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铸心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伪装学渣
三嫁咸鱼
铁血残明
玄鉴仙族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最终,三人还是挤在了一张床上。
实在是柳羽的囚徒健身方法太累人,一整套做下来,连腰都直不起来,更别说做那事了。
一夜无话,天光大亮。
李玉娘做好了早饭,三人吃过之后,柳羽就去找里正借了牛车,开始往县城里走。
从柳家村到县城有二十里路,坐牛车也得一个多时辰。
三个人一路上说说笑笑,拉呱聊天,过得也挺快。
可路走了一半,周遭的情况就有些不对劲了。
沿途开始出现大量流民,衣衫褴褛,骨瘦如柴,跪在官道两旁伸着瘦骨嶙峋的手乞讨。
有些则直接躺在路边,肚子肿得跟充了气一样。
那是吃了观音土,肚子胀的。
野地里横七竖八地躺着不少饿死的人,旁边活着的人都跪在死了的人身边,连哭的力气都没有,只能悲惨地张着嘴,默默流泪。
不管大人小孩,男女老幼,都是一副行将就木的样子,两只眼睛里空荡荡的,看不出一丝生机。
李玉娘和李婉儿看得心惊肉跳,眼神里满是惊恐和侥幸。
惊恐是因为这种凄惨的光景。
侥幸是因为柳羽,她们可以避免沦落到这些流民的下场。
就在这时,李玉娘突然发觉柳羽有些不对。
他坐在前面驱赶着牛车,却已经老半天没有开口说话,甚至连赶牛的呼声都没有。
李玉娘挪到他身边,正要说话,就听柳羽小声嘟囔着什么,等到听到他说什么,一颗心瞬间被捏紧。
柳羽从现代过来,骨子里有着后世华夏教育中赋予的善良守序。
前世他有资本,有能力,遇到自己看不过眼的事情,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都会帮上一帮。
如今,这一幕幕冲击着他的眼睛,仿佛一柄柄重锤砸在他心头。
可是,他又偏偏无能为力!
那种感觉,就像是小明看到了一盒包装精美气味宜人的巧克力,可他偏偏是条狗。
他只能握紧拳头捏着自己的心尖,把那些萌芽的良善全都按回去,拔干净,并且小声对自己洗脑。
“别看……不能看……你管不了那么多……”
李玉娘心疼得不得了,见到自己男人这样的情形,她感同身受。
自家相公是个良善之人,从婚配那天她就知道如此。
可她终究只是个庄妇,想说什么又不知如何安慰,只能伸手从后面缓缓顺着柳羽的后背,安抚着自己男人的情绪。
李婉儿更是不知所措,她有心像李玉娘一样宽抚柳羽,却又碍于身份,只能呆立在原地,看着柳羽的后背出神。
后面这十几里路仿佛是一场磋磨心志的炼狱,要把柳羽从穿越过来之后的那些成就感和沾沾自喜一点点征服,击碎,压垮。
告诉他这个世道,远比他想象的更为艰难。
到了县城城门外,柳羽身上已然大汗淋漓。
此时城门前的流民更是成群结队,拥堵在官道两侧,苦苦哀求县城放人。
县城守城的门卒手里都拿着长刀,满脸凶戾,小心盘查着每一个进城的人的身份。
时不时有门卒举着长刀,在官道两旁高声吆喝。
“城门戒严,没有路引的赶紧散开!”
李婉儿看着这一幕,心里有些不是滋味,疑惑道:
“这旱灾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怎的突然多了那么多流民?”
柳羽有气无力地叹了口气。
“临县过来的,那边流民抢了粮仓,算是造反了。流民一旦聚集起来,就成了反贼。受苦的反而是那些普通老百姓,官府要盘查他们,造反的流民要拉拢抢掠他们,一旦起了冲突,甚至可能被两方势力一起剿灭。”
“不是活不下去了,谁愿意背井离乡啊!”
李玉娘这才恍然大悟。
“难怪里正送牛车的时候还千叮咛万嘱咐,要咱们把牙牌带上。原来他早就知道县城戒严了。”
牙牌相当于后世的身份证,他们这些普通老百姓的,一般都是木制的小木牌,上面写着身份信息。
“走吧,排队去。”
柳羽下了车,牵着牛车跟着官道上的队伍一点点向前挪动。
直到快下午了才堪堪进了城。
县城里倒是和外面那些惊心动魄的凄惨成了鲜明的对比。
街上人来人往,商铺林立,贩夫走卒走街串巷,垂髫幼童嬉戏打闹。
城里城外,仿佛是截然不同的两方天地。
柳羽看着城里的热闹,眉头不由得微微皱起。
大旱两年,纵然县城里过得富足一些,也不该是这样才对。
正思索着,就听李玉娘悄声道:
“相公,怎么了?”
柳羽摇了摇头。
他或许是想多了。
穷富之间的参差,哪怕是后世都可称得上是天渊之差,更别说古代了。
“没事,就是想着反正来了一趟县城,干脆置办一些东西回去。”
“玉娘,你陪婉儿去买药吧,我在周围转一转,你们有什么需要买的吗?”
两姐妹对视了一眼,都摇了摇头。
“相公,我们没什么要买的。”
柳羽点了点头,转身自己离开。
沧县县城并不大,从南走到北也不过半个小时不到,柳羽转了小半圈,对于沧县县城的街市布局也了解了个差不多。
县城被两条宽阔的大道分为四个区域,县衙坐落在东南方,旁边是各种酒楼,客栈之类的商业建筑,外围则都是一些民房。
柳羽在街上逛了一圈,发现这县城的粮食居然仍然稳定在10文以内。
灾荒之年,沧县县城的粮价没怎么涨,这倒更让柳羽有些惊奇。
难不成沧县不缺粮?
可既然不缺,为什么外面的流民还能饿死?
柳羽满脑子疑问,却怎么都摸不着头脑。
想到自己媳妇和小姨子都还没怎么吃东西,这才去一个小摊位前,叫了一碗面,另外包了几个鲜肉包子。
就在他坐在摊位上吸溜着素面的时候,一个中年人端着碗悄悄坐在了他的身边。
“敢问这位兄弟是从城外过来的吧?不知贵姓,家住哪里?”
中年人身穿一身粗布衣,但是头发和胡子打理得极为整洁,明显不是普通人家。
柳羽听到询问,放下手里的碗,微微拱手道:
“在下姓柳,柳家村人士。今日进城为连襟买药而来。”
“原来是柳兄弟,听说柳家村早年也出了一位秀才,不知柳兄弟是否认识?”
“正是不才!”
中年人愣了一下,这才又上下打量着柳羽,点头说道:
“难怪看柳兄弟身上有着一股与乡里不甚相同的气息,原来真的是位读书人。”
柳羽道了句不敢当,这才端起碗又吸溜了起来。
中年人倒像是打开了话匣子,有一句没一句地和柳羽唠了起来。
“柳兄弟从城外过来时,可曾见到城外的流民?不知他们情况如何?”
https://fozhldaoxs.cc/book/28745607/6785237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l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l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