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两朝凤仪 > 第三十三章 内侍

第三十三章 内侍


花三忽道“阿姐为什么不烧点纸钱去奠酒也太寒酸了点。”
        花二摇摇头“来奠大罪之人,已经不合常理。又何必在奠品上,纠结世俗之规呢。”
        “大罪之人”花三一声嗤笑,“不过是皇权永固,指鹿为马,真正有罪的,不过十分之一。”
        花三顿了顿,看向东面一片地,语调忽的噙了不忿,低喝。
        “譬如当年的洛氏大案,折腾了五年,前前后后牵扯进去的冤骨,上万之具上万啊长青岭整个东坡,都是青山埋忠骨”
        “好了俱往矣,多说无益。”花二打断了他,“你再提,便是怨你父你父亲了。”
        花三加重了语气,忿忿“每一道斩立决都是他的朱批每一道”
        “不许这么说他。你父你父亲是个好人。”花二看了花三一眼,指尖在衣袂里攥紧。
        “但不是个好君王”
        花三近乎声嘶力竭地低吼,接了话。
        旋即,两人之间陷入了沉默。
        花三别过头去,有些后悔吼了花二。
        花二也不想多争辩。有些东西,她知道,她比谁都知道。
        他是个好人。
        却不是个好君王。
        三年前,她在他的保护下,每天开心得像个傻子,什么都不懂。三年后,她独自面对沧海桑田,才懂了他的原罪和痛苦。
        然而,他又不在了。
        她只能每晚每晚将回忆翻出来,折磨自己,辗转难眠。
        花二又斟了一盅酒,亲自奠了一痕,面前的松柏青,在秋风中簌簌。
        花二一笑。
        时至今日,她才明白,或许该庆幸的,是那时,尚有一人懂他。
        “阿忠。”花二指尖抚上松柏,轻唤,“或许,也该叫你阿钟我来看你了。”
        李忠,西周帝宫,总管宫务的内侍长。
        天下人传他如何青面獠牙,面目可憎,她却知道,李忠,是如何个纤细白净的人儿。
        他进宫前是秀才。家贫,一心想着中举出头。
        没想到年少不懂事,惹了县太爷的公子,那公子给上面吱了信儿,取消了他科举的名额,各种使绊子。
        从此,仕举路断,家徒四壁,接连饿死了老母幼妹。
        他活不下去了。迫不得已,净了身,入宫作内侍。然后因为识得字,懂仪礼,得上面赏识,一步步做到了内侍长的位置。
        她和李忠的相识,是在十二岁那年。
        她刚进宫,见得外面被骂成“阉贼”的内侍长,居然面如白瓷,眉心一点天生的朱砂痣,明明二十好几了,却还生得少年模样。
        “哇,你眉心的红痣怎么长的呀,好美”她伸出小短手,要去挠。
        李忠主动蹲下来,刚好和她一般高,任她小短手极不安分地去抠那痣,笑。
        “菩萨相,天眼无碍,佛眼通达。窃庆幸佛祖有缘,愿渡化众生罢。”
        说的话也是极其干净柔软的。
        然后,她关于李忠的记忆,总是和他连在一起。
        身为侍奉帝左右的内侍长,李忠总是站在他身后三步远的。
        某一天,她偷偷在宫里溜,钻进一处荒僻的大殿,看见他在哭。
        他身子本就不好。哭得肝胆都要呕出来似的,面前地上洒了一痕薄酒,敬故人。
        她呆住了。
        他在她面前,总是笑的,哪怕病入膏肓眼睛都睁不开了,还竭尽全力地上翘嘴角。
        她从来没有见过他,哭得这般无助,偷偷的,躲在角落里哭。
        而李忠,就静静地陪着他。没有任何好奇的疑问,也没有三纲五常的劝谏,只是陪着。
        偶尔在他哭得实在不行了,李忠才上前去,轻轻拍他的背。
        至始至终,他绝不多嘴半句,眸底,是绝对的信任和温柔。
        那一天,她后来想起,是洛氏大案的忌日。
        松柏刺得花二指肚微痛,她收回指尖,露珠浸湿了指甲盖,凉意直往心底窜。
        天凉了。
        而帝宫的秋,总是比旁处更凉。
        那个他,是如何,在冻骨的秋夜,披衣而起彻夜难寐的呢
        李忠,又是如何,每次都提前猜到他会起,而自己,从来睡得雷打不醒。
        唯一的一次,还是她晚膳糯米八宝鸭吃多了,不消化,所以睡不着溜出去,才撞见这一幕。
        三宫六院悄寂,一轮秋月,将金碧辉煌都笼在了一层霜里。
        李忠正独自一人拿了琉璃宫灯,灯里烧了最好的青冈炭,将地上的砖片暖过。
        有宫人上前来帮他,他却总摆摆手,打发他们去睡。
        然后自己一连几个时辰弓着腰,将每一片砖地都细细烘暖了,大秋天的,能累出一头汗。
        没一会儿,殿门吱呀,着明黄睡袍的他走出来,又是一晚不眠。
        才从被窝里出来的脚踩在砖地上,竟丝毫不觉冷。暖意,没有一个晚上算漏。
        “阿忠,非你分内之事,何苦。”他看向那个执宫灯的内侍,摇摇头。
        李忠却在做完一切后,恭谨地立在三步外,没有丝毫逾矩之处。
        只有在他目光看过来时,他笑,笑意也是克制的。
        花二吁出一口浊气,那个记忆中眉心一点朱砂痣的内侍,永远是持重守礼,谦和内敛的。
        她识他三年,记不得他有哪怕一丁点的逾矩。
        然而她总相信,有些东西,早已无声无息逾了矩。
        只是这种“相信”,也是在三年后,痴人说梦。
        他和他都不在了。
        她关于李忠的记忆,终结在四月宫变的前一天。
        天刚亮,以右相赵胤为首的势力冲进来,当着他的面,要押李忠。
        眉心朱砂痣的内侍,正在为他着黄袍,无惊无惧,仿佛早就猜到了一切。
        “右相可否允奴才为陛下更好衣”他笑,淡淡的。
        赵胤面色复杂,却仍点点头,候在一旁。
        李忠从容地伸出手,按照繁复的宫规,为他穿好层层叠叠的明黄衫子,不慌,不忙。
        一切都若日常般做完后,他走向赵胤,凶神恶煞的将士立马缚了他。
        他最后回过头,唤那着明黄衫子的男子。
        “陛下奴才请最后一道旨愿改名为钟。李,钟”
        他笑。那个时候了,也丝毫不逾矩的笑。
        一个时辰后,他被凌迟处死于东市。
        “阉贼已死老天开眼啦,好好好”围观的百姓拍掌叫好。
        然后,第二天,就是四月宫变。
        沧海桑田。
        。


  https://fozhidaoxs.cc/book/3677/267265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