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双星灵记 > 第二百一十五章 邀请

第二百一十五章 邀请


这话叫祝子安听着不寒而栗。
        只是他刚想再劝,却见上官文若忽然低头咳了起来。
        祝子安只得将话吞回肚子里,一把拉紧她的披风,又拍了拍她的背。
        上官文若轻轻拂开他的手,一个严厉的眼神望去,“人多口杂。当心又要传闲话了。”
        她这样说,反叫祝子安的手在她背上抚得更紧了,毫不在意地道“随他们说去。”
        上官文若也懒得劝他了,懊悔地摇摇头,挺了挺身,自己将披风裹紧了。
        祝子安握住她的手,寒凉如冰。
        上官文若立刻将手抽出,故作轻松道“只是有些冷罢了,不碍事。”
        “你呀,硬撑到什么时候才肯说句实话”祝子安一边怪道,一边拉过她的手便要朝城内走。
        刚到城门,上官文若却扯着他的袖子站住了。
        祝子安以为她又哪里不舒服,赶忙随她停下。
        上官文若面色如常,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城门口的一张告示。
        告示下围了一群人,其中不乏对着那告示指点评论之人。
        上官文若牵着祝子安的袖口,朝那群人走近了些。
        “祖宗,是你这身子重要还是这些闲事重要”祝子安故意站在原地拉紧她,就是不叫她再上前。
        上官文若有些不高兴了,回过头,可怜兮兮朝他眨眨眼。
        祝子安故意偏过头去,依旧强硬地道“不行。”
        上官文若叹了口气,只好又走回他身边,突然愣住,“师父你听。”
        祝子安凝神听来,那告示下几人议论着
        “这文若是个什么人呐”
        “竟能使长公主召见,啧啧啧”
        “清音观的闻所未闻清音观有这个人”
        祝子安不禁皱了眉,朝上官文若瞥了一眼,“你这小耳朵还真尖。”
        看来今日这告示是不得不管了。
        祝子安陪她走上前去,朝那告示大抵扫了一眼。
        其上书着
        沉凡长公主有请,特邀清音弟子文若赴紫宸山桃宴,此诏为凭。
        祝子安看罢,松了上官文若的手,立刻上前揭下告示,又将周围的看客哄散了。
        待众人散去,祝子安没好气地瞟了眼告示,这就要撕。
        “哎,慢着”上官文若大惊,“撕它做什么”
        “难道你还真打算去”祝子安问。
        “既是长公主之请,为何不去”上官文若抢过告示,卷成了筒,收在袖子里。
        “可是”祝子安欲言又止。
        想想那日母亲对文若所为,自己如何能放心
        “师父不也答应要带我去紫宸山么”上官文若期待地看看他。
        “去紫宸山可以,桃宴也可以。但是我母亲,绝不能见。”
        上官文若看他那一脸忧色,忍俊不禁,“好了,只是去见一见,我不与她共餐,亦不与她住在一处,更何况有师父一直在我身边,长公主便是想对我做些什么也没有机会。”
        她虽这样说,祝子安心里却仍是一阵不宁。
        “现在不说这些,先回去歇着。”祝子安说罢,牵住她入了城。
        一路只顾着快走,市坊喧闹皆与他无关。
        终于到了客栈,祝子安前脚关了门,后脚便抱起了她,将她放回床上,又盖好被子。
        “觉得如何了”祝子安拿过她的手,先号了脉。
        再抬头看她,眸中不觉显出忧色。
        “你若再这般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我便不再管你了”他说着松开她的手,背过身,无奈叹了口气。
        上官文若呵呵地笑了,丝毫不怪他,也半点不担心。
        小时候他便这样任性地说着气话,可最后还不是管了她十八年。
        上官文若慢慢将手探过去,扯了扯他的衣袖,小声道“师父这回可要说话算话说不管便不要管,便是有一日阿若走了,也不要管。”
        “走”祝子安忽然惊恐地回了眸,“走哪儿去”
        “去师父找不到的地方,很远很远”上官文若试探着轻声道。
