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失业后,我绑定自由职业系统 > 第282章 要不就她了?

第282章 要不就她了?


看着翻译公司发来的这条微信,陈远站在霜霜卧室门口,愣了愣神。
  他正考虑着这事儿呢,结果就来了一个,跟生物医疗领域有关的翻译工作。
  他的第一反应是:这不会是系统安排的吧?
  但不管怎么样,陈远都意识到,这对他来说这是个不错的找到合适的加载【知识库】人选的机会。
  因为之前的几个月,他做过几次同传翻译的。
  这种某个行业的国际会议、论坛,参会的基本都是行业内的顶尖人士。
  而他现在想找的,就是生物医学领域的专业人士。
  这不是巧了嘛这不是?
  随即,陈远就马上回了翻译公司的消息:【我可以参加,这个领域我比较熟悉。】
  很快,翻译公司那边就回消息:【好的陈老师,那我把会议的相关信息发您,您先提前准备一下。】
  没多会儿,翻译公司就把这个国际会议的相关内容,发到了他的微信上。
  陈远立马走到沙发旁,坐下看了起来。
  像这种国际会议,肯定都会用到同传,一般也都是用英语。
  而且还都得是提前联系,并且会议的相关信息,也都会非常详细的发给同传翻译。
  所以,翻译公司发给陈远的会议内容,包括了所有的发言稿、参会人员的相关信息。
  对于参会人员的发言稿,陈远倒没看,因为有系统的帮助,他不需要提前了解。
  但是,对于参会人员的信息,他就得着重看一下了。
  当看到第一个参会人员的时候,陈远就怔了一下。
  因为这个人,就来自之前他一直关注的那家,霉国的生物医疗机构——阿克莱尔生物医学实验室。
  这人的名字叫约翰威尔逊,是阿克莱尔的首席科学家。
  之前陈远就对阿克莱尔,进行过比较详细的了解的。
  简单来说,这家实验室,是目前全球在生物医学领域做得最牛逼、最前沿的一家机构。
  而且还是断崖式的领先于其他同行。
  他们能派人,而且是派的首席科学家来沪市参加这个会议,足以说明这场会议有多重要。
  看完阿克莱尔这边的简介,陈远就继续往下看了起来。
  他先是大致看了一下参会人员名单,发现一共差不多30人左右。
  基本上每个人都代表一家生物医学领域的机构。
  这些机构来自世界各地,有欧洲的、小日子的、小棒子的、非洲的、国内的。
  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参会人员信息,陈远没有再逐一的细看。
  因为那些机构相比于阿克莱尔来说,都只能是行业内的第二,甚至第三梯队。
  陈远把精力,放在了国内的这些参会人员身上。
  这些人,才是他的目标。
  他发现,国内一共有三家机构,派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陈远仔细的琢磨了起来。
  首先,第一家是一家大学背景的实验室,就叫:京大生物医学实验室。
  参会的是这个实验室的带头人,叫朱青山,男。
  陈远在百度上查了一下这个朱青山,还有他背后的实验室的资料。
  经过查询陈远得知,这个朱青山是京大生物医学专业的一名教授,今年60多岁。
  他的实验室里,有十多名京大生物医学专业的硕士、博士。
  陈远之前就知道,京大的生物医学专业,目前是国内排第一的。
  所以,这也基本意味着,这个实验室,是代表了国内相关领域的最高水平。
  当然,即便它是国内最高水平,但要放在国际上,尤其是跟霉国的同行相比的话,也只能算是第二梯队的存在。
  这些年,虽然国内在汽车、机器人、军工、航天等等很多领域的发展,都已经处在世界领先地位。
  可是,在生物医学这个领域,我们跟欧美依旧有很大的差距。
  这个没办法,因为国内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起步晚、底子弱。
  这不是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八年能追赶的上的。
  这也是陈远当时想率先兑换,那个【生物医学知识库】的原因之一。
  看完京大朱青山的资料之后,陈远暂时还没在心里下决定,要不要把知识库加载给朱青山这边。
  他又继续看起了其他另外两家,国内的参会机构的资料。
  第二家,是深市的一家公司,名叫:未来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
  来参会的,是他们公司的创始人,叫赵乐海,男。
  人还挺年轻,今年只有32岁,是一名海归博士,之前在霉国留学,在霉国有过两年的相关行业从业经历。
  回国后,他就创办了这家公司。
  陈远查了一下这家公司的信息之后,才发现他们在行业内的地位,甚至比朱青山的实验室都要高。
  因为这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员工基本都有霉国着名大学的留学背景。
  有一些员工,也在霉国的某些生物医学公司,有过工作经历。
  他们的公司,目前虽然在国际上尚处于行业的第二梯队,但是行业内对这公司的发展前景普遍很看好。

