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扶蜀 > 第四百零八章 主力齐聚

第四百零八章 主力齐聚


距离江夏之战不过大半月时间,战局却悬动着所有人的心一波又一波犹如浪花般逆转。

        先是十月中旬,吴军主帅孙权率五万余众久攻石阳不克,于撤退之时遭受文聘率众反击,其部损失惨重。

        魏军由此扬眉吐气,军威旺盛。

        可下旬之时,汉军又以少胜多,仿若异军突起般野战尽歼上昶守敌,兵威曹贼腹地安陆城。

        而随着关平陆上的顺利,以傅肜为首所率领的水军也逐渐尾随跟进,朝着长江水沿江夏四周蚕食逼近,与上昶所在的汉军形成首尾呼应之势。

        ……

        淮南,寿春。

        自江夏事变以后,由于上昶的失守,总督荆,淮,扬三州事的曹仁深感文聘独木难支,遂立即派遣了寿春方面的满宠部、江都地的张辽部率众迅速赶赴江夏援助。

        至于合肥防线,此时已经并不那么重要了。

        曹魏基本上已将战略目标转移,若吴军突至,便放弃合肥、濡须一线,转而将战场所在地选在淮南这片一马平川的广袤之地,直接与之进行大兵团主力决战。

        关键是,现今吴军初败于石阳,孙权又有何余力再调头继续攻合肥?

        随着各部援军汇聚江夏之时,魏都洛阳也紧急进行了议事。

        魏帝曹丕召见诸臣于大殿中商议对策。

        眼见诸臣皆已到齐,曹丕身席金灿灿的龙袍,头戴龙冠,正襟危坐的跪坐于伏案之上,面向众臣沉声道“诸爱卿,想必江夏一战都已经听说了吧?”

        “那朕便不再重复了,诸爱卿可有何对策,驱逐擅自进犯的荆州贼兵?”

        一言落罢。

        随着天子金口玉言,阶下重臣华歆微微思索一番,眼神内神清不已,遂拱手说着“陛下,此乃关平之奸计也!”

        “奸计?”

        闻言,曹丕眼神浑浊,呢喃了一句。

        “嗯,以臣之见,进军江夏乃关氏父子故意为之,其目的便是引诱我主力前往会战,而为现正屯驻于汉中加紧操练军士、整顿军备粮草等物资的大耳贼提供掩护。”

        “若能吸引我大魏主力东向,则大耳贼势必将蠢蠢欲动,随时准备北伐雍凉,一举侵占长安。”

        随着曹丕登基称帝以后,也随之将关中化为了雍州,以跟西凉地区划分行政规划。

        说到此处,华歆面上笑意浓厚,随又说着“但虽是敌军奸计,我军也应调遣主力东进与荆州贼战于江夏,若不其然,则东南一隅不复国家所有也!”

        此言一落,另一侧的一中年大臣不由询问着“华司徒,此言何解?”

        “此既是奸贼之计,那我等又如何可再领主力前往,此举岂不是正中关云长下怀?”

        话音落定。

        华歆神情丝毫未变,依旧淡定从容的锊着鄂下长须而笑而不语。

        片刻后,尚书令陈群不由淡笑着道“因为若我不军不采取主力应对之,则关氏父子势必会尽起荆州之军东向强取江夏并进而以水军入淮水各沿线,以威胁我大魏淮南腹地。”

        “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若荆州军强取江夏,而我军于东南方面又于重军,兵锋浩大之际,石阳新败的孙权会眼睁睁的看着荆州军攻城略地夺取诸地,而不会也趁机趁火打劫吗?”

        一席话落,陈群徐徐的将派遣主力东向的优势利弊也分析而出。

        简而言之,此乃是刘逢所献的阳谋。

        无论曹魏如何选择,都将落入下乘。

        若派遣援军东向,则荆州军便是偏师,拖住曹魏东南主力,让汉中军尽出秦岭,大肆攻略西部便可。

        若不派遣援军而是坚决防守西线,那荆州军便会趁势而动,联合吴军夺取江夏进而联合威胁淮南岂不是也好?

        紧随其后,其余诸臣也相继议论纷纷着。

        但争论许久,却都未拿出一道破敌良策!

        这一刻,魏帝曹丕不由苦叹着“唉,大魏正值此危机四伏之际,文和您何故先走也?”

        一时间,曹丕忽然想念起来了那位最擅长明哲保身,但又全力支持他继位的毒士贾诩。

        他内心很清楚,若贾诩尚在,定能针对当今局势构思出破局对策。

        感慨半响,面上露着丝丝忧虑的神情,曹丕扭头一瞟,却是望见了一处角落里暗自跪坐着却寂静无比,一言未发的中年大臣。

        随即,希望之火又从心底升起,仿佛气沉丹田般的沉声道“仲达,以你之见,当今局势,朕如之奈何也?”

