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大制药师系统 > 第154章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药

第154章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药


寒暄之后,郑丽娜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提出到周文这里上班的意思。
        周文有些小意外。
        他正准备再招聘一个员工呢,没想到送上门来了。
        本来有唐昕一个助手,其实差不多就够了,但是最近他比较忙,忙的都没有时间提取高浓度dna了。
        所以他就打算培养一个接班人,专门帮他制作高浓度dna。
        唐昕自然是不二人选,知根知底,再加上性格也比较沉稳,非常适合。
        周文很痛快的便答应了郑丽娜留下来的请求。
        “具体的工作内容,回头就让唐昕教你好了。”
        郑丽娜自然是喜出望外,连连点头,“嗯嗯嗯,我知道谢谢啊。”
        周文随后对唐昕说“今天我教你提取dna。”
        “啊我怕我学不上。”
        唐昕闻言有些诧异。她大学虽然解剖过小白鼠,但是主要做的是药理实验,并没有提取过dna。
        “呵呵,很简单的,没你想象的那么复杂。”
        说干就干,周文立刻开始现场教学。
        从笼子里取了一只小白鼠出来,来到操作台旁边说“首先是杀小白鼠,这个跟你们做药理测试的有些不同,我们主要取小白鼠的大腿骨骨髓”
        周文手把手的教授唐昕怎么提取到更多的小白鼠骨髓。
        他讲授的很慢很细致,这些经验都是他获得系统后理论加实践得出来的,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教授都要更加的简单易懂。
        唐昕基本上一遍就能听懂。
        当然了,提取dna靠的不是理论经验,无它,唯手熟尔。
        所以在唐昕明白原理后,周文便直接让出了操作台,让她亲自上手,而他就在旁边现场纠正手法。
        包括的离心时间、提取上清液的手法、吹打的次数、加入固定液的数量等等,全部悉心教导。
        而这种手把手的教导待遇,连秦海涛都没有得到
        接下来一段时间,周文基本上都是在药物研究所度过的。
        在教授唐昕提取dna的方法同时,顺便做制药任务。
        另外,他又抽空调配出一些最佳比例的低渗透液。
        而才是保证每次都能提取到最高浓度dna的关键,要不然也只能提取到比一般dna浓度稍高的dna。
        一个礼拜后,唐昕已经能独立完成dna的提取了。虽然浓度不高。
        但是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
        当在电镜里观察到小白鼠dna时,唐昕开心不已。
        “哇太棒了”
        12月29号礼拜六,元旦前一天。
        江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朊病毒研究所,正式挂牌成立。
        这也是中国第二所朊病毒研究所,而其科研实力,则在国内公认第一。
        研究所第一任所长是李文烁。
        多年媳妇熬成婆的李文烁,在现场揭牌仪式上,眼眶忍不住湿润了。
        从研二他就开始研究朊病毒了,到现在已经整整八年了,一事无成。
        最惨的时候,因为申请不到科研经费,不得不和几个同事去合伙摆地摊。
        现在想起来,也是一把辛酸泪。
        正因为如此,李文烁特别感激周文,在他人生最灰暗的时刻,拉了他一把,并在上天的火箭上给他安排了一把椅子,让他从国内学术界一个默默无名的小人物,一下子变成了世界著名朊病毒专家
        和一些领导以及前来出席揭牌仪式的学者合影后,李文烁邀请国内外远道而来的几位同行学者,去了办公室详谈。
        众人刚进办公室便发现,墙上挂了一副很大的人物相片。
        “咦,这个人好眼熟啊。”
        李文烁看着墙上的周文相片笑道“是的,他就是psc1的发明者,周文,我的偶像。”
        李文烁现在不仅仅是感激周文了,他甚至有些崇拜这个比他小了近10岁的年轻人。所以他才弄了一张周文的照片挂自己办公室,就当是追星了。
        中国朊病毒研究所副主任秦子瑜教授,可惜道“他明明在朊病毒方面有着卓越的天赋,不知道为什么不继续深入研究呢”
        李文烁笑道“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曾经问过他。
        他说,这个世界上疾病太多了,各种各样的病毒细菌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常常令他感到力不从心。
        所以他才放弃研究朊病毒,而是从事更高级的基因研究,希望有一天能破解人类基因密码,治好更多的疾病。”
        秦子瑜闻言慨叹道“虽然我不赞成他这么做,但是不管怎么说,勇气可嘉。”
        李文烁点点头,跟着笑道“今天早上,米国it”
        江州市科技园2333号,新型隐球菌病研究所。
        这边的场地改造,以及设备人员等等,全部都到位了。
        十五个刚招聘的细胞工程博士,也对接下来所要研究的项目,有了初步的了解。
        而了解完的结果就是,每个人都是一脸懵逼。
        就凭他们这些人的水平,想要克隆抗原血清细胞,简直天方夜谭;
        先不说抗原性b细胞在血清中的含量低到一个可怕的数字,即使分离到b细胞,对其序列扩增和测定的灵敏性、特异性的要求也是非常高。
        而即使最终扩增出序列、表达出抗体,抗体的最终效果也有待商榷。
