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两百七十章 将归(下)

第两百七十章 将归(下)


张昭即将回来的消息,在春天的雨夜里继续发酵着。
        不要去怀疑为什么这则消息有这样大的话题度。只需寥寥数语就可以说清楚第一,圣眷正浓。第二,未来领军出征的第一人选。
        换言之,张昭这个新秦伯即便比不得国朝那些国公世家们的底蕴,但至少在弘治朝,他的份量会非常重。最少,最少,在已经腐朽、堕落的武勋们中是一个山头
        小雨在夜间未停。
        平江伯府中。陈氏父子三人正在正房里说着话。
        平江伯陈锐经过一个冬天后,气色越发的灰败,根据御医的诊断,今年的冬天他怕是很难熬过去。此时,他躺在躺椅中,听着两个嫡子汇报。
        陈熊将近四十岁的年纪,性情贪鄙,好色。看一眼即将要死亡的父亲,心中有着兴奋,又有点惶然。
        兴奋是因为他是嫡长子必然会继承爵位。平江伯可不是新秦伯,可以世袭的。从今而后,没人能再管着他。
        惶然,则是因为平江伯府一天不如一天,若是父亲不在,他要怎么才能撑下去当今天子才三十多岁,不可能再启用平江伯这一系的武勋。
        陈熊心里想着,嘴里的汇报没有停,道“张昭率大军离京师只有40里。信使早就进城。他们明日将直接回军营,然后天使会到城北的军营犒赏。同时,颁布封爵的圣旨。”
        陈锐没说话。
        陈熊看一眼弟弟,道“父亲,以张昭的战功,这是国朝自太宗皇帝之后前所未有的大胜,理当在朝堂之上封赏,以示尊荣。而现在却只在军营中封赏。
        这说明朝中对他还是想压一压。二弟的提议很不靠谱。让小妹和国泰商行做生意就行了。赶着送去当妾室,完全没必要。咱们不是三原王家那样的文官世族,经不起折腾。”
        陈泰二十出头的年纪,在宫中当差,性格是有想法但是没有执行力和胆量,急道“父亲,大哥,去年韦州大捷传来,京中就有传言,是天子要压一压张昭。免得日后功高难赏,伤了君臣间的情分。绝非是其他的缘故。
        再一个,王家的嫡女都为张昭之妾室,小妹是庶出,这算什么折腾,又何可犹豫的”
        陈熊冷哼一声。
        当然算折腾。如今庶出的妹妹陈夕凤执掌家中的生意,单单是二锅头的京城代理权就赚的一大笔银子,另外还有顺天府的玻璃生意。
        之前,他拿八百年银子在绿绮楼买一个美人都拿不出来,现在他去教坊司里逍遥,都不用看花销。
        把妹妹嫁出去,谁来给府里赚银子供他逍遥况且,张昭前途未明,押注失败怎么办
        陈锐道“再看看吧。”
        陈泰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他在宫里当差,听到的消息难道是假的同僚们都在讨论张昭日后的威风、权势,后悔没有在其微末时结交。还有张昭的种种最新信息。
        他的顶头上司,深受弘治皇帝信任的驸马都尉崔元现在就差跪舔张昭,他们这些下属谁不知道,难道这都是假的
        他父亲已经老了。而陈熊真是个目光短浅之辈。平江伯府日后肯定会毁在他手里
        英国公府中。
        张懋正和三个儿子在书房中闲聊。他们这里的气氛要比平江伯府轻松的多。
        张懋执掌军权数十年,早就人老成精,如同一个参天大树一般庇护着英国公府。在新人的冲击面前,自然很稳的住。
        长子张锐汇报京中汇聚到英国公府里各路的消息,英国公现在是大明第一勋贵,比魏国公、徐国公府的权柄、地位都要高。
        张昭新冒出头来,搞出一堆动作,武勋集团自然会有反馈。明朝大大小小的武勋有一百多个。
        “父亲,张昭明日就会回京。我们府里对他什么态度,要有个结论了。”
        张懋六十多岁,精神很好,手里转着两个铁胆,目光炯炯有神的道“安远侯府那边怎么说”
        张锐道“嗨,还能怎么说张昭在文官们联合,在宁夏、固原两镇搞试点废除卫所军户户籍,安远侯他们都很不满。”
        试点,试点,试行好了,就要在全国铺开。把卫所都废除掉,那些世袭的卫指挥使、千户们怎么办
        谁手底下没几个心腹啊
        再者,把这些军户们都改为民籍,文官们肯定支持,增加赋税、户籍嘛。但是他们这些武勋呢力量进一步被虚弱。卫所没了,五军都督府还管什么事
        像他父亲就喜欢叫军户帮家里干活。这些人都成了百姓,他们这些武勋的隐性权力会大幅缩减。
        据说,有武勋子弟在青楼里骂张昭,“读书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幼子张铭道“父亲,那孩儿明日还要去军营祝贺张昭得爵吗”
        张懋喝道“你怕什么明天该去还是要去。但是,仑儿就不必到新军卫中历练了。”
        张锐松口气,“是,父亲。”他还真怕把儿子卷到这种风波中。
        国朝的勋贵,大约有四种。第一,太祖时期封爵传下来的。基本都是以魏国公为首
        第二,太宗靖难成功后封的爵位。以他们家,英国公府为首。
        第三,之后这百年陆续续因战功封的爵位。像平江伯府,就是因新封的。威宁伯王越、张昭都属于此列。
        第四,外戚封爵。外戚这里,基本上是谁家在当皇后或者太后,谁家就是实力最强的。风水轮流转。
        张昭现在很有点武勋集团新山头的架子。据闻在西北时,团营大部分武将都暗中向他输诚。
        这其实还没什么。毕竟张昭的爵位不是世袭的。而且弘治皇帝宠信,再加太子一朝,那也就两朝。他们这些勋贵可是与国同休的,有得是时间。
        但是,张昭要废除卫所,这就动了大家的利益。这种斗争,他不希望他儿子卷进去。
        张铭讶然的道“父亲你的意思”
        张懋喝一口茶,笑道“我们急什么先看看吧。”
        和张昭的接触要保持着,但是更进一步的关系就算了。天子要靠张昭带兵。所以,最终的兵权还是得要靠他来掌握着。他稳居钓鱼台。
        至于说卫所的事,看看再说,不着急站队、下结论。
        不管京中多少人在关注着张昭回京。三月初七的下午,张昭率部抵达京师北面的大营中,结束长途跋涉,士卒们一阵阵的欢呼。回来了。
        翰林学士王华作为天使,稍后抵达大营中。
        。


  https://fozhidaoxs.cc/book/356/28574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