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两朝凤仪 > 第五十八章 归来

第五十八章 归来


“就算沈锡有错,你大可击鼓鸣冤,或者上报御史,又何必做出大雁塔之举,弄得天下哗然。”她尚显稚嫩的眉眼间,不解,又怒。
        “呵,你睁开眼看看,盛京那些成天议论着,今年下边孝敬的玉不如去年成色好的官老爷们,听闻南边儿闹了粮荒,他们却笑说,何不食肉替之一丘之貉,你是向狼鸣冤,还是狈叫屈”
        他顿了顿,嘲讽一笑“还是说,沈家的人龌龊,都是肉吃太多了”
        “沈锡的事,我不知情”她急了,红眼叫出来,“沈氏泱泱望族,他那一房的事儿,我并不知他做了手脚”
        她顿了顿,似乎觉得自己有失端庄,遂平了一口气“若因同姓沈,你有怨,好,那我也赔个不是。”
        言罢,她正色一礼。他却看都没看她,只是嫌天冷,烧了盆水烫脚。
        “这乱世风雨如晦,黑的白的都是乱糟糟一团,太干净的,活不下去啊非常之世,本就要用非常手段”
        她愣了。眼前的那个少年,十八岁的状元郎,鲜红的状元袍被他拿来擦脚。
        然后,似是泡脚泡舒服了,他半眯了眼,喝醉了般哼唱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她失神。恍问“清兮之水,去往何处”
        他伸出一根指尖,按了按心窝“丹心所在之处。”
        她又问“浊兮之水,去往何处”
        他取下背上所负的一柄弓,引满,砰一声,清音诛心“箭尖所指之处。”
        那一瞬间,世间所有的光,在他眸底炸裂。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沈银在马车的颠簸中半睡未醒,正是不明晰时,忽听得低低的哼唱,仿佛从梦里来,又仿佛,从耳边来。
        “流香你听到了么”她一个激灵。
        “姑娘姑娘,您掀开帘子”流香的声音有些不稳。
        沈银下意识掀开帘子,顿时撞进了一双瞳仁里,幽黑的瞳仁深处倒映出漫天飞雪,也倒映出她变白的小脸。
        “姑娘,雪一下,就快过年了看点年货吧,南边儿来的喷香的腌肉,瞧瞧”
        一个商贩打扮的男子拥着鹿裘,搓着冻红的手,揽着的丈高竹杆上,串了一溜腌肉,向车里的她笑。
        似乎只是个普通的南来买卖的脚商。说话间,呼出一缕白气,令他长了一圈青胡茬的脸,都朦胧起来。
        沈银呆住了。打着车帘子的手忘了放下,飞雪顿时在指尖积了一层,凉意浸进来,从指尖蔓到心尖上去。
        “姑娘,腌肉都是自家熏的,用顶好的雪松枝,香得冒油花儿哩一串十文,您若要得多,再便宜点”
        男子见沈银驻足,吆喝得愈起劲,脸被北风刮得通红,凌乱的墨发从毡帽下溜了出来,发下一双眸,异常明亮。
        沈银给流香使了个眼色,后者立马命马夫把车凑近前去,围在旁边看腌肉的百姓也被请到了一边去。
        咫尺之间,飞雪如雾,原地就剩下了两个人,短短几步却跨不过去。
        沈银深吸一口气,仿佛用了这一辈子的力气,轻轻叫出三个字
        “薛,高,雁。”
        卖熏肉的男子笑,露出一行大白牙,拿起串最大的腌肉扔过去“送你了不要钱”
        “你怎么会在这里”沈银的语调有些不稳,雪白的指尖在腌肉皮面掐出一串印子,用力。
        唤薛高雁的男子拍了拍竹竿上一串腌肉“赚年货财咯卖了好价钱,雪天好过冬”
        很是平常的理由。那男子甚至学着商贩的样子,一抛哐当响的钱袋,满足的笑噙了恰到好处的市侩。
        除了腰间廉价的本命红腰带,和那时大雁塔上的状元袍衫是一样的颜色,其他的,再找不出半分当年样子了。
        沈银咬咬唇,纤指在锦衣中攥紧了“你不应该进京”
        薛高雁却依然驴头不对马嘴,挠头大笑“姑娘见笑了南边的东西在京里卖得好,还不是图个好年,不然谁愿意千里迢迢,北上做买卖来”
        沈银沉默。锦衣里攥紧的指尖,发白,发青起来。
        “姑娘,认错人了吧御史大人怎会是这般潦草模样”流香忍不住了,插嘴道,她打小伺候沈银了,也跟着见过薛高雁。
        那个手引龙吟弓先斩后奏的御史卿。
        沈银也有一刹那的迟疑。回忆和今朝霎那涌来,闹嚷嚷的一团,模糊了男子的面容,也模糊了她的视线。
        看不清了。
        或许,她真的认错人了。那个绯衣银弓的状元郎,早就“死”在了四月宫变。
        沈银不动声色的拭了拭眼角,准备放下车帘,她还急着谒见东宫,做给天下人看她的“贤惠殷勤”。
        这世间,已经不允许她回头了。
        然而,纤纤玉指放下车帘的刹那,幽幽的呢喃,飘忽入耳
        “你说的对,南国暖,梅花总是开得早些。”
        哒,横板车帘放下。隔开了两个世界,外面喧嚣尤闻卖腌肉的吆喝,车里宁静错金博山炉缭缭。
        伴随着一霎清音,泪珠碎在黄铜炉面上。
        他走时,她问他,从此南去三千里迢迢,君何日还归。
        他一袭黑衣丧服,淡淡道,就当我“死”了吧。
        她眼眶里含着泪,却硬是一滴都没流下来,斟酒,饮尽,送君千里。
        既如此,山水遥遥,盛京初飞雪之日,愿君绮窗下,寒梅已著花。她这么对他说,笑。
        他点点头,饮尽酒,也没应什么,便转身,随着一列追随他的人,踏上了南下的遥遥。
        黑衣俊影消失在天际,她看了良久。觉得这辈子,那个大雁塔上的状元郎,再不会回来了。
        十一月,小雪,剪水作花飞。
        锦帘镶簧的马车驶在雪地里,留下两串车轱辘,顷刻就听不见了叫卖腌肉的声音。
        “姑娘,就快到东宫了,您早先准备好的关切话,要不要再念一遍天下人都等着看,姑娘万不能错了。”车旁,流香眼见得琉璃红墙,提了一口气。
        然而车里的回应,只有寂静。
        沈银拥着黄铜手炉,眨了眨眼,当年送别他时都没流下来的泪,终于流下来了。
        一滴滴,溅碎在手炉上,炭火窜起一股白烟。
        南国暖,梅开早,他回来了。
        跨过三千里遥遥,却只带来今日,咫尺迢迢。
        盛京刚刚飞雪,南国的绮窗下,梅花已开遍,早就是在两个世界了。
        。


  https://fozhidaoxs.cc/book/3677/267267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