        如果他们真得有这个水平的话,哪还会沦落到找不到工作啊,早就去欧美国家赚dor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课题组负责人萧阳找到秦海涛,问道“你知道周所到底是怎么打算的嘛现在工作完全无法展开,甚至说根本就没有方向。”
        秦海涛笑道“稍安勿躁你们先好好了解一下隐球菌,以及抗菌血清的成分,至于到底该怎么展开,这个回头等周所来了会更你们详细讲解的。”
        萧阳无奈道“好吧”
        金湖区工业园,404号,寰宇生物技术研究所。
        和萧阳他们不一样,王伟这些博士生,这段时间过的非常充实。
        他们按照公司要求,对国内外主流生物技术,比如分子生物学、转基因学、细菌群落、天然产物和植物合成生物学、临床生物加工等等,分门别类的做了详细的了解。
        91个人,三个人一小组,三十人一大组,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竞争,初步建成一个良好有序的学术生态环境。
        这样的生态学术环境,是国内所有生物生梦寐以求的。
        然而搭建这样学术环境,对资金要求却非常高。
        这一个礼拜以来,花掉了21万的经费,平均下来每个人差不多3000块。
        要知道这只是最基本的科研保障,如果回头等实验室开通后,全部上实验室的话,这个费用起码要提升5倍。
        一个礼拜100万。
        一个月就是400万。
        一年什么都别提,光科研经费最少要花5000万。
        这也是周文之前犹豫的原因。
        任务看似简单,但实际上真正困难的地方在后面的经营发展。
        如果不能尽快开发出产品上市的话,研究所要不了多久就要关门大吉了。
        下午两点,恒峰大厦办公室里,陈志远看着办公桌上厚厚一沓账单,一脸蛋疼的表情。
        这段时间花钱如流水,办公场地、办公耗材、设备仪器、活动经费等等等等,每天睁开眼睛就是钱。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他第一次知道老板压力这么大。
        第一笔5000万资金已经全部到账,不过也已经花掉了300多万。
        这是“小钱”。
        真正的大头子在设备采购,而桌上的账单就是设备清单。
        一共3600万已经付掉200万预付款。
        光10台日立高新s3700n、日立高新s4800、日立高新su70等,不同型号的电子显微镜,总价格就超过了2000万rb。
        恐怖如斯
        陈志远仔细核对了一遍账单后,随后去了财务室,让他们给供货商那边打尾款。
        刚从财务室里出来,口袋里电话响了。
        拿出来一看,是本地一个陌生号码。
        陈志远接通后道“喂,您好,我是陈志远,您哪位”
        “陈总您好,我是江州天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孟祥,周先生的专利申请已经通过,有一些手续他让您过来交接一下。”
        陈志远奇怪道“什么专利啊”
        孟祥“西地那非颗粒的工艺制作流程。”
        “什么,西地那非啊”陈志远闻言惊呼了起来。
        孟祥“是的您现在如果有时间的话,不妨来一下公司。”
        陈志远连忙道“好好好,我现在就过去,请问地址在哪里”
        挂断电话,陈志远兴奋的差点没跳起来。
        那个强效西地那非颗粒他吃过,效果惊人,回头要是生产出来的话,嘿嘿嘿
        而周文说过,这款药会给寰宇代理。
        想到这里,陈志远立刻动身前往天海公司。
        等他到了公司以后,周文紧跟着赶到。
        随后孟祥的一番话,却让两颗激动的心犹如被泼了一盆冷水般,瞬间冷了下去。
        根据药监局的说法,新款西地那非颗粒,已经属于新药范畴了,想要生产销售,需要重新走一遍临床试验流程。
        周文坐收专利费的美梦一下破灭了。
        而按照正常临床试验流程来说,从人体试验到上市销售,最少要3年时间。
        陈志远无语到“需要要这么长时间啊”
        孟祥点头道“是的正常流程是这样的。”
        周文问道“那非正常流程呢”
        孟祥笑说“还有一种办法,走快速审评的绿色通道,如果行得通的话,大概12个月内就能完成临床试验。
        因为毕竟西地那非也是一款经过市场检验多年的药物嘛,在原料和配方不变的基础上,只是改进了生产工艺,应该有操作的空间。
        这个具体的你们可以跟cro公司谈谈,他们应该是有办法。”
        听到孟祥的话,周文顿时眼前一亮,“对噢,我怎么把他们给忘了。”
        所谓的cro,全称叫ntractresearchanization,中文名叫合同研究组织。
        20世纪8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
        它主要通过合同形式为制药企业、医疗机构、中小医药医疗器械研发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一种商业性的机构。
        产业链一共有三种。
        从0p临床前候选化合物的发现。
        从pd新药临床申请的验证过程。
        dnda新药上市申请的人体临床实验阶段。
        简单来说,cro的目的就是提高药物研发效率。
        你可以把所有制药公司想象成各个电商店铺,而cro就是电商平台。
        而说到cro就不得不提到国内的“耀明康德”和“泰戈医药”。
        比如耀明康德就是“cro界的阿里”,他们的口号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药,难治的病
        。


  https://fozhidaoxs.cc/book/3251/23854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