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 第364章 战略定力,带太子过来

第364章 战略定力,带太子过来


第364章  战略定力,带太子过来

        张异自己不缺技术,可以省去人类摸索工艺的试错时间!

        但有些工艺在科技树前置技能没有点开之前,造不出来就是造不出来。

        就算是他,想要完成某些东西,至少也要一步步来。

        比如将最简单的机床给搞出来之类的……

        但关于金属空心针头,张异觉得可以试一试。

        其实打造出空心的金属针头不难,难在于如果能用于注射的金属空心针头,对材料的韧性和强度要求很高。

        大明所处的时空,绝对没有这种冶金技术。

        “这件事,咱们可以试试……

        用鹅羽毛,鸟骨和其他东西替代也行……

        老……”

        张异刚想喊老陌,却想起老陌现在在养伤。

        他讪笑,自己使唤人惯了,现在没有人使唤,只能自己来。

        聊到感兴趣的话题,刘基和徐家丫头都很积极。

        “张异,你需要什么?”

        “一些鹅毛,我用来制作针管,还需要一些其他东西……”

        张异将自己需要的东西列一个清单:

        “还有一些用于做实验的动物,狗……猴子都行……”

        这些东西都不太难找,徐家丫头吩咐下人,下人就去忙活了。

        关于输血的话题告一段落,刘基此次前来,自然不是为了这件事……

        徐家丫头人小鬼精,见刘伯温欲言又止,她拉着孟瑶和弟弟去了药园子。

        “李氏没有回来?”

        刘基暂时还没找到开场的方式,随口问了一句。

        “还在徐府,大概就在徐府生孩子了……”

        李氏的案子虽然过去了,但李氏暂时确实不太合适住在道观。

        徐府,谢氏怜惜他,刚好徐达也不在。

        李氏留在那里养胎刚好。

        而药园子这边,孟瑶坚持要回来完成自己母亲不能完成的工作,为张异记录,育种……

        小孟瑶顶着张异童养媳的身份,留在道观。

        好在实验田已经到了要收割的时候,并没有太多需要做的农活……

        张异推辞了一番之后,也就由她。

        道观里只剩下两个小孩子和一个伤员,看起来并不安全。

        好在经历过这件事之后,锦衣卫时不时出现,震慑了许多宵小。

        这附近别说贼人了,就是普通百姓看见锦衣卫的飞鱼服,也恨不得撒丫子就跑。

        一来二去,清心观的香火,又回到了张异初来清心观的模样。

        “税改之后,浙江民变……

        最近,地方上的反弹有点大……”

        两个人关系得到改善之后,刘基对自己心中的不安,并不隐瞒。

        张异听完后笑道:

        “那刘大人准备如何?”

        刘基眉头紧锁,他要是有答案,也不会来寻张异说话了。

        张异道:

        “一个政策的制定,无非就是看你想牺牲什么,成全什么?

        当刘大人决定劫富济贫的时候,不是应该有这等觉悟了?

        大人何必纠结?

        大人是担心地方的反弹太大,触动自己的利益?

        还是觉得这政策执行不下去?”

        刘基想了一下,坦诚回答:

        “都有,但最主要是,这税法改制乃是我呕心沥血所成,这也大概是我在告老之前,做过最大的改革了!

        如果不成,不免引以为憾!

        且,老夫也不知道能不能成?”

        “其实刘大人没必要去纠结,有些东西终究也是需要时间去验证,至于这种程度上的民变,小事而已!

        其实朝廷置之不理,为难的是地方官,地方官很可能会因为政绩,要求朝廷维持原状。

        可如果朝廷不为所动,那些站在百姓身后的士绅的压力也很大!

        难道,他们还敢鼓动造反不成?”

        “你的意思是拖?”

        “错,这叫战略定力……”

        张异是懂言语艺术的,换个词刘伯温果然觉得好受一点。

        “君权和相权,地方和朝廷,其实自古以来又不是第一次争斗了!

        大家讲的都是一个道理,叫做斗而不破!

        士绅挟百姓民心,威胁朝廷,赌的是朝廷不敢随意激起民变!

        朝廷这边呢,看的是士绅不敢将百姓推到造反的地步!