        祝子安先是一怔,方才后知后觉。
        “傻丫头,又说胡话你是不是发烧了”祝子安说着朝她额上按去,倒是不烫。
        既是不烧,祝子安却是更担心了。
        这已不是她第一次有意言及生死。
        她绝不是在开玩笑,而是在有意暗示他。这样一来,便是有一日真的出了事,他也不会因为太意外而悲伤过度。
        还当真是个傻丫头。
        祝子安将被子向上盖了盖,将她颈肩也裹地密不透风,只从被子下钻出一只小脑袋。
        祝子安抚了抚她的脸颊,只道“你不要再吓师父,也不要再吓自己。十八年都过来了,有什么过不去的有师父在,就是你病得再重也重不至死。”
        上官文若听他所言,半点高兴不起来。
        她当然知道自己病不至死,也不允许自己就此病死。
        至少亡海之前,绝对不能。
        那是她的使命,就像有一口气始终自她心口吊着。
        可那口气总有一日会没的。
        上官文若不知如何与他说,唯有朝他笑了笑,轻松道“阿若相信师父。”
        祝子安满意地拍拍她的脸,“这才乖嘛”
        上官文若闭上眼,心里却白了他一眼。
        “好好休息,师父去给你熬药。”祝子安郑重其事地叮嘱道。
        “好。”上官文若淡淡地答。
        他出去了,过不多时,又回来了。
        即便去熬药也是来去匆匆,生怕自己不在的时候上官文若出了什么事逃了,急了,或是病又重了。
        上官文若望着他忙碌的背影,着实于心不忍。
        稍后,药端来了,祝子安吹温一勺药汤,慢慢递到她嘴边来。
        上官文若却抿紧了唇,朝着他凝望了片刻,忽地垂下眸子。
        “师父,阿若与你说一件事。”
        祝子安慢慢把勺子放回碗里,并不强迫,只静静看她。
        上官文若的眸中泛点愧色,忽然说道“对不起。”
        祝子安被她逗笑了,“就这个”
        “我不该骗你。”上官文若说着舒了口气,认真地说“往后不会了。”
        祝子安的手微微抖了抖。
        是激动的。
        他一时愣在原处,不知该作何反应。
        上官文若撑着身子自己起来,接下他手里的碗,闷声将药一饮而尽。
        再看向他,心情舒缓了许多,只道“我承认,此前我对师父始终心有顾忌,害怕师父自小长在海宫,念及家国,会阻挠阿若报仇一事。但是你没有。”
        祝子安黯然垂眸,沉默不言。
        “师父心里也很为难吧。”上官文若徐徐说道,俯下身凑近了些,自下而上,对上他的眼睛。
        祝子安轻轻笑了,接过她手中的空碗,放在一旁。
        “我不是早与你说过,师父此生不在乎什么国与不国。这个道理,于百姓们也是一样。”
        祝子安望向窗外市坊之间,又道“若你去问田间耕耘的农夫,或是临窗苦读的士子,或是往来商贾,何为一国他们不会回答你海宫或是琉璃,而会答你国泰民安,太平盛世。”
        “百姓所需,不过安居乐业,生活富足。阿若不常接触清音观外的人,自然对这些不熟悉。”
        “倒是师父这些年在坊间结识了不少朋友,对海宫民情多少知道一些。现如今太后临朝已十八年,却仍无交权之象,而海宫陛下悲于简皇后之死,萎靡不振,也已许久不问政事。各州百姓怨声载道,谋反之心渐起。可盛太后对此只是一味镇压,并不能体恤民情。殊不知大战之后,唯有怀柔之政方为上策。”
        祝子安说罢,摇了摇头,转而又笑道“你若真的不动一兵一卒,便能让海宫易了主,也算是功德一件。”
        上官文若还是第一次听他言及政事,听罢竟要对他刮目相看了。
        “既然师父有如此见解,为何不入仕做官以师父的文思,必能高中。”
        祝子安责怪地看她一眼,“算了吧,我那些勾栏之作,登不得大雅之堂。再者,世上尽是能人异士,其中必有心怀天下之人。今后这天下如何,交由他们便好了。我只管顾及我的家人,特别是你。”
        祝子安说着将她拥入怀里。
        。


  https://fozhidaoxs.cc/book/3886/281028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