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女帝才三岁 > 重生的第九十四天 官报大卖

重生的第九十四天 官报大卖


“号外号外,水稻亩产千斤,水稻亩产千斤!”    

        今天的卖报小童格外活泼,吃早茶的京都人士一个个困倦着脸,听见叫喊声木着脸看过去。

        “喊什么喊嘛,不就是亩产千斤。”  

        “就是……”

        过了几秒,亩产千斤这几个字,细细咀嚼着,怎么感觉这么,这么,

        那些写话本的太猖狂了,连水稻亩产千斤这种事都敢杜撰,朝廷也不管管。

        “来一份,给叔来一份!”

        “别挤,别挤。”

        世上乏聪明人,那是卖官报的小童,又号外亩产千斤。

        朝廷没有确定的事,官报绝不会刊登。

        想通这些,周围人医用而上,有些人买了一份还不够,说要两三份,给朋友带几份。

        早点铺里有人喊:“那是官报卖报小童!”

        一石惊起千层浪,吃早点的人们困倦散去,精神陡然一惊向卖报看去,好家伙,那小童包里哪还有多少报纸。

        “哎~给咱们留一点!别卖完了!”

        楼里像蚂蚁一样,涌出许许多多人头,卖报小童身边围了个水泄不通。

        京都早时就像江南普及了免费教育,卖报小童们都是学生。这年代大多百姓都不富裕,小孩能通过卖报赚些钱,会给家里减轻些负担。

        不过卖报只是蝇头小利,读书才是贫穷唯一的出路,朝廷规定卖报只能在早放学之前还有晚放学之后。

        待会儿学生就要去上课了,要是没买到又得等到他们下午放学。

        “别挤,别挤!”

        “快点啊!买完了就到别儿地看去,别占着地方!”

        后面的人朝人群中心喊。

        人里三层外三层的,哪有给卖得报纸人出来不说,光还有没有那么报纸就另说。

        “没报纸啦,别急啦!”买到报纸的人嘴巴都快咧到耳后根了,别人买没买到他们不管,他们是买到了。

        上一次报纸卖脱销,还是第一届科举的时候。

        卖报小童都是走街串巷卖报的,今日还没走出一条街,报纸就买完了,别地酒楼派来的小二擦了好久汗,都没能挤进人群。

        “这帮人,太能挤了。”小二们发牢骚。

        “哎~那个老爷,您手里的钱卖不卖?我出五倍价钱。”

        “去去去,不卖,好不容易抢到的。”

        挤了那么久才抢到那么一份谁也不想转手卖了,不过看这人酒楼小二打扮,有心人眼珠转转。

        “十倍,出十倍我卖!”附近一个目睹全过程的年轻人大喊。

        十倍也不是不行,掌柜的出门前就吩咐了,无论如何也要买一份官报回来。

        酒楼是所说书的地方,自从私报兴盛,老百姓都喜欢那些个才子佳人还有八卦,酒楼这段时间都在说那些故事。

        可是今天不一样啊,官报放出消息‘水稻亩产千斤’,哪个酒楼有一份报纸,哪个酒楼就赢了。

        礼部官员这回学精了,虞园第一届科举那会儿给他们表演了个饥饿营销,他们这会子活学活用,也搞了饥饿营销那套。

        什么?百姓来户部办衙地方问还有没有报?没啦,等娃儿们下午放学就有咧,在加紧赶制了,别急。

        百姓们哪能不急啊,说你们是不是人太少了,要是做不过来,我们帮你们把报纸印出来。

        不要钱,免费做活!

        被推出来应付百姓的官员脸色便秘得慌。

        只见过服徭役不情不愿的,还没见过为了一份报纸,免费做劳工还那么积极的。

        报纸没啦。朝廷不能奴役百姓,上面有规定的,不能让你们帮印。

        “朝廷那不是多管闲事嘛。”

        礼部官员抿嘴,这才多久,百姓说话都那么牛了吗,朝廷的事都敢吐槽了。

        百姓敢说,他是一句都不敢说的。

        见官员不言不语,百姓也都丧气了。行吧,不能就不能,记得多印点啊,别下午又没得卖了。

        官员立马换上一副笑脸:“好好好。”

        饥饿营销一次就行,多了不好,况且报纸是有时效性的,过了今天就不值钱了,下午的报纸他们早就准备好了。

        为了应付突发情况,他们还多印了一些。

        几年前虞家还在江南的时候,红薯玉米就有了,如今早就传遍了九州,按常理来说,水稻的出现应该不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才是。

