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为民亮剑 > 第6章 忆惨生

第6章 忆惨生


阴沉的天空,乌云压的越来越低。
  低的似乎伸手就能摸得着。
  原本阳光明媚的清晨,却像傍晚一样雾气笼罩着。
  七爷此刻的心情就像这阴暗的天气。
  人生八十年做了一辈子的农民,在地主手里当过长工,在私塾跟前偷学过先生的课文,含辛茹苦的把孩子们养大。
  七个孩子没有一个成才的,全都是地地道道的庄稼人。
  如果不是有了共产党,早就在军阀们抓壮丁的时候丢失了性命。
  如果不是党的政策好,有了人民公社,说不定早就活活饿死了。
  家里孩子多,日子过得也拮据,孩子们都是共用一条裤子长大的。
  老婆子也不争气,刚到中年偏偏得了个失心疯,嘴里不停的胡言乱语,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一家人生活的重担全担在了自己的身上。
  忍饥挨饿的,好不容易将几个孩子们养大,自己也老了。
  干活干不动,吃也吃不下,还得了这么一个咳嗽的病。
  每到冬天咳得喘不过气来,这胃也不争气,没吃几口饭就开始疼痛。
  所幸的是大儿子成龙的小儿子福春不但是一个孝顺的孩子,而且学习特别好,在老师眼里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
  每当老师家访的时候,不停的夸自己的孙子,七爷心里美滋滋的,忘记了病痛,就会吃几口从来不敢吃的肉。
  福春这孩子为人忠厚老实,没有那么多坏心眼,尤其是学习非常的刻苦。
  每当别的孩子掏鸟窝的时候,福春这孩子却在偷偷的学习。
  即便是在农忙的时候,也跟着自己在皎洁的月光下一遍一遍的背书。
  寒门出孝子,寒门也出贵子。
  看来这句话真的应在我老汉身上了。
  福春这孩子不但是个孝子,未来一定是一个有出息的人。
  将来有个一官半职,我老王家的门庭肯定会生辉。
  天机不可测,为什么这孩子从小到大就和雨有缘?
  今天真是个良辰吉日,偏偏老天又要下雨。
  难得上天注定,这孩子会一生坎坷吗?。
  我七爷算了一辈子的命,到头来就是算不了自己孙子的命。
  眼看着良辰吉时就要到了,可是这孩子偏偏赶不到,怎能不叫人揪心呢?
  七爷一遍又一遍的拨动着手中的念珠。
  仿佛看到,那一百零八颗珠子,变成了一百零八个将军。
  孙子福春,统领着这一百零八个将军,站在帅旗前,威风凛凛的发号施令。
  一阵透心的寒冷,不断袭来,成礼站起来大声喊:“下雨了,下雨了”。
  “七爷快走,下雨了”。
  七爷方才回过神来,抬头一看,阴暗的天空里落下了密密麻麻的雨滴,一颗一颗的砸在身上,额头已经湿了。
  七爷用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水珠,有气无力的说道:“我哪都不去,我就在这等福春,福春啥时候到,我就啥时候离开”。
  说完好像没事人一样,依然一瘸一拐的走着,手里不停的拨动着念珠。
  看着大雨中一瘸一拐的走着的七爷,成礼着急的说道:“老祖宗你还是回饭店休息吧”。
  福春他们迟早会来的,你在这里冒着雨,淋坏了自己的身体可如何是好?
  你还有哮喘病,还有胃病。
  成礼满脸的着急,满脸的心疼。
  七爷不屑一顾的说道:“不碍事,不碍事,我的身体还能撑得住”。
  想想当年为了躲避壮丁,在大雨里走上三天三夜东躲西藏的经历,这点雨算不了什么?
  雨下的再大,我也要等,一定要等到福春。
  你小子先回吧,这样也好,你到饭店里招呼一下来的客人,免得冷落他们,让人落下闲话。
  唉七祖宗啊,七祖宗,你都不走,我怎么走得了呀?
  我要是真走了,你老人家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面对成龙哥和福春。
  既然要等,那我爷俩一起等,说完脱下自己的上衣,披在了七爷的身上。
  七爷回头一看成礼,露出了感谢的微笑。
  嘴上却说道:“你这小子就是固执的很,从小就调皮捣蛋不听话,我让你去你就去嘛,我小老儿身体还硬朗着,不会有多大的事情”。
  成礼无奈的说道:“唉,硬朗着,硬朗着,即便你硬朗着,我也得陪在你跟前,等着福春啊,等着我们的状元哥”。
  “这才像个样子嘛,这才像我王家的后人,你知道三国时期我王家出了一个败类叫什么名字吗?”,七爷眨了眨眼睛问道。
  七爷你就别寒碜我了,我斗大的字不识两个,就连这名字都是你取的,我哪能说得上呀?
  你等一会儿还是问福春吧,他有文化,一定能回答上你的问题。
  “笨蛋,真的不知道啊,你不识字,就没听别人说过?”。
  七爷你真是高看我了,我就一个改邪归正的混混,就是想学也没人愿意给我教呀,就是想听也没人愿意给我说吗?
  除了你的七爷,咱们村里谁还拿我当人看呀。

  唉,这话说的还有点道理,这也不怪你,你父母死的早,你是个没人管的孤儿。
  要怪就怪我,这个糟老头子,没有尽到教育好你的责任。
  好在如今你迷途知返,改邪归正了,总算没有给我们王家的脸上抹黑。
  “那我就告诉你吧,三国时期历史上有一个姓王的败类,他的名字叫王朗”。
  这王朗本名王严,字景兴,东海郡郯县,就是今天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人,是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重。王朗早年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经籍而被拜为郎中,后因杨赐去世而弃官服丧。
  徐州刺史陶谦举其为茂才,拜徐州治中从事,后升任会稽太守。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王朗率军抵御孙策,终被孙策擒获,王朗甘忍流放的困境,拒绝为孙策效力。
  后来受到曹操的赏识,辗转数年才抵达许都,被拜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成为了老贼曹操的鹰犬爪牙,曹魏建立后,被封为魏郡太守,又任少府、奉常、大理等职。
  这王朗原本是汉朝的臣子,却忠奸不分,为曹贼卖命,最终被诸葛亮活活骂死,这难道还不算我们王家的耻辱吗?
  成礼一听,倒是觉得十分好奇。
  故意说道:“七爷你这不是信口开河吧?这好端端的一个人骂也能骂死呀,我觉得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咱们暂且不说这王朗是不是像你所说的是我们王家的败类。
  就凭你说的被诸葛亮活活骂死,我觉得这就是假的。
  人如果能骂死的话,天底下死的人岂不是更多了。


  https://fozhidaoxs.cc/book/27387891/6785237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