        一席话落,司马懿眼见亲自问策于自己,又焉能继续保持沉默,经过短暂的思索以后,遂面露自信的轻抚着“陛下,既然蜀贼准备与我大魏两线作战,那我等又何惧之有?”

        “论州郡的宽广以及富庶程度,甚至人口户数的比拼上,后勤消耗岂会惧怕蜀贼?”

        此言一落,司马懿这掷地有声、不卑不亢的语调,顿时间充斥于大殿当中,顿时让诸人重燃信心,好似感到胸间都沸腾不已。

        此刻,曹丕亦是大感胸间畅快无比,随之心情大喜下,大手一挥,拟旨道“传朕令,命车骑大将军总督淮、扬诸事,遣兖、豫共计十军,总计六万余人东向江夏,由朕之叔父曹仁将军统属,曹休辅之!”

        “雍州一线,以曹真为征西将军,张合辅之,屯驻长安以整军备战,以待随时应对侵犯的蜀贼。”

        “并下诏朕之叔父大将军夏侯惇,由其屯驻邺城,为朕监察宵小,以防北方诸州贼人叛乱,响应蜀贼之侵犯。”

        “陛下圣明!”

        随着一番番指令传下,阶下群臣各自一致躬身拜着。

        只不过。

        就在此时,司马懿却是神色不变,拱手进言道“陛下,单单此举尚还不够,此只是简单的御守之策,还不足以彰显我大魏天威。”

        “以臣愚见,应立即下诏屯驻宛城周遭的夏侯将军、徐公明将军挥师南下,兵锋威胁上庸、襄阳一线,对荆襄数郡形成俯冲之势,让关氏父子投鼠忌器,减轻江夏会战我军之压力。”

        “当然,若有可能的话,让徐将军、夏侯将军趁机进取上庸诸地,彻底切断荆州与汉中方面的连通则更好。”

        一席席话落,诸臣皆一致附议。

        其间,侍中刘晔也喜出望外,赞赏着“仲达此策妙极也!”

        “我军以西线与东线为主,拖住蜀人、荆州军两面进军,则又可遣军威胁荆北诸地,如此定能让敌军首尾难顾,若能趁机夺得上庸诸郡,则可切断汉水水道,使汉中与襄阳方面无法取得联系。”

        说到此处,他又扬了扬胡须,再次献策道“陛下,臣依计在仲达此策上再锦上添花一下,京城的禁卫军当调动而起,集结于京城待命,待三方战局无论哪一方有所突破后,便遣禁卫军趁势进军,压垮敌军。”

        “如此,我军兴许能得奇效也!”

        一番番策略落下,曹丕此时已是喜形于色。

        这便是他大魏的优势,谋臣众多,诸多的建议可化解一场场危局。

        他此刻很庆幸,其父曹操给他创造了如此强盛的基本盘继承。

        计议已定。

        接下来的时日里,北方诸州魏军便迅速的频繁调动而起,开赴前线。

        颇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架势。

        ……

        荆州。

        江陵城。

        随着分散于外打探的细作一一回报,将魏军的动向给回报以后。

        大将军关羽亦不敢小觑,遂连忙召集诸众议事。

        其间,费诗已然看出了关平的打算,遂便力劝以主力东进,与关平合军一处,战于江夏。

        而其次,黄权、陈式等众也纷纷附议。

        一番商讨之下,荆州军也迅速调集着。

        三日以后。

        除了黄权率两万余众留守江陵,随时防范荆南四郡的安危以及留守荆北的寇封、邓艾等将,其余人等皆由大将军关羽亲自统筹,以马良、费诗为参军,张南、冯习等将为先锋大将,率五万余众水陆并进沿长江水入汉津港水域朝着江夏进发。

        随着汉魏方面的军事部署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孙权虽石阳败了一场,但却依旧屯驻军士于夏口虎视眈眈。

        而此时的夏口城中。

        为了确保下一次会战的顺利,朱然义正言辞的推举着陆逊,向孙权进谏启用陆逊为将军。

        孙权问曰“朱义封,汝不能统兵征战乎?”

        朱然回答“若论攻城拔寨,末将自不输陆伯言也!”

        “可论排兵布阵,统筹调度,吾却不及远矣。”

        随着朱然的强烈举荐,最终孙权重新启用陆逊为将。

        ……

        一场大战将不可避免的于东南长江一线风起云涌,渐渐地积蓄着。

        汉魏吴三方之军力,正疯狂的朝着江夏汇聚而至。

        而时间也渐渐地来到了寒冬十一月。

        寒风凛冽,冷风刺入骨髓,空中鹅毛般的大雪徐徐偏落,渐渐将江水给冻住。

        由于气温骤降,三方主力大举集结以后都开始沉寂下来,都在积极准备着来年开春后的大战。

        一时间,天下再度在一片战火以后,陷入了寂静当中!

        阅读网址

        。


  https://fozhidaoxs.cc/book/2279/58386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