        是的,百姓们这些年都没怎么饿过了。

        吃有吃的,冬天有棉衣穿,孩子也都送了朝廷的学院,那幸福感蹭蹭往上冒。

        红薯很好,很甜,就是吧,吃多了容易放屁。

        有水稻,谁还愿意拿红薯当主食啊。

        不是人人都买到了报纸,没有报纸的人为了看个报,死皮赖脸让买到的借看看。

        一份报纸又要不了多少钱,不过这可是我朋友好不容易帮忙抢到的,别弄坏了。

        借到的人连连道好,眼睛早就看上了报纸上的大标题。

        【水稻亩产千斤,到底是真是假?】

        这标题,咂咂嘴,有八卦报纸那味了。

        八卦报纸写的亦真亦假,官报写的……

        眼睛继续看下去,官报有个习惯很好,开头写明时间地点人物,研究水稻额原因,研究水稻的研究人员。

        从虞家还在江南写起。

        虞家在江南的时候就派人着手研究水稻了,从虞家任职脚步江南到京都,研究基地也从江南搬到京都。

        接下来就是什么雄性不育株什么的,他们看不懂。

        略过,再看下边的。

        哦豁,昨日皇帝与官员一同前往虞家的庄子,查看水稻亩产千斤是否属实。

        一到村庄,一片金黄麦穗映入映入眼帘,皇帝龙颜大悦,问研究人员可否收获,研究人员给的答案是可以。

        皇帝与大臣们亲自收割,亲自扬谷子,于天快黑的傍晚时分,得出了麦穗重量。

        亩产千斤。

        皇帝与大臣一个个汗流浃背,可脸上的表情都很是激动。

        他们的脑子里都是百姓可以吃饱,光穿暖了还不行,要回京都了,农庄里的百姓自发送行,送了皇帝与众大臣许多好吃的。

        他们个个热泪盈眶,很感激百姓的爱戴。

        报纸最后,特别标明了:朝廷不拿百姓一针一线,还请百姓们不要再送官员东西了。

        这是虞园勒令礼部官员加上的,二品侯爷,礼部官员哪敢说不,于是就添上了。

        虞园的本意是让百姓别再送了。

        表明了立场,这些个百姓就别再送了吧。

        事实表明,她还是不够了解百姓。

        看到报纸最后一句,老多壮汉都热泪盈眶了。

        就一点吃的,咋就不收了。他们还听说了,礼部那些人说,朝廷明确规定了不能奴役百姓,不给人帮印报纸?

        朝廷这不是多管闲事嘛。

        大姐都给我冲!

        朝廷对待官员不做人,我们买点好吃的送去!

        好不容易打发了来问的百姓,礼部官员应付得多了,都写了个牌子放在门口:没报纸啦已经加紧刊印了,别急。

        又是早上那几个来问有没报纸,最后要免费帮刊印的人。

        接待百姓的礼部官员脸都快僵硬了。

        不耐烦。

        真想一脚踹过去!

        要微笑服务是佳兴侯提出来的,他根本不敢,要是真踹了,说不定明天上朝就被谗上一本。

        忍!

        几个人笑意盈盈,左手右手都提着东西。

        都逛了一圈了,还来这干什么,官员心里吐槽。

        盯着几人的牙花子,官员有种不妙的预感。

        还没等他想好应付之法,那些个人放下手里的东西,喊了一声‘送你们吃的,谢谢你们’就跑了。

        跑了。

        官员提上东西要追,一抬头,人跑得只剩影子了。

        追,追不上的。

        就一点吃的,收就收了吧,官员提着东西要往回走,听见背后有脚步声,回头。

        几个人鬼鬼怂怂往地上放篮子,闻味,吃的。

        一官员几个百姓大眼瞪小眼。

        眼看这几人也要跑了,官员连忙喊等一下。

        等个屁,都跑了。

        周围路过的百姓看着官员脸上无奈的表情,都笑了。

        那懵逼的表情要多滑稽就有多滑稽。

        有样学样,听说有人买了吃的慰问礼部官员,其他还有些闲钱的百姓自发买了烤鸭呀,凉粉啦,送到了礼部门口。

        说停下已经说麻了,负责接待的礼部官员都不想说话了。

        只是脸上的表情还是一言难尽。

        来送东西的百姓说是跑了,实际并没有跑多远,就在街角偷看呢,官员脸上的无奈简直成了京都一大风景。

        谁人都想来送送,然后看看这传遍了大街小巷的表情。

        哼,肯定是没想到百姓这么贴心吧。

        自古民怕官,像这样的事太少了,有这待遇的也不是没有,权朝野上下就一个佳兴侯,谁也没想到如今也能有那样的待遇。

        今日礼部官员吃百姓送的食物吃了个撑,都不用买午饭了,吃得肚子溜圆。

        隔日上朝,礼部官员收到了其他部门投来的羡慕的目光。

        六部,只有礼部在热闹的大街,没办法,其他部门太重要了,都是固定工点,有士兵把手。

        就礼部,掌管祭祀婚假,自从有了官报,就搬到了热闹额大街。

        大街人群嘈杂,他们那时候还幸灾乐祸了一番。

        昨天他们都去割稻子了,凭什么就礼部收到礼物了。

        他们心里发酸,可百姓们怎么可能厚此薄彼呢。

        不会的。


  https://fozhidaoxs.cc/book/24962568/91902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