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两朝凤仪 > 第一百一十四章 文武

第一百一十四章 文武


邱升眨巴眨巴眼,余光瞥到议论纷纷的将士们,都是斜眼乜的,叹了口气。
        盛京有名的“二世祖”来他禁军营建功立业了,只怕往后的日子有得乱子出。
        看来英雄难过美人关,不外如是。
        这厢,沈钰当官儿的消息传到萬善寺,沈银轻捻了一根香,给佛祖敬上。
        “佛祖保佑。阿弟那个性子,又去的是禁军营,不指望他做出名堂,别闯大漏子就好了。”
        “尘缘中人,自有命数。小侯爷这次高升,莫不是他命中机缘。”了心师太推门而入,一礼,“姑娘,你与本寺的尘缘已尽。”
        沈银笑笑。擦净指尖的香灰,向了心深深一拜“多谢师太月余照料。阿银这便辞去,佛祖长留心中也。”
        了心双手合十,笑得无尘。
        面前的女子也不知是真想礼佛,还是暂避世事,来萬善寺月余,无半日走出过玉山。
        天天儿在青灯槐钟里浸着,秋水眸里都氲了一抹空静,初来萬善寺的彷徨倦怠烟消云散,澄清。
        “姑娘佛缘深厚,若再住上月余,一定能臻顿悟,皈依我佛。”了心感叹,加了句。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师太听过这句俗话么”沈银打断,淡淡凝眸。
        了心师太点点头,愿闻其详。
        沈银看向十里青山连脉,亘古不惹尘,和山脚下仅仅半里之隔的盛京,好像处在两个世界。
        “大隐隐于市真正有佛缘的人,应是在这喧嚣尘世间。”
        沈银不做多解,一拜,便拿上行礼包,推门而去。
        圣人已经解了她的省过,今儿侯府派人来接她回府,从此红尘净土两无干。
        吱呀。萬善寺的寺门阖上,槐影中传来一声钟响悠悠,三送故人。
        沈银抬眸,看向站在山道上候她的来人,微微一厘惊“父亲怎么是您”
        平昌侯沈圭布衣打扮,像个普通的当爹的,略带嗔怪的一笑“怎么,不高兴见到老夫”
        “不不不阿银开心,想念父亲得很只是父亲身为侯爵,公务繁忙,何必亲自来接阿银”沈银迎上去。
        父女连心,月余不见彼此,一见着都还是欢喜,互相瞅着都是笑。
        “佛门日子苦,菜里没点肉,我家阿银似乎瘦了”沈圭打量,心疼的蹙眉。
        沈银像个小孩一样,摇着沈圭的手臂,笑“如今还在玉山,父亲就埋怨佛门苦,不怕大水冲了龙王庙么。”
        “俗人罪过罪过”沈圭连忙双手合十,一转过头来,又翘了翘沈银脑门,“听说你省过有得,尘心安定,怎么还是牙尖嘴利的”
        “是平昌侯的女儿嘛”沈银揉着脑袋,笑得娇欢。
        “走吧,回家。”沈圭拿过沈银的行礼囊,父女二人遂说说笑笑下山而去。
        山道上,沈银说着月余佛寺见闻,在父亲身边的她,完全没了端庄样子,叽叽喳喳个不停。
        然而,沈圭却眉头紧锁,女儿笑得愈欢,他脸上的忧色就越浓。
        沈银止了笑,试探道“父亲,可是府中出了事女儿愿为父亲分忧。”
        沈圭叹了口气,踌躇良久,才沉声道“阿银,这次你过省了,东宫兰陵战事也了了,春月正好,天作之合,便早点把你和东宫的事办了吧。”
        沈银的笑戛然而止,僵住。
        四月春风青山迤逦,空气的温度却在那一刻蹭蹭下降。
        霎时,冻得她打了个寒战“父亲女儿,女儿不是一直身体不好,在调养着么不用这么急”
        沈圭驻足,看向漫山青翠,眼眶下却有两痕黑,显然数晚不曾睡好觉,忧心着什么,焦心如焚。
        “阿银,最近兰陵那边的一伙逃兵入了京,传开一首民谣文种得剑黄泉策,幸得范蠡乘舟去。为父很担心,怕兰陵的叛军和当年的有关,他们若卷土重来,我沈家怕是第一个靶子。”
        沈圭娓娓道来,言语中古怪的缺了一段,似乎不愿提起某个名字。
        沈银心里咯噔一下。
        文种,范蠡,辅佐勾践建立王业的左膀右臂,但最后一死一隐,截然不同的结局,只可共患难,不可同安乐。
        东周,周哀帝有文贾武程,西周,新君便有文沈武薛。
        江山一统的肱骨栋梁,却如今黄泉碧落,一家享受开国荣耀,一家则被淹没在历史中。
        良久,沈银幽幽吐出一个字“薛。”
        沈圭猝然变色,紧张得四下张望“圣人最忌讳这个字阿银切记祸从口出,不然整个沈家都得完蛋”
        沈银看着父亲吓得变色的模样,不由眸暗,她突然想起自赵胤登基后,父亲说得最多的三个字,就是臣有罪。
        不停的跪拜,长久的屏息,当年那个舌战东周群臣,不费一兵一卒令城池归心的天机先生,已经腰都直不起来了。
        是了,天机先生,沈圭。
        赵胤六出关中请来的大儒,助赵胤登上帝位的文官之首,已经被埋葬在了新王朝的繁华之下。
        “父亲,您在怕么,怕曾经意气风发攻下东周旧宫,却最后凄风苦雨死在草庐的薛老将军,他的后人回来找您么”
        沈银一字一顿,眼眶发红,语调带了尖锐。
        “可是,父亲,弃他的是圣人和您又有何干系”
        沈圭咧咧嘴角,眸色浸凉,白发从鬓角溜出来,不堪的往事都随了风,故人却留在了原地。
        生死,是最容易的事。
        恩怨,都是解不开的结。
        “阿银,你可知,薛大将军哪怕在临去前最后一刻,也挣扎着从榻上爬起来,面北而拜,向圣人恭贺生辰。”
        沈圭道来,苦涩的语调,又噙了分敬佩,十几年的知交,同为乱世枭雄,他或许是世上最了解“他”的人。
        “阿银,最怨的人,并不是宣誓效忠之时就看透了的君王,而是身处深渊之时却没有伸出手的知交。”
        沈圭话音刚落,纵是四月依旧寒风刺骨,冻得沈银乍然白了脸“父亲您怎么可能是这种”
        “我是。”
        沈圭毫无迟疑的接了,头颅和肩膀都耷拉下来,“可是,阿银,当时如果我不那么做,沈家今日的坟头草,便是四月萋萋碧了”
        。


  https://fozhidaoxs.cc/book/3677/267273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