        说白了,这就是个熬鹰的过程,看谁熬得过谁?

        陛下看得透这个问题,所以他置之不理!

        其实这个政策若不是刘大人提出,您关心则乱的话,您也不会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说不定陛下,还等着这件事闹过头呢……”

        张异神秘一笑,刘基突然有种不详的预感。

        这还真有可能!

        挟持民心,对抗朝廷。

        这在自古以来,是乡绅们常用的手段。

        这一招,首先承受最大压力的,就是地方上的官员。

        朝廷可以当看不见,听不见,他们是真真切切感受到其中的压力。

        有些地方官可能反应过激,就当造反将这件事报上去了。

        有些人为了自己的政绩,也会选择妥协,牺牲朝廷本身的利益。

        总而言之,这种事非常复杂,正如张异所言,大家比的就是彼此之间的定力。

        若论定力,谁比得过朱元璋?

        张异想起他一步步推行黄册,鱼鳞册……

        老朱在他暴躁的脾气之下,是他为了实现自己战略目标,坚韧的定力。

        “民心可不容易操弄,只要朝廷不尴尬,接下来尴尬的就是那些士绅了!

        火被挑起来,灭火可不容易……”

        张异深谙传播之道,他明白舆论的火,只能纵火,不能控火!

        那些士绅接下来,就能体会到自己的苦处了。

        不过他话锋一转,说道:

        “定力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刘大人相信自己定下来的税法,是为国家好,为百姓好?”

        “那是自然!”

        “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士绅们可以利用百姓的无知去操弄民心,却抵不住实实在在的好处……

        而这一切,需要时间……”

        刘伯温沉默,他跟张异聊过之后,心情确实好了许多。

        “希望汪广洋,没有辜负陛下的期望!!对了……”

        刘基想起张异跟皇帝的生意,多嘴问了一句:

        “你忙得怎么样?”

        “正准备找商家定制,回头我去找找沈万三!

        不过,有些关键的构件,贫道准备另找他人,再自己组装……

        等明年吧……”

        张异被人关了几天,这件事也一直没落实。

        不过,新的样机,张异也准备好了!

        刘基见过珍妮纺织机之后,也是惊为天人。

        他是个杂学家,什么都知道一点,一眼就能看出织布机的价值。

        “其实税法的制定,也不全是只对百姓有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那些富户的抵抗,其实小道是了解的!

        劫富济贫,本质上是因为富户处于优势地位,那证明就算新税法的制定,依然改变不了这个局面!

        可是他们反对这件事,一来是因为人性的贪婪,二来,其实问题还是出在朝廷身上……

        法有所依,税收就是百姓交给朝廷的保护费,你既然立下规矩,大家就都要守住规矩才行。

        朝令夕改,有法不依,也是富户们觉得不安全的原因……

        这法立下了,执法和监督的问题,可不是一个锦衣卫能够解决……”

        张异和刘基二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刘基多看了张异几眼,这小子确实值得陛下将他当成心头宝。

        二人走过药园子,金黄色的麦穗迎风起伏。

        刘基这才意识到,原来不知不觉,一年也要过去了。

        “又是一年秋收的日子呀……”

        他看着这些麦穗,有些饱满,有些长得并不好。

        可是,张异却并不在意,他让孟瑶过来,亲手标准几种稻谷。

        “丙火3号稻!这潜力不错,来年可以继续留种……”

        “庚金2号稻,抗倒伏不错,记下!”

        张异做好记录,刘基默然不语。

        “刘大人,要不要去我田里看看,过个七八日,应该就可以收割了……”

        刘基欣然应允,跟着张异前往。

        到了他种子占城稻的灵田,看到眼前风吹麦浪,刘基再次沉默。

        “现在,大人可相信亩产三石?”

        “纵然没有,也差不多了!”

        刘基感慨了一句,道:

        “你小子,想让我做什么?

        等等,你是提醒老夫将这个稻种,献给皇帝?”

        ‘嗯!’

        张异无声点头,试种了一年的占城稻,还是用他的方法种下的稻种。

        粮食如今的产量,应尽验证了张异的想法。

        是该将这种稻种推广出去了。

        黄英美洲之行,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成功?