  所以,陈远觉得,这个赵乐海倒是不错,是个挺合适的人选。
  但是,就在他准备把赵乐海当做首选被加载人的时候,陈远突然在百度上看到了这公司的股权架构。
  上面显示,赵乐海的公司,有两家外资公司占股,而且占股比例加起来超过50%。
  最重要的是,陈远发现这个赵乐海的国籍,居然是霉国。
  甚至就连这公司里的员工,都有不少是外籍的。
  看到这些信息的时候,陈远皱了皱眉头,然后当即就在心里放弃了刚才的想法。
  这可不行。
  叹了口气之后,陈远就继续看了起来。
  接下来,就只剩最后一个国内的参会机构了。
  这家机构也是一家生物医学公司,名字叫:方兴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派出的参会人员,也是他们的创始人,名叫方雨彤,女。
  人也挺年轻的,才30岁,也是留霉博士,回国创业。
  资料显示,她博士期间,曾经在霉国一家不算知名的生物医学实验室,做过研究助手。
  随即,陈远就查看了一下她公司的股权结构。
  发现她这公司除了她自己占51%的股份以外,其他持股人也都是她公司的员工。
  而且,不管是她,还是公司的员工,全都是华国国籍。
  看到这的时候,陈远沉吟着思考了起来。
  现在,他有两个合适的人选,可以加载系统里的【知识库】。
  一个是朱青山,一个就是这个方雨彤。
  他就在脑子里对比起了这两个人各自的优劣势。
  朱青山的优势是资历高、声望高。
  而且他下面的团队成员,虽然都没有海外知名大学的留学经历,但至少他们都毕业于这个专业国内最好的学校。
  但朱青山这边也有劣势。
  第一,就是他的年龄有点大了,精力、体力恐怕都难以支撑他长时间做研究。
  陈远心想,要是选择他的话,到时候恐怕还得给他用体质点才行。
  但这还不是朱青山最主要的劣势。
  更让陈远纠结的是,朱青山团队的背景是京大。
  这个背景代表着,他们应该是不缺投资的。
  而且即便能投资,他也不会拿到控股权。
  陈远为什么要考虑到投资这一块儿呢?
  因为虽然他可以把【知识库】奉献出去,但他可不想无私奉献。
  他想的是,可以借助这次投资的机会,控股或者成立一家生物医学公司。
  这样的话,等【知识库】里的内容实现现实运用的话,那带来的经济效益,就可以更加合理的解释他系统奖励金的来源了。
  而方雨彤这边,优势是年轻,而且她没有任何背景,如果要投资的话,是比较容易的。
  劣势也有,那就是她的团队成员水平好像要差一些。
  基本上都是国内这个专业的二流学校毕业的。
  【知识库】虽然很屌,但是也不是靠一两个人单打独斗,可以把它实现应用的。
  这得需要一帮同样很专业的科研人员做帮手才行。
  不过这一点,陈远倒觉得不是大问题。
  钱应该都可以解决。
  在心里做完对比之后,陈远心里有了初步的答案。
  他决定,暂时就先选择这个方雨彤作为【知识库】的第一候选人了。
  接下来,就是考虑怎么跟方雨彤接触,并让她接受自己的投资了。


  https://fozhidaoxs.cc/book/26443753/6785209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