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满香江 > 第三章 离开

第三章 离开


十天后。
        县城的长途汽车站。
        一辆客车停在汽车站的门囗,等待着远行的人们。
        上身四兜绿色上衣,下身蓝灰色裤子,脚上一双刚买的解放鞋,一个绿色挎包被斜背在身后。
        王大满站在客车旁显得很是精神。
        “满子,介绍信和你要的那个边防证都收好了”
        拍拍自己的胸口,王大满道“都在里面呢”
        “你这孩子咋这么急呢要是再缓几天,那房子还能多卖200块钱呢”老村长叹了口气,看到王大满不吱声,又小声道“总共1200块呢,你可得藏好了”
        “叔你就放心吧
        在衬裤里面缝了1000块。200块放在上衣里兜了。另外,20来块钱和在镇上换的3斤粮票放在裤子兜里了”王大满小声道。
        这时,陈建国从客车顶上爬了下来“满子哥,行李我绑好了。绑了两个死扣呢,你放心,道上肯定掉不了。”
        看着只有自己胸口高的健壮少年,王大满上前紧紧抱了一下,又拍了拍他的肩膀,略显动情地道“好兄弟,快点长大。短则二、三年,长则五、六年,哥一定回来找你,到时候跟哥一起闯天下去。”
        “嗯满子哥,我等着你。”稚嫩的脸庞上,挂满郑重地表情,陈建国重重地点头道。
        一阵汽车的长笛声响起,这是在催促远行的人们车要开了
        “叔,建国,我走了。你们也回吧”说完,王大满转身上了车。
        随着客车的开动,透过窗口,看到渐渐变小的人影,王大满一边挥着手,眼眶也是不禁发红起来。
        迷迷糊糊中,王大满发现有人在摇晃自己,“小伙子,醒醒,到站了。”
        睁开眼,发现司机师傅正站在自己面前。
        向窗口外看去,晚霞满天中,一条空旷的柏油马路映入眼中。
        路上,汽车很少;骑着自行车下班的人潮,却满满地挤在马路两旁。
        马路两旁,大部分是一些三、四层高的楼。最高的也有六、七层的楼房,矮的还有平房存在着。
        “这就是济市啊”王大满不禁面露疑惑地感叹道。
        “小伙子第一次进城吧”满脸络腮胡子的司机师傅笑呵呵地问道“你这是准备去哪”
        “师傅,去火车站怎么走啊”
        “你顺着这条道一直往前,第二个十字路口左转,看到的塔形钟楼就是了。”
        1985年的济市火车站还是没有拆除的老站,它是存在于老济人心中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由德国著名建筑师赫尔曼菲舍尔设计建造的一座典型的哥特式车站建筑。
        这座造型别致的火车站刚一建成,便受到了国内外建筑家和百姓们的广泛赞誉,成为远东地区最为著名的火车站。至今它仍是建筑类学者的必修课。
        它被战后西德出版的远东旅行列为远东第一站;它一度登上清华、同济大学的建筑类教科书;它曾是世界上唯一的哥特式建筑群落车站。
        “塔形钟楼、圆形屋顶、拱形门窗、高大的台阶、花边墙壁,宛如童话般精巧别致的积木。”有人甚至曾经如此形容过这座火车站。
        在太阳落山之前,按照司机师傅的指示,王大满终于来到了这座漂亮的火车站。
        在售票窗口买了一张晚上的火车票,王大满就背着行李在火车站附近转了起来。
        说是行李,其实就是一个不大的帆布包裹,里面有两身换洗衣服和老村长找隔壁大娘给烙的一捆大煎饼。
        逛了半圈,开始的新鲜劲儿消散后,王大满就索然无味地停了下来。
        这个时代的大街上自然是没有霓虹灯的。但作为省会城市,倒也不至于说是一入夜就漆黑一片,至少马路两旁的路灯还是亮堂堂的。随着下班人群的消散,马路上的自行车大军也是不见了踪影,除了偶尔驶过的汽车外,宽阔的马路上竟然是空荡荡的。
        借着路灯灯光,在一面写有“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的告示牌的旁边,王大满找到了一家还在开业的馄饨店。
        店不大,只有三十来个平方。店里的6张饭桌,只有3张坐着吃饭的人,看穿着打扮,都是要赶火车的旅客。店里忙活着的是一对中年夫妇,丈夫在后厨充当厨师,妻子在前厅招呼客人。
        看到王大满走进来,胖胖的中年妇女立刻热情地招呼道“大兄弟,快请坐,想吃点啥”
        “大姐,给我来碗馄饨就行。”接着,王大满有点不好意思地道“我能都给你钱吗”
        “行啊咋不行呢俺这就是个人小店,不像国营大饭店那么严没粮票,还不让吃饭。”说到这里,中年妇女顿了一下,犹豫了一下道“不过,可得说好了啊有粮票,一碗馄饨是1毛钱加半两粮票。要是没有粮票,一碗馄饨就得3毛钱。”
        知道这位妇女有点坑自己,这碗馄饨多要了自己1毛钱。但也没办法,谁让王大满兜里现在就有3斤粮票呢就这,还是老村长托人好不容易在镇上换来的,是王大满留着关键时刻用的。要不然,揣着一兜子钱,就因为没有粮票买不到饭吃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发生。
        “行啊大姐,3毛就3毛吧”说完,王大满从兜里取出3毛钱递了过去。
        不一会儿,一大碗热腾腾的馄饨端了上来。望着碗中个个皮薄馅厚,足有小儿拳头大小的混沌,王大满不禁感叹真实惠啊
        用勺舀起一枚混沌,一口咬下去嗯不错
        王大满把两个袖子往上撸了撸,又从帆布包中抽出一张大煎饼,就着那碗大混沌唏哩呼噜地吃了起来。
        不一会儿,三张大煎饼和一大碗混沌就都进了王大满的肚中。
        腹中饱涨感让王大满舒服地长舒了一口气,抬起头又招手道“大姐”
        “大兄弟,吃好了”听到招呼,中年妇女快步前来应道。
        “吃好了。”王大满摸摸肚子,又从挎包中拿出一个大罐头瓶子说道“大姐,我给你5分钱,你能帮我灌一瓶开水吗”说完,从裤兜里拿出5分钱递了过去。
        “行啊大兄弟,你等着,马上就来。”说着,中年妇女接过灌头瓶子和5分钱就进了后厨。不一会,又用一个托盘托着灌满热水的罐头瓶子走了出来,把罐头瓶子小心地放到王大满的桌子上,“大兄弟,你拿好了,可是挺烫的。”
        “哎谢谢了。”说完,用挎包把罐头瓶子兜住,又扛起帆布包,王大满就一头扎进了夜色中。
        。


  https://fozhidaoxs.cc/book/2423/176161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