        甚至,他们连能不能回来都不知道。

        张异不会轻易放弃对美洲的探索,可也明白大海的可怕……

        假设黄英他们回不来,大航海的计划至少要搁置许多年。

        而占城稻和水稻北迁,也许是明初休养生息的最优解……

        “你想让我做什么,如果只是献出种子,我相信你不至于要求到老夫这里!”

        刘基闻歌知雅意,张异这小子绝对不会做没有意义的事。

        “只是这样,殿下不会重视!”

        张异随口回答,在重农抑商和数学概念缺失的大背景下,占城稻这种在史书意义上属于封建社会农业革命级别的物种,献给上位者,上位者未必放在眼里。

        张异无法改变古人的三观,但他并不想自己努力的成果白费。

        既然要贡献出去,就要达到最好的效果。

        他原本选的目标,并不是太子朱标,而是朱元璋。

        只是皇帝远行,还带着自己的老爹走了。

        张异想来想去,唯一能给他提供最大帮助的人,就是刘伯温。

        而他要算计的人,正是如今在监国中的太子朱标。

        也该与他,来一场邂逅了。

        “刘大人,咱们去另一处!”

        张异带着刘伯温去了后来皇帝赏赐给他的田地,这写田地并不种植占城稻,可依然是不可多得的良田,刘伯温看着沉默了,他似乎明白张异想说什么?

        “这附近,还有其他百姓种的田地……”

        他们又去转了一圈,刘基更为沉默了。

        “你是希望我带着太子殿下前来,让他看看其中的对比?”

        “没错!”

        张异承认了自己那点小心思,他一开始的计划,是希望带着皇帝出来的。

        他没见过朱元璋和朱标,要接触对方,需要一个契机。

        这是张异出于答应老张,要帮忙拿回天师位自己所做的努力。

        可是,张异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将占城稻推广出去。

        成功推广过种痘法,他明白没有朝廷重视,再好的东西也无法真正流行。

        并不是说将好东西献给皇帝,就能一了百了。

        后世的水稻北迁好不好,占城稻好不好?

        为什么明明是在明朝水稻北迁没有被很好的执行?而到清朝康熙年间,反而被康熙推广开来?

        其实在张异看来,这无非就是上位者重视或者不重视的问题。

        古代的信息太闭塞了,如果任由这些东西慢慢流传,只是浪费时间。

        康熙能推广水稻北迁,很大程度上和他是一个种田爱好者有关,这货好园艺,所以重视!

        朱元璋应该也是一个重视生产的皇帝,只可惜他不在。

        朱标张异相信他会是一个好皇帝,但毕竟没有史书验证。

        所以,张异并不希望刘基只是简单的将种子献给朱标。

        他要让刘基将朱标带到这里来,只有见过占城稻,不是占城稻却施了复合肥的田和没有占城稻,也不曾施粪丹的田地的区别。

        这对于不事生产,也不懂生产的人,才能切切实实认识到占城稻和粪丹的好处。

        他才会实实在在的推广这些东西。

        刘基若有所思,这小家伙的心思他明白了。

        不管是张异出于私心也好,出于公德也罢,他都支持张异的决定。

        能让天下亩产翻倍的好东西,怎么推广都不过分。

        只是,这其中有个问题……

        刘基莞尔一笑,张异那点小心思大概要落空了。

        “我答应你,但不保证成功!”

        “先生有心就行!”

        张异笑了笑,距离收割还有几日,足够刘伯温去说服朱标。

        “可惜呀!”

        刘基回到种植占城稻的农田,抚摸着那些饱满的稻种:

        “要是陛下在应天就好了……”

        ……

        北平府!

        朱元璋此时也抚着一些稻种,神色激动。

        跟南方已经接近成熟的稻谷不同,北方的水稻成熟确实晚了一些。

        但这并不妨碍老朱心里激动。

        他不是一个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之人,就算是没有成熟的稻谷,依然能给他足够的判断。

        “张爱卿,过来!”

        朱元璋兴奋地,朝着不远处的老张招呼。


  https://fozhidaoxs.cc/book/22936248/8685085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