁郁不得寡欢,随便投靠在谁的名下,做一个寻常人了。
可是刘备不同,他就是苟,也不跟你摆烂。
接连打散几次,团队都能找回来。
现如今刘备已经年近半百,满口还是匡扶汉室。
此等人最可怕。
一直受到打击,一直不会放弃,现今让他得了徐庶,只怕距离刘备崛起,也已经不远了。
想到徐庶,杨辰倒是庆幸自己不是曹操。
他不会绑架徐庶母亲,勒令徐庶进入自己营帐之下。
没有了徐庶这一茬,诸葛亮也不会出山,自然也不会有了以后的谋略。
刘备没了诸葛亮,再想要兴起,就难上加难了。
杨辰思量过后,看向两人言道。
“此次御敌,看似关键在中路,实则是在西路。”
“刘备有了徐庶相助,我等率领大军前去,若是能够联合起来,共同抗击袁术,那袁术必定大败,而后直奔寿春,便可以一举歼灭。”
杨辰已然把事情点明,以郭嘉田丰两人的脑子,如何会想不通其中问题。
“主公担忧的是,那徐庶不会轻易配合?”
郭嘉问道。
杨辰点头,言道:“若是只有刘备等人,你二人任意一个去我都不怕,可有了徐庶,便不再一样。”
“那徐庶多智近妖,联合不难,可手下三万兵力却也不少,若是施展谋略,大军折损倒是小事,只怕是会丢了洛阳,再丢寿春。”
杨辰所说只是担忧之事,可他的心中早已经有了定数。
前期两方联合,攻打袁术,待袁术大败或即将大败,施展计谋,坑害杨辰手下士卒。
一旦得逞,便可以一下攻下洛阳,据守官渡。
而后再攻打寿春,此时袁术大军尚且在兖州附近,寿春定然空虚,夺取寿春,坐镇扬州,以徐州为界限,据守寿春。
如此一来,刘备直接获得大片土地,横跨豫州,兖州,扬州三地,定然成为最大威胁。
而那时候杨辰手下中路十五万兵马与袁术主力大战,定然没有余力进攻寿春,简直就是卡死在杨辰的粮草之上。
如此一来,徐庶便能以三万兵马,空手套白狼,夺取三州之地。
其中计谋,杨辰随便想想,便能顺通。
郭嘉田丰两人心中一动,便已然想通,不由得心惊胆寒,面面相觑,都看到对方眼中的恐惧。
“还是我等二人过于看轻徐庶也,若非主公提醒,此次必然要吃大亏。”
郭嘉摇头叹息道。
他们二人还以为刘备是以前的刘备,殊不知刘备有了不弱于他们二人的徐庶辅佐是,手下兵力已然不能用常规看待。
“知晓便好,奉孝,此次中路大军,可是交给你了。”
郭嘉抱拳言谢,沉声喝道:“主公放心,奉孝必然幸不辱命!”
待两人离开,杨辰思量片刻,叫来手下。
“荀彧此时在何处?”
“回大人,还在其府内静养。”
杨辰微微叹息,起身前往荀彧府邸。
须臾之后,杨辰在下人的带领下,来到荀彧所居住屋外。
……


  https://fozhidaoxs.cc/book/39822000/2122035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