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两朝凤仪 > 第三十六章 送礼

第三十六章 送礼


“让他闹就他懂我们都是小家子气吃饭”花二气鼓鼓地坐下,一个劲塞饭。
        可腮帮子塞满了饭,鼻尖就涩到不行。
        所有人看到的是日光,她看到的,却是日光下的黑暗。
        比如,那个每年在洛氏大案忌日,偷偷哭得撕心裂肺的他。
        举起屠刀的往往比屠刀下的更痛苦。
        可惜。
        所有人,都不懂。
        花二记得,她曾经问过他这事。
        为什么要变法呢
        他好像很诧异只知道好吃的好玩的她,会问出这种沉重的问题。
        然而,他还是一如既往的,温柔的笑,淡淡道,已经没有路了,先祖们没有尝试过的出路,他要押上一切,去赌。
        打赌阿忠说不是好玩意儿,宫人被捉到要打出去的
        她这么回答。嘴里包着糖块,似懂非懂。
        他笑,细心地嘱宫人备了清茶,让她吃完了漱口,省得蛀牙。
        花儿,你可知道,能打这种赌的,只有朕,只能是朕,只剩下朕了。
        三个只,掷地有声。
        他的话,被时光磨灭得有些不真实了。
        花二却依然记得,那时他的目光,虽然虚弱又苍白,却是这世间,最绚烂的火焰。
        这时,阿巍的声音幽幽传来“二姑娘可听说过五陵社么”
        “五陵,是东周世家聚居处。以当时的皇太子为首,聚集了世家年轻一代的俊秀们,他们在五陵结社,指点江山,击桨高歌,不可不谓意气风发。”
        花二应道,目光不自觉飘向了后院,那个刚弱冠的少年才摔上的门。
        “洛氏大案爆发,陆陆续续五年,几十位五陵少年,就剩下了一个人。”阿巍的目光也看向了后院,长叹,“二姑娘,你别怨他。他自然有私愤,但换做哪个人,都无法轻易跨过这坎罢。”
        花二点点头,看向窗外的秋月。
        坎
        谁又能跨得过去呢。
        如今的西周九州清晏,前朝的荒唐事早就被遗忘了。
        而他们,都被时间留在原地了。
        那一晚,花二睡得极不安稳。太多的回忆涌上来,像个牢笼样困住她。
        她觉得自己逃不出去了。
        翌日。秋旻万里,大雁南飞。
        有扎红头绳的丫头挎着竹篮子,沿街叫卖还挂着露珠的新绽桂花。
        一辆普通的马车驶进了安远镇。赵熙行家常衫子,衣襟掐了圈鹿绒,坐在车中沉吟。
        豆喜跟在车窗边,头上崭新的绸子蹼头,还是小黄门昨儿孝敬他的。
        听说他被东宫亲自调到身边伺候,下面的人都羡慕红了眼。
        谁都知道,东宫讲究多,贴身伺候的宫人每三天就被骂走一批,更别说亲口调人了。
        豆喜却无所谓,伺候谁不是伺候,若不是绸子蹼头保暖,他还不愿戴来显摆。
        这时,赵熙行的声音很适时地飘出来“知道为什么调你来么”
        “殿下哦不,公子心思,奴才不敢揣度。”豆喜敛目。
        “因为你”赵熙行一笑,“没有任何才能,也没有任何过错。”
        换言之,就是极其普通的人。
        这句话,赵熙行没说出来,豆喜却深以为然。
        他太普通了。
        能在东宫伺候的人,谁不是有点家底,或是一技之长,甚至心思灵巧,头脑聪明,模样看着可人。
        而他,伺候人不算周全,舌头不算巧,脑瓜也不算灵光,家世清白乡野小民,脸面更是放到人堆里就找不到的人物。
        所有人都不懂,这样的人,怎会在三年前选入东宫,若说唯一有点什么出众的,就是不多嘴,不嚼墙根罢了。
        如今一朝被调到东宫身边,很多人才第一次知道,这张不算陌生的脸,叫“豆喜”。
        车轱辘吱呀,滚在安远镇的石板路上,沿街的商贩叫卖声穿过帘子。
        “秋海棠诶,酸甜可口的海棠果子哩小哥儿吃了乐开怀,小媳妇儿吃了笑开花”
        一个掌柜的撑了整杆稻草靶子,上面插满了海棠果串儿,每个果子还浇了层金黄的饴糖,香味引来四邻八坊的小孩围了三层厚。
        吱呀。马车停下了。
        赵熙行的低低沉吟“小媳妇儿吃了笑开花”
        “殿哦不,公子若喜欢,请稍耐,奴才立马买一串来,请公子尝鲜。”豆喜会意,掏出铜板,立马买了一串来。
        海棠果递进帘子里。优雅的咀嚼声混着淡淡的疑惑“海棠果”
        豆喜笑“殿哦,公子,是民间的小吃食。虽在下民中时兴,但自然不能和宫里的奇瓜异果相比。让公子见笑了。”
        车内传来轻轻一声嗯,旋即,递出来一锭银子。
        “公子下民的吃食廉价,不用这么多都能买下一整靶子了”豆喜不解。
        车内没有回答。手也没缩回去,那锭银子就在眼皮子底下。
        豆喜恍然。难不成殿下就是要买一靶子海棠
        他不敢迟疑。连忙买回来整棒子海棠,将庞然大物塞进马车里,看得诸人咋舌。
        一靶子,得有三十几串吧,是自家开铺子呢,还是不怕齁死
        所以,当马车停在吉祥铺门口时,尾随来围观的人已经凑了齐。
        豆喜向车窗附耳,旋即走进吉祥铺,请了当家掌柜花二出来。
        花二警惕地看着马车,车帘子没有掀起,不知是何人,架势倒是普通。
        旋即,一截木杆从帘子后伸了出来。
        花二下意识伸手去接。
        然后,那截木杆越变越长,花二也觉得愈发手沉。
        木杆逐渐变为了稻草垛,然后稻草垛上出现了海棠果串,一串,两串,三串
        随着稻草垛伸出来,密密麻麻的果串占据了花二所有视线。
        终于,稻草垛到了头。
        而此时在花二手中的,是整枝稻草杆子,比她人还高,三十几串海棠,比她脑袋还大。
        她将稻草把杵在地上,像个手握大刀的勇士,场面格外不协调。
        “哪个二楞子送姑娘家一整把子果儿啊”
        围观乡邻爆发出哄笑。
        花二黑了脸。
        豆喜摸了摸脸皮,车内却很安静,似乎还有一声满意的轻笑。
        满意
        旋即,马车分开人流,继续前行,没有半分多余的话。
        于是当天晚些,吉祥铺所有人都齁得打呕。
        于是当天晚些,李郴见赵熙行亲临蔽府,考察民情,激动得热泪盈眶。
        整杆子海棠的笑谈还没过,第二天,这辆马车又出现在吉祥铺门口。
        。


  https://fozhidaoxs.cc/book/3677/267265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